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吕逢樵光复处州府(连载28)(2)

辛亥革命网 2011-06-1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文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光复军的队伍浩浩荡荡过了横跨好溪的同善大桥,穿过水南街。两边围观的群众像暴雨后的一支支山洪,从各个小巷涌流过来,在街道两边筑成

  嘉益的细心,引起了逢樵等人的注意。逢樵想:“光复战士,都是农民出身,既没行军经验,更没打仗经历,从生活到穿着,都得仔细加以关照。”他命令各个带队,全面、仔细对每位战士检查一遍,直到没发现什么问题,才让战士们解散用膳。

  时令正是初冬,城东吏隐山的树梢高处,太阳刚露出,光复军战士们已经在县衙内的空场上集合检点了。赵舒、嘉益、剑中三人各骑在马上,从马背高处巡视着三大块整齐的队列。战士们屏声静气地肃立,只听到三匹马的马蹄笃笃声。逢樵本来要骑他那匹枣红大马,但汪志方却劝说逢樵别骑马,他说:“从缙云到丽水,要穿过一座桃花岭险隘,俗话叫做‘桃花云里过’,山高路陡,崎岖不平,我看还是坐轿去吧!如果嫌憋气,不防坐敞篷轿,县衙里就有一顶。把那匹马空出来,干脆跑联络吧!前后联络也很要紧的!”逢樵想了一下,摇头说:“不行,我怎么能让人抬着?”汪志方仍坚持说:“抬轿没事儿,八名大汉抬你这一百多斤,还稀松着呢!如果怕速度慢,我多派几个轿夫轮换。”

  赵舒等人也劝逢樵说:“老逢,接下去担子重,事务忙,你还是别骑马,就坐上一次轿吧!”最后,逢樵总算答应坐轿去处州。

  光复军的队伍浩浩荡荡过了横跨好溪的同善大桥,穿过水南街。两边围观的群众像暴雨后的一支支山洪,从各个小巷涌流过来,在街道两边筑成两座水闸。在两道闸门中间,步伐整齐速速前行的战士们,见群众如此信赖支持,心中也陡然腾起一种豪迈的感觉。他们向挥手致意的群众频频颔首。有的,接过群众端着的茶水,咕咕猛喝几口,又速速赶上队伍。队伍过了兰口村,不久就进入荆坑。从荆坑再往前,就是缙云与丽水交界处,即著名的桃花岭。

  来到桃花岭脚,逢樵叫轿夫把轿放下。前边的战士已经爬上半岭,赵舒、嘉益、剑中他们几位,都已经从马背上跳下,等在岭脚,要和逢樵一起翻越山岭。逢樵传下命令,前面的队伍到达岭头原地休息,自己和赵舒等人一起拾级爬岭。一路上,赵舒的谈兴最浓。他抬手指了指半岭上的凉亭,又指了指山巅的苍松、云雾,边指点边陈说着有关这桃花岭的遗闻轶事。赵舒说:“还是康熙年间,我们赵氏祖先曾出了个人物,人称‘关西夫子’。他是个秀才,以教书为业。一次,他到处州府去,经过这桃花岭。他是第一次过桃花岭,听人说,这桃花岭高,却不知怎么个高法。他翘起头往上看,岭头连着白云,心里就想,爬上这段岭,总可以到山顶了,可是谁知,爬上这段山岭,前边又出现了更高的山岭,爬了三三九段岭,还没个完,于是干脆放慢了脚步,一边走,一边吟诗。你说奇怪不奇怪,这样一来,山岭反而不高了。这首诗就叫《过桃花岭有感》。”嘉益央赵哥念来听听,于是赵舒果真背出一首五言律诗:“艰辛登峻岭,似若上天难。步高反坠下,去直却遇弯。青云随足起,红日可手攀。眉宇高展放,万里指顾间。”听罢诗,嘉益和剑中都说“青云随足起,红日可手攀”这两句写得最美了,写出了桃花岭的高峻。逢樵却微微摇头,他只是反复吟诵“步高反坠下,去直却遇弯”这两句。他说诗贵含蓄,你们不防再细细吟咏,这两句真正是趣味无穷啊!

  同行的几个人,要数赵舒的文化最高,大家也知道他喜欢吟咏,剑中就央求他:“我们的大诗人,你也吟一首吧!日后好让我们留个纪念!”逢樵也鼓励赵舒,说:“元熙,诗以言志,你就思忖一下,哼两句吧!”大家见赵舒默默思忖起来,都不言语,慢慢儿前行。过一会儿,赵舒说:“有了!”他一边一脚一脚往上爬,一边一句一句吐了出来:“杀敌男儿事,威力海内雄。裹尸用马革,投笔愿从戎。运转回天力,著成跨海功。河山重收拾,高唱《满江红》!”

  逢樵一听,首先喝起彩来:“好一个‘河山重收拾,高唱《满江红》’!”嘉益与剑中等,又叫赵舒口述了一遍,把赵舒的这首诗,牢牢地记在心中。

  不久,队伍全部翻过了桃花岭,稍事休息。逢樵把赵舒刚才吟的诗,向战士们讲了一番,号召大家:“我们每位战士,都要运转回天之力,去著成跨海之功!”

  既是下山路,又有了这首诗的激励,光复军战士们行军的速度顿时加快了,太阳刚偏西不久,队伍已经到了离丽水不远的九里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