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祖国统一思想阐释

辛亥革命网 2016-10-08 10:49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黄埔杂志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的祖国统一思想闪烁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需求相结合的光芒,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他从历史的角度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统一,
  孙中山的祖国统一思想闪烁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需求相结合的光芒,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他从历史的角度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统一,从近代我国国情出发回答了为何统一,以及什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力量。

  思想溯源

  辛亥革命后,争取祖国统一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主旋律,祖国统一思想的主要来源有三个。

  一、 中国历史发展有分有合,分久必合的客观事实,是孙中山祖国统一思想的第一个来源。

  孙中山在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思想进行广泛研究的过程中,总结了关于祖国统一的各种理论学说和实践经验。他从中国历史的发展中看到了国家统一的大趋势,得出统一是深入中国人心的“历史意识”这一论断。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看,国家形态确实存在着一种不断从分裂走向大融合、大统一的客观趋势。“分久必合”确实是中国历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和融合力。这种凝聚力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哺育每个炎黄子孙,使中国人民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础上,变分为合,化乱为治。反对分裂,坚持统一,形成中华民族鲜明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正是中国历史发展有分有合的客观事实和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大融合、大统一思想的强大凝聚力,使孙中山认识到,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是历史的使命。

  二、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孙中山祖国统一思想的第二个来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内在的思想源泉,如“天下为公”和“世界大同”的思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贵和尚中,重和趋同”的思想等等,都给孙中山以深刻的启发。

  《礼运篇》中关于“天下为公”思想,反映的是生产力极端低下时期原始民主制的一些内容。孙中山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立志要把我国造成一个20世纪头等共和国。为了国家统一,他的让位,两次北上,以及多次发动武装斗争,都比较典型地反映出“天下为公”思想对他的影响。他呼吁亚洲觉醒,他发出“联俄”号召,他讲中国的统一对整个世界的意义,都有“世界大同”的印记。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内容,是中国人民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这种精神体现的“创新”和“荣新”的观念在历史实践中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孙中山从这一思想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激发了革命热情,他领导并组织护国运动同袁世凯斗争,举起护法大旗同段祺瑞、吴佩孚、冯国璋斗争,提出实现祖国统一的前提就是要使军阀在中国绝种,要推翻在中国的帝国主义。当反对军阀的武装斗争一次次失败后,孙中山不气馁,不消沉,而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艰难的环境中仍对国家统一抱有坚定的信心;当抵制帝国主义侵略的言行遇到障碍时,当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和侵犯中国主权时,孙中山义正词严予以驳斥。

  “贵和尚中,重和趋同”思想作为东方文化的精髓,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有机构成,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相当大的作用。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把“人和”看作是非曲直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中国古代的“贵和”思想与“尚中”思想联为一体,要求人们做事不走极端,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意见。根据这一思想,孙中山提出了和平统一中国的主张。在为争取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只要有和平统一的一线希望,他都去力争。孙中山说:“中国人几千年酷爱和平,都是出于天性。”和平道德,“这种特别好的道德,便是我们民族精神。”也正是在这种思想启发下,孙中山提出了“五族共和”的祖国统一观,促成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总之,孙中山和平统一中国的主张与这一“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精神有渊源关系。

  三、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疯狂的侵略以及采取“以华制华”的恶毒手段是孙中山祖国统一思想的第三个来源。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和欺凌,集中地表现在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特别是《辛丑条约》使“国权丧失,形势一变,南北险要,荡然平夷”,中国处于民族危亡、国势日下的地步。孙中山痛切指出:“外交之棘手,系因条约”,“中国向来与外国所订条约不良,丧失主权”。他认为,在当时强敌压境,敌我力量悬殊较大的情况下,只有尽一切可能减少内耗,积蓄力量,联合实力,任何个人或团体都必须抛弃个人恩怨和瓜葛,把国家和民族利益置于首位,团结统一,外御其侮。所以,当1912年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并与南方革命党人的对立日趋尖锐,帝国主义公然提出“南北分治”的时候,孙中山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毅然接受袁世凯“共商国是”的邀请,亲赴北京,揭开了南北和谈的帷幕。

  当帝国主义继续作怪,武人政客群起捣乱,孙中山领导的护国、护法斗争遭到破坏,中国又面临军阀割据的局面时,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了新三民主义,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促使国共合作的形成。孙中山提出,面对帝国主义妄图分裂中国的图谋,所有的中国人都必须联合起来,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共同抗御帝国主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