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骤雨前演绎的凄美爱情(2)

辛亥革命网 2021-05-07 17:1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宁翔 查看:

秋瑾和丈夫王廷钧是中国近代史上很有意思的一对伴侣。他们凄美的爱情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尽管诠释可以有多种,但最多的还是过去对王廷钧这个男人的误读诋毁。

  他们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为伉俪。这一年,她21岁,大他两岁。王家以迎娶她为荣,嫁入王家之后,公公送了一间当铺给她,作为新婚礼物,这在当时的湘潭、湘乡两地引起轰动。从这件事里,也可以看出王家对这个新儿媳的看重。王家送予的婚房豪宅,建了五年,也不可谓不重视这儿媳妇。

  他们这样的婚姻,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并不差,不说比翼双飞羡煞旁人,但举案齐眉和睦相处的根基还是有的。作为丈夫的王廷钧,人品相貌并不俗。据王廷钧秋瑾夫妇后来的儿女亲家、同在京城为官的张翊六在《子芳(廷钧)先生夫妇合传》中的描述“体清腴,面皙白,有翩翩佳公子之誉。读书善悟,不耐吟诵。作文写大意,不喜锤炼。”虽然跟飒爽英姿、文章风流的秋瑾相比,人长得有些奶油,学识有些粗枝大叶,但婚后王廷钧对言行不拘一格的秋瑾极尽包容与疼爱。一开始,他们也曾有过琴瑟和鸣的恩爱时光,那时候秋瑾和丈夫公婆之间也较为和睦。后面的故事便是世人熟知的,但有些边角隐藏在历史中却不曾被注意。

  03他以妻子的诗名才气和能干理家为傲

  虽然她与他结合,是在父母亲友促成之下的包办婚姻。但两人婚后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甜蜜的。王廷钧其实风流倜傥,孝顺父母,又是个富二代。这搁现在根本就是个优质男。虽然王廷钧才气不及秋瑾,但也颇有才学。

  王家与许多家境尚且富裕的家庭一样,家中长辈对子嗣寄予了极高的期待,希望他们日后能高中,此后光耀门楣。王廷钧三兄弟自小学习儒家经典,为日后科举做准备。

  结婚之后,他一边经营当铺,一边延师课读。娶到秋瑾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子,王廷钧是满心欢喜的,对秋瑾百依百顺,是个典型的耙耳朵。那时她偶尔会写“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龙泉壁上鸣”的诗句来抒发感叹。据友人回忆:王家的当铺里但凡有了新鲜稀奇的物件,第一个总是拿去给秋瑾穿戴使用的。小夫妻相敬如宾,琴瑟和鸣,丈夫的体贴和关爱,让长期跟随家人辗转各地的秋瑾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家庭温暖感。王廷钧跟着父亲经营当铺,秋瑾则吟诗放歌,读书练武,生意忙的时候也偶尔帮一下。

  他以妻子的诗名才气和能干理家为傲,还不无得意地对朋友们说:妻子的棋下得比自己好,常把她写的诗词骄傲地拿出来给朋友们欣赏。孙中山曾给秋瑾点赞:感君首赞同盟会,愧我今招侠女魂。而王廷钧,他不是妻子朋友圈里点赞的人,是在朋友圈里晒图的人。妻子抱怨说:“室因地僻知音少”,王廷钧就努力踮脚,想达到妻子的高度;妻子烦言说:“人到无聊感慨多”,王廷钧就努力奔跑,想跟上妻子的节拍。

  王家送予的婚房在株洲大冲建了五年的豪宅“槐庭”,抬头可见前堂门楣挂有“大夫第”匾额,系王廷钧所题,笔迹遒劲。可见,这对伴侣经营“槐庭”的“琴瑟调和”苦心。但“槐庭”与“大夫第”显然形成了鲜明的思想反差。

  这对伴侣他们夫妻“琴瑟和鸣”,既然不能在爱国报国上相互激赏,那就在才学上有所改变。在《曾国藩的故园》中写有秋瑾与王廷钧初婚的佳话:秋瑾对丈夫体贴尊重的同时,鼓励他勤奋学习,干出一番事业,并从旁加以指点。王廷钧是慕于秋瑾才貌双全,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大夫第”匾额下门联“恩被后代,泽荫槐庭”,这是秋瑾从王姓宗祠通用对联“三槐世泽,两晋家声”化用过来的,此联上联典出王祜,下联指晋代“书圣”王羲之与子王献之,并隐含清代诗人王士祯以联释联的真义,“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王廷钧的这份崇拜与宠爱,婚后的秋瑾,无论是住、在湘乡荷叶神冲老铺子,还是在湘潭十八总由义巷里,抑或在株洲大冲新屋,她可以随意看“新书”,练击剑,学巫家拳,骑马……每天的生活无非读书吟诗,踏青赏春。在这里她曾“玉肌花脸柳腰肢,红妆浅黛眉”,也曾罗衫裙裾,拈花微笑,也曾相夫教子,岁月静好。在“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之前,她是这屋檐下的主妇,是一介女儿家,也曾有过貂裘妩媚的那么一刻……这种日子,很是惬意,想来这对伴侣他们甚至想过要就此过上一辈子的两人的婚后生活仍算和睦安宁,秋瑾和丈夫公婆的关系也比较和睦。他们很快便有了一个儿子。王蕴琏《回忆婶母秋瑾》中就说,他们结婚前几年,乘轻驱肥衣食无忧,“夫妻切磋学艺,也确琴瑟和谐”。

  04他是拼了命努力追随妻子的步伐

  时代的帷幕已经拉开……一个风雷激荡的时代,一段值得追寻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个有着一双小脚的江南女子,她决定要打破这种平静的生活状态,包括自己,包括丈夫。她不是一个寻常女子,她希望自己的丈夫也有所进步,可能因为她太有才的缘故吧!谁都没想到,一个折腾的机会悄然到来。

  清廷昏庸腐朽国库亏空,一般富家子弟,多捐部曹而坐食此息,王廷钧当然不能例外,秋瑾意殊不屑,然此类京官如习举业,仍可以附监生资格,赴顺天乡闱,取科第显达。”王廷钧乃凭家资捐纳进入仕途。远亲陶在东回忆,来京后,逢西学盛行,亦附会风气而习洋文,但其人的无才学尽可断言。王廷钧为人美丰仪,翩翩浊世佳公子也,顾幼年失学,此途绝望,此为女士最痛心之事。财大气粗的王父王黻臣决定花巨款为廷钺、廷钧两个儿子捐京官。丈夫当官了,夫荣妻贵,换做一般的女人,做梦都能笑出声来,可在秋瑾眼里,这样的男人是最无能的,最不堪的。在丈夫大宴宾朋的时候,她当场作诗“多少贤才成底事,黄金便可广招徕。” 此亦为重要原因。

  1900年春节后,秋瑾和儿子随同夫君王廷钧,当差楚五、使女香莲,雇船从湘潭沿湘江一路北上赴京候选。王家亲戚后来回忆说,王廷钧当官的目的是“以报效秦晋”,是在被秋瑾多次教育要上进之后,为了讨老婆欢心而加入了“公务员”行列。

  秋瑾沉浸在初来乍到京城的喜悦之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这年秋冬之际,王廷钧发表为“江苏候补道”,不过遗憾的是,这时,王廷钧母亲屈氏得病,催儿子南归。再加之,当时正值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如火如荼的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入北京烧杀抢掠,蹂躏践踏,满目疮痍,连老佛爷也仓惶出逃,腐朽的满清政府与列强签订无数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古老的华夏大地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秋瑾目睹生民涂炭,时局艰危,忧心如焚,遂写下《杞人忧》,抒发她悲愤的心情: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

  一家人只能无奈地回到老家湘乡荷叶神冲老铺子。夫妇俩闲了下来,干脆宅家生孩子。她在湘乡荷叶神冲老铺子时,常与曾国藩的堂弟媳唐群英、曾国藩的侄女婿葛葆吾之女葛健豪往来。她们三人诗歌酬答,纵论天下,豪气冲天,时有“潇湘三女杰”之称。

  1901年,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大开捐官之例。 4月,在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环境中,在这身怀有孕的日子里,捎来捐官有了眉目的信函。这一年,秋瑾又给王廷钧生下了女儿王灿芝。

  1901年9月25日,女儿刚满月的秋冬之际,王廷钧接到京电,实授江苏兵备道,于是秋瑾便携带着婴儿连同婢仆再次雇船进京。不巧的是,还不到两个月,秋瑾娘家遭受了变故。11月26日秋寿南逝世于桂阳知州任上,享年50岁。父亲去世,哥哥秋宗章没个稳定职业。秋瑾想把娘家一大家子从绍兴接到湖南生活,王廷钧接纳了妻子一家。为支持秋家有所生计,他又拿出钱,与大舅子合伙开了个钱庄,让他全权管理。可惜这大舅子不是经商的料,不到一年,就把钱庄开倒闭了。一家人又回到了绍兴,亏空由王廷钧承担。

  秋瑾让他“赈款议叙工部主事”,他也言听计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1月,王廷钧加四级,旋升工部郎中,赏给二品顶戴,诰授荣禄大夫,相当于工业部的司级干部,加上秋瑾的诰封“恭人”。

王廷钧墨迹

  同年2月底,王廷钧第二次携妻子儿女进京任职。可秋瑾非要从湘潭绕道绍兴看望母亲(那时娘家一大家子刚从湘潭返回绍兴才两个多月)。好吧,秋瑾随同夫君王廷钧,以及婆母屈氏带子沅德、女儿桂芬,随带当差楚五、使女香莲,雇船从湘潭往东到浙江,再从浙江北上京城,绕了个大三角。夫妇俩坐的是马车,路上走了半个多月。一个动动嘴,一个跑断腿。王廷钧挈妇将雏(怀里一岁多的女儿),一路奔波劳顿。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