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主义(2)

辛亥革命网 2011-12-12 00:00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张治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夷夏之辨”观念,建立了现代意义民族国家,开创了具现代民族国家意义的“五族共和”的观念,实现了传统意义

  第三,辛亥革命时期的“排满”思潮,已不同于往昔的“反满兴汉”、“反清复明”的传统族类民族思想,而是与争民权、求改革、求革命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已属于“近代民族主义”的范畴。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由“驱除鞑虏”,到“反满”,再到只反对少数“害汉人的满洲人”,并且进而提出“五族共和”、“民族同化”的主张,希望“仿效美利坚民族的规模,把汉、满、蒙、藏、回五族同化成一个‘中华民族’,组成一个民族的国家……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可以说,“排满”思想是革命党人民族主义思想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并且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第四,辛亥革命的爆发及其胜利,促使革命党人特别是领袖人物迅速实现抛弃了“排满”的种族革命方略,从而全力专注于实现民族平等与融和的事业,转向“五族共和”。具有现代民族国家性质的“中华民国”的建立,特别是“五族共和”政治原则的公然宣布和毅然实行,又使各族人民在政治上开始真正成为平等的“国民”。1912年,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还用法律形式将民族平等规定下来:“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就是“五族共和”的思想。

  第五,辛亥革命在中华民族的融合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12年 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他在当天发表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郑重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不久,他又接受了“五族共和”的说法,把中国各族人民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华民族这个名称正是从这时起得到广泛的传播,越来越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共识。这是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后来,孙中山对“五族共和”思想一直不断进行思考,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说。他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对三民主义重新做了解释。其中,对民族主义是这样说的:“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他把这种解释称为对三民主义的“真释”。

  因此,可以说,辛亥革命是“排满”转型的关键,是从“夷夏之辨”、“排满”、“反满”等传统民族主义思想转向近代民族主义的重要节点,它对中华民族观念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族主义与“天下大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西方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高涨之际,当时西方许多国家高举狭隘民族主义旗帜,把本民族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而对其他民族表现出很强的排他性,甚至不惜为了本民族的利益而损害以至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但是,孙中山认为民族主义是世界主义的基础,因为被压迫民族只有首先恢复民族的自由平等,然后“才配得上讲世界主义”,也就是把自己的民族解放扩大为实现整个人类解放的世界主义。这就是孙中山值得我们景仰的地方,他一方面号召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富强而努力,另一方面又高扬“天下大同”的旗帜,宣扬“世界主义”。这正是孙中山与帝国主义为了本国利益而侵占、践踏他国利益,与德国、日本等国以民族主义为幌子走向法西斯道路的区别之处。这是孙中山为后世留下的伟大而丰富的政治财富。

   孙中山深受中国传统的“天下大同”思想的熏陶。中国虽有“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但传统的“夷夏之辨”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理想在于“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主张以儒家教化“夷狄”,从而达到“天下大同”。正是既怀抱救国救民之路,又不忘“天下大同”之念,这才是孙中山成为一代伟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望未来百年,面临国际国内诸多新的严酷问题,我们也还可以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遗产中取得借鉴并汲取智慧。从民族传统中寻找力量,或许能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报刊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