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志士王金铭(4)

辛亥革命网 2021-03-29 11:00 来源: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一辑 作者:李廷俊 查看:

滦州起义震惊中外,撼动了满清统治的基础。起义主要组织领导者王金铭及其他阵亡将士为求共和奋然起事、英勇战斗、视死如归的英烈气慨也将与世长存,永远激励着后人。

  六

  金铭推戴王怀庆为都督,意欲挟其淮军,不至阻挡滦军西进。王怀庆自滦逃走,金铭知计已破,王必设重兵布防或反扑,遂决议即刻出师,先发制人,攻其不备。1912年1月4日,金铭、从云召集革命骨干举行紧急会议。金铭指出:“吾辈革命计划,奋斗业经数载,现在时急势迫,若按兵不动,是坐以待毙也。且吾辈所以实行起义者,原为促成共和,安能顾及个人利害;今日惟有进兵速战耳!”会后,金铭、从云向清廷发出长达千字讨伐檄文:“本政府位置滦州,遥临虏主,民清不两立,汉满不并存。即日振旅津京,廓清余孽。洗二百年之奇辱,看今赤日之重升:拯大千世界沉疴,快捣黄龙而痛饮!”

  时金铭、从云一、二营驻城北师范学校,张建功三营驻于城内。金铭、从云分率一、二营师誓,欲前往车站,登车西进。早已蓄意叛变的张建功于城内命所部向一、二营突然发起猛烈攻击。这一突发变故,打乱了金铭部署。但他遇变不惊,与从云镇静指挥,令王鸿升、石敬亭率一部予以反击。张素畏王、施骁勇,据城而战,闭门不出。金铭、从云率部与张叛军激战至晚八时,滦城不克。金铭意识到,继续恋战,恐被叛军拖住,贻误战机。遂留少数部队监视,率一、二营官兵700余人北行五里至车站,乘车西进,时已近午夜。临行前,金铭致词,以鼓官兵斗志:“吾辈革命原抱定牺牲主义,时势至此,若不努力,不惟坐以待毙,且于革命宗旨不符,于大局无补,是空有革命之名,无革命之实。吾以决计登车前进,以与反革命者决一死战,无论胜败,均于革命有利。胜固可喜,败也足寒清廷之胆,纵牺牲亦不过吾辈数百人同死耳。人孰不死,为革命而死,为民主国家而死,虽死犹生。有革命意志而愿与吾同死者,请即登车!”于是全体官兵慷慨激昂,登车西进。

  死心塌地的反革命王怀庆逃回开平,设重兵布防于滦州至开平铁路沿线,并竟冒清廷与外国列强所签《辛丑条约》中“必须保障火车畅通”之规定,命陈文运部于雷庄一带拆毁铁路一段,以阻滦军西进。

  金铭率部乘车全速西进,当行至雷庄路轨拆毁地段,列车脱轨,全体官兵下车。金铭意识到,此处必有重点布防,遂命官兵散于铁路两侧,选择有利地形准备战斗。驻防于此的陈文运部,见列车倾覆,有军队下车,料定必为滦军,便予以猛烈射击。金铭与从云镇静指挥部队作战,并身先士卒,奋勇还击,两军酣战时久。

  因夜间作战,敌军又分兵驻防,故形成混战局面,其中敌军一部受到本军与滦军双方夹击,招架不住,便吹号停战。金铭误为敌军求降,遂鸣号回应,战斗即止。

  不久,有敌徒手军官二人,来滦军阵前,言称,请王大都督、施总司令前去议和。金铭虽知其意非善,但以为同属汉室,当不致见害,且望以大义陈说,或能醒悟,一同革命。遂即前往。众官兵也情愿随从。

  金铭、从云至雷庄车站面见陈文运。陈说:“君等叛乱,谁为主动!”金铭慨答:“吾辈革命,志在推翻清廷,复我汉族,除暴安良,乃革命真谛。救饥扶弱,实我辈天职,并无主动者,唯有主义而已!”陈虽为金铭壮举所感,并言:“君等为民族生存,为国家富强而战,大义昭然,诚可钦佩。然吾辈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岂敢妄动。”

  老谋深算的王怀庆闻及金铭、从云等众官兵投营而来,恐众人为其征服,立命逮捕。王先以死予以威胁,后又以情进行软化,均遭金铭厉言痛斥。遂王怀庆电告袁世凯请求做何处理。袁复电就地正法。陈文运为金铭、从云大义所动,又念及与王、施之兄为军内旧交,曾致电曹锟:“他们有什么不对,我们应严加管教。”为之求情。曹言:“当年在四女寺闹义和团时,王金铭就行为不规。对这种犯上作乱的人,不杀几个还行。”

  1912年1月5日,北方的滦州,三九隆冬,寒气逼人,同时更为恐怖气氛所笼罩。金铭等被押赴刑场。刽子手欲行捆绑,金铭浩然斥之:“堂堂军人,何须如此。”遂昂首挺胸,阔步走向刑场。刑前,他跪地面南叩首三响,遥拜双亲。起身又见马弁刘荣和护兵黄云水同在身边,便对执刑官说:“责任在我,与他们无关,应将他们放走。”刘荣说:“我与都督同革命,生则同生,死则同死,焉能独活人间。”黄云水则痛骂王怀庆卖友求荣,甘做满奴。气极败坏的王怀庆立命斩之。于是刽子手将金铭斩首杀害,时年仅32岁。正是:

  为求共和洒热血,

  英烈气慨壮千秋!

  同时被杀害的还有施从云、刘瀛、董锡纯、戴锡九、孙谏声、张振甲、刘荣、黄云水。白雅雨不日也被王怀庆逮捕杀害。

  烈士哀荣

  1932年,冯玉祥将军隐居泰山时,节省自家开支,争得多方支持,于泰山普照寺东麓辟地三大亩。主持修建了“泰山滦州起义烈士祠”,将金铭、从云等阵亡将士神位供于正面殿堂,藉慰英灵。全国许多知名民主爱国人士题词致挽。李宗仁题词:“百世名犹存,众所瞻依,祠巍泰岱;三代道未泯,闻兹义烈,气肃冰霜!”吉鸿昌题词:“国魂”。鹿钟麟题写“王公子箴施公燮卿两烈士赞”,称王施二烈士“其丰功伟烈,直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媲美而齐名”。均现缅怀和弘扬之意。

  冯玉祥将军出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后,于1936年向国民党五次常会提出“褒扬辛亥滦州起义殉难诸先烈案”,建议南京国民政府于北京西山温泉和山东泰山分别修建“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园”和“辛亥滦州革命烈士纪念碑”;追任金铭、从云等为陆军上将;从优议恤并举行国葬。南京国民政府接受提议,至两建筑物建成,于1937年1月与国民党中执委指令冯玉祥、于右任、李烈钧、鹿钟麟、张之江、石敬亭、韩复榘等为滦州起义先烈国葬典礼筹备委员,并“推鹿钟麟、王法勤、石敬亭三委员届时代表中央赴平致祭,推冯委员玉祥代表中央赴泰安致祭,并请张之江于‘中央广播电台’广播”。1937年5月26日,南京国民政府分别于北京西山和山东泰山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典礼,追任金铭、从云为陆军上将,并将金铭等阵亡将士衣冠进行了重新安葬。正是:

  后人不忘前人志,

  颂其功勋慰英灵!

  金铭烈士牺牲后,曾就地埋葬。1912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电令“北方革命协会”为烈士举行起灵仪式,移葬故乡。亲友、革命党人和政府代表分别至滦起灵。在雷庄车站搭设了庄严肃穆的灵棚。生前好友连之铎将烈士身首异处遗体起出,亲友为其洗去泥土,缝合身首,重新入殓,并进行了致祭。事后,灵柩运故里,安葬于武城县东屯村王家茔地。为宣扬烈士业绩,勉励家乡人民,武城县人民政府于1990年10月为金铭烈士修建了永久性陵墓,供后人凭吊和纪念。作者附后:

  为撰写此稿,本人曾赴外地寻烈士知情、亲友调查采访,内蒙古电力安装工程公司离休干部王华岑同志、河北省滦县政协干部唐向荣同志、北京市水锥子东里28楼101号王玉祥同志、北京市安内大街228号王同起同志及首都博物馆均提供了大量资料和珍贵历史照片,至成此稿,在此一并致谢!

  1990年11月

  (作者李廷俊,武城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本文由政协德州地区工委提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