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先生的报刊思想新探

辛亥革命网 2012-04-0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邓涛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纵览中山先生的思想和道路,其报刊宣传活动与办报思想,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报刊思想在孙中山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山先生

  孙中山(1866-1925)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纵览中山先生的思想和道路,其报刊宣传活动与办报思想,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报刊思想在孙中山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先生将报刊宣传视为革命胜利的三大方略之一,报纸宣传和武力进攻是推翻清朝统治的两种手段,报纸鼓吹对辛亥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孙中山幼名帝象,稍长名文,字德明,号日新、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以从事革命,后遂以中山名世。其在满怀壮志的青少年时代,先后在香港的拔萃书室、中央书院、西医书院学习,前后约八年时间;期间之课余时间,小中山常往来于港、澳之间,在同学中发表不满清政府的言论,提出“勿敬朝廷”的口号,并投稿港、沪报刊,鼓吹改造中国政治。1890年,孙中山在澳门的报纸上发表政论文《致郑藻如书》,主张推广种桑并强调戒绝鸦片;1891年前后,又执笔写作《农功》一文,此文的内容比《致郑藻如书》具体而深入,提到在家乡试种莺粟(制鸦片作物)。

  1893年7月18日,《镜海丛报》在澳门创刊。该报第5、6版刊登过孙中山的《医药问答》及被孙治愈的病人的鸣谢广告。1894年10月出版的《万国公报》第69期及次月出版的第70期连载了孙中山所写的长达8000余字的上李鸿章书。发表时标题为《上李傅相书》,下署“广东香山来稿”。孙中山在这篇文章中,向当时在清政府中掌握军政外交大权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提出了一系列富国强民的主张。此文反映了这位革命先行者早期的政治改革思想。据《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上李鸿章书》写于1894年1月,先后经陈少白和上海格致书院院长王韬等作文字上润色。定稿后,于是年6月孙中山偕陆皓东赴天津向清朝直隶总督李鸿章投书,未获接见,孙愤而投身革命。

  1894年10月,立志推翻清廷、挽救民族的孙中山从上海出发,经日本回到了阔别11年的檀香山。11月24日,在当地华侨何宽的家里创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此乃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檀期间,孙中山将当地华侨报纸——1881年创办的《檀山新报》(又名《隆记报》)的经理、编辑人员全部吸收进兴中会,从而使报馆的言论从言商转为言政,进行了一些爱国救亡宣传。[1]

  1895年2月21日通过的《香港兴中会章程》之第三条,强调“设报馆以开风气”。但总的说来,1899年以前孙中山等人的文字宣传活动还不够活跃,既无浩大的声势,也没有产生什么广泛影响。这一情况,和广州起义失败后的四、五年中,孙中山等人一直处在“革命前途,黑暗无似,希望几绝”的困境有直接关系。在此期间,不仅报刊文字宣传工作的局面没有打开,就是革命组织和武装起义等方面的工作亦无大的进展。[2]

  二

  从1899年起,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正式出版自己的报刊。据方曙的《孙中山创办的海外报刊》一文,辛亥革命前由孙中山亲自创办、改造,或由孙所领导的革命团体创办的报刊主要有:《中国日报》、《国民报》、《檀山新报》、《民报》、《大汉公报》、《华暹新报》、《中兴日报》、《光华日报》、《少年中国晨报》、《新民国报》、《公理报》。

  要革命先办报。1900年1月25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个正式机关报《中国日报》在香港创刊(1899年12月11日注册)。初为兴中会的机关报,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转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取“中国乃中国人之中国”之义,报名和报纸的其它筹备工作,如开办经费的筹措、印刷设备的采办,以及主要编辑和记者人选等,都是由当时身在日本的孙中山亲自安排办理的。[3]由于香港当局禁止孙入境,只好委托陈少白代为主持。《中国日报》既为革命宣传机关,又为“党务军务之进行机关”。孙中山认为,“要做宣传,就要有一个便利的机关,最巩固的机关。这机关是什么呢?就是个党。”宣传需要党的组织为核心,党需要以宣传来进行斗争。他一方面指出,“本党自改组以后,知道要想革命彻底成功,便要注重宣传”,另一方面强调,“努力宣传,先从全国党员起,担当革命的重任”,两者是统一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