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吕逢樵光复处州府(连载5)(2)

辛亥革命网 2011-05-0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文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逢樵见家中收购的元胡不多,正打算下乡再去收购一些,发松进来说:“出事儿了!官盐店老伙计寻死了!”逢樵也猛吃一惊。 ,浙江潮——吕逢

  逢樵接过云驹手上的长方形布枕头,觉得沉得很。他忍不住脱口说:“哟,这愣眼睛的确凶狠毒辣!这一枕头,少说也有几百白洋!这还不要了老伙计的命吗?”

  “那个愣眼睛没认出你们吗?”逢樵有些不放心。

  嘉益嘻嘻笑着,从袋里掏出一块蒙脸的黑布套:“有这位黑大哥护着,他愣眼睛即使长出一百双狗眼,也别想认出!”

  原来陈火龙身材瘦长似蚂蚱,又有一身腾跳的功夫,天刚擦黑,他就飞身上了官盐店的屋楞。一双机灵眼,透过屋脊的玻璃明瓦,把牛班长怎么潜入,怎么撬门,怎么开店柜台的抽屈,又怎么从老伙计的头下抽出方枕头,都看得一清二楚。牛班长盗了银子,正想溜出来,火龙这才扔了一块小石子儿,向蛰伏在两条胡同口的嘉益和云驹发信号。也是愣眼睛该当晦气,大约是他得了大宗银子,想得太美了,竟没注意这骨碌碌响的小石子儿,是夜行人惯用的信号。他一蹿进死胡同,就像老鼠钻进了毛竹筒,难以脱身啦!

  梦祥提过一把宜兴壶,给嘉益他们各斟了茶水,说:“留着愣眼睛还是上策,只要将他的把柄捏在手心,还怕他不绕着我们画好的圈圈儿转吗?”

  接着,梦祥又讲了愣眼睛的另一桩秘事。原来愣眼睛在刚才巷战处不远的姓陈胡同内,有个老姘头,是个寡妇,名叫菱花。他一有体已东西,就拿去存在她家里。这菱花也乖巧,常在夜深人静之际,暖了老黄酒,炖了猪蹄子,等着愣眼睛。靠着这野男人的解囊,加上平时做点儿小本生意,菱花的生活过得也还如意。

  “哟,还有这一层?”嘉益像发现了一桩奇事。“怪不得人家称你为‘小诸葛’,你倒像钻进人家肚子里一样!菱花这朵狗尾巴花儿,还真有一手呢!”

  逢樵听他们讲得热乎,插了一句:“野花难比家花香,采了野花遭祸殃!别乱扯了,你们闻到是什么香气,阵阵扑来?”

  在祠堂的后院内,丁熔已经把一大锅狗肉炖熟。——当地风俗,狗肉不上灶,只能用三块砖头支一口大锅在野地里烧。

  大家狼吞虎咽地吃了,又清点了银元数目,商量了如何使用。嘉益说:“大哥,以前都是掏你的血本,现在有钱了,你拿些回去办货吧!再带两百出去,替弟兄们买些得心应手的家伙,剩下的分给龙华会弟兄,作为下次买盐的本钱。”逢樵说:“我的血本是掏不空的,你不用愁!买家伙我赞成,分一部分也可以。余下的作龙华会费用!”接着,他把成章来信,叫他去嘉兴商议创办“台温处会馆”的事,跟大家讲了一下。又把壶镇龙华会一些须办之事,交代嘉益和梦祥小心去办。——所谓“台温处”,指的是台州、温州、处州三个府,实际上就是整个浙南。

  第二天,逢樵见家中收购的元胡不多,正打算下乡再去收购一些,发松进来说:“出事儿了!官盐店老伙计寻死了!”逢樵也猛吃一惊。鹰蛇相斗,必有一损,这是他预料的事。不过,想不到会这么急。

  逢樵下乡转了一圈儿,时间不过两天,送上门的元胡、茶叶一天比一天多。一天,逢樵正坐在店堂内结算帐目,一抬头,见街上大步流星走来一条汉子,年纪三十挂零,阔脸膛上,一部又粗又黑的络腮胡子糊着半张脸。逢樵觉得脸熟,但又记不起在那儿碰到过。正思忖间,那汉子已经一脚跨进店堂,把一口袋东西往柜台上一放,从腰际抽出半尺长的旱烟筒,满满地安上一锅烟,又把火刀往一块赭红色火石上一磕,“嚓”地一下,火媒子点燃了。他凑上烟锅点着烟,美美地一口一口抽起来。一边抽,一边侧脸眯眼,往店堂内的老板细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