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吕逢樵光复处州府(连载8)

辛亥革命网 2011-05-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朱文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锡麟寡言寡语的,他拿起桌上一张油印的东西,认真地看了起来。逢樵凑过头一看,是张油印的小报,报头上是三个字“萃新报”。 ,浙江潮——
 

  察形势绘地图存心军事  哭祖庙编小报鼓动民众

  玉山尖像一簇莲花,大开寺正好坐落在莲花丛里。山门紧闭着,从屋脊望过去,一缕炊烟正袅袅升起,映衬着半轮火红的夕阳。大牛拍了几下门,高叫了两声,山门“呀”地一声开了。一位小师父探出一个圆光光的脑袋。大牛说:“快开大门,师父的朋友来了!”一声“阿弥陀佛”,大门已经敞开。

  四人刚到金刚殿,大开和尚笑容满脸双手合十迎了出来,他说:“怪不得灶堂里的柴火总是嬉嬉嬉地笑,原来是贵客光临,有失远迎!”成章说:“上次在报国寺,你说不远不远,我还真以为不远,爬得我腰酸背疼,饥肠咕噜!”大开和尚笑着说:“谁让你不练练筋骨,徒长一身好肉!”锡麟拉过逢樵,给大开和尚介绍:“这是吕熊祥,字逢樵,缙云龙华会的老大,最近也在绍兴帮助创办大通学堂!”大开和尚说:“早听焕卿说起,今日一见,确是幸会!”逢樵双手合十,低头恭敬地说:“阿弥陀佛,还望师父指点迷津!”大开和尚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慈航普渡,同舟共济!”说话间,大家已经进入斋堂,小师父早已经把香喷喷的饭端上来。进饭间,逢樵仔细端详了这位大开和尚,只见他大头方脸,粗眉圆眼,高大的身躯披一件黄色袈裟,如果配上戒刀、禅杖,的确有如花和尚鲁智深,怪不得焕卿常说他武功高强,看这气势,也确实身手不凡!那大开和尚见逢樵戴礼帽,着长袍,一身商人打扮,就问逢樵:“熊祥先生还开店?”逢樵客气地说:“算不上店,装装门面,打打掩护罢了!”大开和尚叹了口气说:“这年月,要干点儿事业,也少不了铜钱银子!”

  饭罢,几个人正在客堂品茶,成章忽然想起一件事,急问大开和尚:“师父,近日张恭的永庆班,闯荡到哪儿啦!”大开和尚一听,忙说:“你不问我都忘了,他近日正在东阳。他派人来我处探问你们的消息,你们去他那儿看看!”锡麟问:“离这儿多远?”大牛抢话说:“只两天路程,要去,我给你们路!”

  夜里,大开和尚跟成章等三人商谈了半夜。大开和尚已经物色了三个人,准备派到大通去学习。成章掏出了三张名片,叫大通和尚交给去大通学习的学员,作为入学凭据。第二天,三人告别了和尚,继续上路。

  三人在大牛的带领下,走捷径,穿小道,仅两天时间,已经到东阳县城。但找遍街巷,不见有张恭的“永庆班”踪影。听人说已经往义乌、永康方向去了。三人叫大牛回去,准备上学,他们就走大道,往义乌、永康方向走。

  循着“永庆班”的踪迹,他们过义乌,又穿过永康县城,眼看已经到了石柱街,天色也暗下来了。三人正想寻个旅店先安歇,忽然听到一阵锣鼓响。成章双手一拍说:“好了,今晚不用住旅店了!”锡麟平静地说:“别高兴得太早,也许不是伯谦的戏班呢?”逢樵说:“管他是不是,我们先去戏台前瞧了再说!”

  戏台上,汽灯白亮,正闹台场——也就是演戏之前的敲锣打鼓,招徕观众。台下,烧饼、馄饨摊三三两两地散落在各个边儿上。逢樵上前定了几个座位,让成章和锡麟先坐下吃喝。成章说:“这晚饭不让张恭开销,太便宜了他!”逢樵说:“即使有吃喝的,这会儿他安排人化装,正忙着呢!”

  锡麟一边吃,一边留意着四周的的一切。他有这个习惯,每到一处,总要留心观察四周地形分布。因为他总考虑着,何种场面该画何种地舆图。忽然,他发现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带了几个手下,正匆匆地往他们吃食的馄饨摊直奔过来。他警觉地摸了摸随身带的六响左轮手枪,用手袖捅了捅焕卿:“那边来了几个人!”成章一见,抚掌大笑说:“张班主,你来迟了,得先罚你三杯!”

  来人正是永庆班班主张恭,他说:“焕卿,怎么不早来个信!”成章说:“你这班子人,行动如飘萍,我往哪儿寄信?”成章把张恭介绍给伯荪。逢樵和张恭本就熟识,两人见面,只是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双目相视,频频点头。

  这一晚,他们就住在张伯谦的永庆班内,当然,张给三人安排了特别的房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