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人物赋(4)
辛亥革命网 2012-02-15 00:00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张飙 查看:
丙午(1906年)之年,由日回国。旋集同志于长沙,决起事于浏醴。
十月,廖叔保树旗于麻石镇,龚春台檄文自高家台。群情激越,萍乡、醴陵、浏阳顷聚三万志士;清廷震动,赣湘鄂苏调集四省精兵。大小凡二十余战,交锋惨烈,义军慷慨激猛,清兵闻而丧胆;虽终兵败,事迹广传神州,百姓因之振奋。
刘道一、龚春台、姜守旦、蔡绍南、宁调元九十余骨干被清吏捕获,慷慨成仁。惨遭清兵滥杀者,竟至万余!孙中山曰:由萍醴而后,则革命风潮之鼓荡全国者,更为从前所未有。
朱子龙者,孙中山派之响应萍、浏、醴起义者也。被捕入狱,清吏严刑拷打,穷询同党。朱讥讽怒骂,拒不招供。审者喝令推出斩首,朱厉声曰:“革命党遍天下,杀之难,杀尽更难;不杀革命党,革命党就不多;革命党不多,革命就不容易成功。杀,吾所求也!”引颈大呼:“杀!杀!杀!”大义凛然,气凌霄汉。狱中逝世(时年32岁),垂危之际,写绝命诗云:“死我一人天下生,且看革命起雄兵。满清窃国归乌有,到此天心合我心。”
死我一人天下生者,革命志士人同此心!
徐锡麟者,丁未安庆起义之领导。
丁未(1907年)五月,徐锡麟手持双枪,击毙安徽巡抚恩铭,震动清廷,夺占军械库,据以杀敌。事起至事败,凡历七小时,陈伯平(时年29岁)等20余人战死。
锡麟既俘,豪气干云。面对剖心之刑,朗言曰:“我志既偿,即碎我身为千万片,亦所不惜,区区心肺,何屑顾及?”言毕仰天而笑,审讯之清吏闻之丧胆,大震几踣!锡麟(时年35岁)行刑惨烈,卒不忍记。先以铁锤碎其睾丸,后以利刃剖其肝心。卫队烹其心,炒其肝,谓味极美。复将尸钉于门板,曝之露天,是夜大雨倾盆,至曙不歇,天为之哭也!呜呼,斯将亡之反动,必百倍之野蛮,读史至此,信然!
马宗汉(时年24岁)与徐同被捕,系狱50日,清吏穷问党羽,日夜熬审,拷掠楚毒,马傲然以对,坚不吐词,英勇就义。
秋瑾者,绍兴起义之领导,人称鉴湖女侠者也。
与徐锡麟约丁未五月同时举义,锡麟提前发动已败,与瑾之约亦露。友皆劝离绍兴以避。瑾令众人逸去,以存革命之火种,己坐守待敌,决偿杀身之夙志。言欲革命须要流血,有流血方能成功,舍我其谁?敌严刑拷问,瑾傲怒不发一语,翌日黎明慷慨就义(时年31岁)。山阴知县李钟岳监斩。不日之后,李钟岳竟自杀身亡!自愧耶?天报耶?
程毅与瑾同时被捕,卒于狱中(时年21岁),尸出遍体鳞伤。见者莫不酸鼻。
熊成基者,戊申安庆起义之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