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台湾的感触(2)
辛亥革命网 2012-08-0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黄忠汉 查看:
感受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
走在台湾的大街小巷,感觉与大陆的城市没什么区别。随处可见的中文招牌(只是繁体文字而已)、中式建筑,随处可听到的国语和闽南语,亲切自然,没一点陌生感;而一条条熟悉的路名,反映出台湾社会的社会观、人生观,细细琢磨之下,你会觉得如南京路、上海路,忠孝路、礼义路,民生路、民权路等路名,实际上就是台湾人民感情的寄托、文化的反映。这其中,有对家乡故土的眷恋,千百年来,一批批大陆移民远离故土,在这里开发建设,但内心仍割舍不掉思乡之情,他们以文字承载感情,以路名寄托情思,使家乡时时可“见”。这其中,也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孔子“忠孝仁义、礼义廉耻”的儒家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心底,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人情观,包括台湾人民。这其中,还有对国父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承和对台湾向着更加民主、进步之路发展的希冀。其实,台湾的这种道路文化在大陆又何尝不是,这些路名在大陆的许多城市都有,比如,武汉就有民生路、民主路、天津路、北京路、忠孝门路。文化是一个民族之魂,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人民生活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凝聚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纽带。
台湾还有一种文化也值得一述,那就是中山文化。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先驱,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两岸共同的伟人。他曾三次渡台,将台湾与中华革命运动联成一体,其三民主义的思想更是对台湾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感受大气恢弘的壮丽景观
由于台湾景点繁多,即使目不暇接,也难以面面俱到,时间观光也只7天,专车路上一占半天,更使我们顾此失彼,无法面对。在这些时日里,我们观光了日月潭、阿里山、中台山禅寺,鹅銮鼻公园、猫鼻头公园,野柳海滩,故宫博物馆、国父纪念馆、党史馆、士林官抵、国际花博会中山楼、101大楼,虽说都能深入细致的品韵,毕竟只是蜻蜓点水的走马观花,但也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随着“高山清、涧水流,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的部族民歌,随着专车蜿蜒曲折的爬向海拔2300米高的阿里山。车一进入1600米高的森林公园,公园总领先请我们到茶室品尝他们的人参乌龙茶,喝后,杯中有余香,果是茗茶,名不虚传。接着又请我们观赏了这个民族的舞蹈,临别时,这位总领专送一提乌龙茶给我团一位87岁的黄埔学长,这位总领说:“您和家父同志庚,见您如见父。”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不断传承。离开园区,车到2002米高的游览区,真是一片树木,一片幽静,挺拔耸立的大树直冲云霄,但在日寇占领时期,将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嘉义的阿里山的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大量砍伐运回日本,致而形成了被砍的树桩上又长树,树上又结枝的现象,到处可见,这是日本人留下的罪证,我们中华不可忘记。但我依然感到这片森林是古树参天,显示我中华巍然屹立的挺拔志气。次日,我们来到这沽名中外的日月潭,这日月潭早为邵族的先祖所发现,这里一潭青山绿水优雅宁静,水上游船自在清闲,实乃文人墨客用武之地。据导游介绍:日月潭以拉鲁岛为界,东北面圆大似日,西南面狭长如月,故名日月潭。
走进台北,瞻仰这座高509.2米的101大楼,颇感雄伟壮观,是属当前世界第二高楼,仅次于828米的阿联酋迪拜塔,大楼建立于地震多发区,其设计施工可见经历了多少考证,多少精心,了为防止地震,用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风阻尼器,直径5.5公尺,由41层12.5公分厚的钢板焊接而成,净重就达660公吨,为101大楼稳固了重心,由底层上升到89层只需时速37秒,成了台北的一座地标,更可显示中国人的才智是无与伦比,也是我参访台湾的感观心益。
作者在参观台北101大楼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