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志士王金铭(2)

辛亥革命网 2021-03-29 11:00 来源: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一辑 作者:李廷俊 查看:

滦州起义震惊中外,撼动了满清统治的基础。起义主要组织领导者王金铭及其他阵亡将士为求共和奋然起事、英勇战斗、视死如归的英烈气慨也将与世长存,永远激励着后人。

  三

  1911年9月,清廷决定于永平府(明清两代冀东行政区划,辖一州六县,即今唐山、秦皇岛两市大部地区)举行秋操(军事演习),新建陆军第六镇、第二十镇、第二混成协受命参加秋操。时吴禄贞已由延吉边务督办调任第六镇统制驻防保定,蓝天蔚为第二混成协协统、张绍曾任第二十镇统制驻防东北。吴、蓝、张三人于早年留学时结为密友,且成绩优异,人称“士官三杰”。吴、蓝二人受孙中山先生影响极大,曾于1907年与宋教仁等于奉天成立同盟会辽宁支部,向具革命思想。金铭等革命同志认为永平秋操是举行起义的绝好时机,遂密谋策划并派人至吴、蓝两部与二统制密议于秋操时暗带实弹,相机起义。同时吁请本镇统制张绍曾就机起义。孰料,及秋操临近,事机微泄,清廷起疑,遂命第六镇停止秋操,只令第二十镇和第二混成协按原计划参加秋操。

  金铭发动滦州起义与二十镇统制(师长)张绍曾有关。张早年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后,先主持训练新军,后任“贵胄学堂”监督,既与上层皇族关系密切,又与君宪党魁梁启超为至友。他于日本看到“明治维新”带来的变化,又受梁启超影响至深,具有典型的君主立宪思想。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退避日本后,仍奔走立宪。他与宫廷上层人物载涛、良弼等人密谋制定了一个以张部武力胁迫清廷立即颁宪的宫廷政变计划,也预定于永平秋操时发动。所以,迨清廷秋操令下,张绍曾立即统率三军一万余人,于辽宁奉天至新民府一线开拔关内。他满以为此举定胜无疑,因而信心百倍,率部水陆兼程,边行军边演习,迅速进发。十日内,二十镇司令部已抵达昌黎,先头部队已西渡滦河进入滦州。谁知,就在部队就要进入预定地区,迫使清廷立宪的枪声即将打响之时,1911年10月10日,在我国南方由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巨大事变——武昌起义,并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惊惶失措的清政府立即电令停止秋操,并命各军原地待命。于是,梁启超、载涛等筹划的宫廷政变计划顿成泡影,张绍曾也一下子进退失措,无所适从了。

  武昌起义成功,揭开了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的篇章,“湖北军政府”的成立,在我国近3000年封建统治的国土上,第一次出现了民主共和国的雏形。武昌事起如同一把火炬,很快便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各省宣布脱离清廷的独立宣言纷纷传出。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使金铭等革命志士认识到,清廷惊魂未定,又大量调兵入鄂镇反,京城空虚,如二十镇起兵攻打北京,定可成功。于是觐见张绍曾,力陈革命形势之有利,吁请张率部起义。但张贯受立宪思想束缚,又顾本部保皇派聚多,迟疑不发,消极等待立宪首领的下文。他把部队调集滦州一线,“架浮桥于滦河之上”,“据河为阵”,“按兵不动”。由于张绍曾的优柔寡断和受立宪思想至深,使二十镇痛失了攻取北京的良好时机。

  此时,武汉前线,民清两军对峙,清军吃紧,前去增援的第一军接仗即溃。清廷又将第二镇、第三镇、第五镇混编为第二军,并令其火速南下。接令其他部队已陆续开拔,唯二十镇尚未出动。于是,清廷一日数电,急令张绍曾即刻率部南下增援,时局发展十分紧迫。金铭立即与施从云等革命军人计议:如张受命率部南下,革命计划难以实现;而张握万名兵权于一手,促他率部起义,革命定成。遂同去面见张绍曾。金铭指出,目前,南方民军已起,各省又纷纷独立,清廷大势已去,如我部立即奋起直捣北京,定能取得革命胜利,力促他率部进攻北京。但张绍曾执迷不悟,仍坚持自己的立场。1911年10月29日,他与卢永祥、蓝天蔚等联名电奏皇廷,宣布“停军不发”、“要求立宪”、“废除内阁”、“速开国会”。发动了以保皇立宪为目的的“滦州兵谏”。清廷接到张绍曾等“兵谏”电奏,虽“暴怒异常”,但终因大势已去。为保其全,不得不表示接受。“滦州兵谏”虽使二十镇不曾南下攻打民军,但使金铭革命计划再度受挫。张绍曾为“兵谏”一时成功而振奋不已,但岂料清廷对他正暗中计算。

  为防二十镇继续哗变,清廷派吴禄贞前去“抚慰”。吴至滦州,与张密谋:吴部进攻西直门,张部进攻东直门,会师北京,铲除袁世凯,实现君主立宪。张更为之欣喜,认为此计万无一失,胜券在握。正值此时,清廷派驻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彭家珍奉命于奉天押运一批军火送南方接济清军。彭向具革命思想,又早已加入同盟会。他原任“奉天讲武堂”教官,金铭为其学生。他闻及滦州准备起义的信息,于起运前电告二十镇扣压军火。金铭得此消息,吁请张绍曾同意,率兵布防于滦河大桥至车站两侧。列车一到,立即鸣枪迫停,将军火截扣于滦州。

  至此,滦州事态的发展已趋白热化。金铭意识到,“兵谏”电奏虽为清廷接受,但扣压军火,如同釜底抽薪,清廷必定恼怒,形势十分紧迫;且二十镇又平添军火,力量壮大,起义更加有力。遂再次面见张绍曾,诚挚敦促他率部起义。张绍曾抱定“立宪”这棵死树不放,仍耐心等待与吴部“会师北京”,使滦州革命又一次错过了有利时机。

  对于滦州方面的事态,清廷表面假装镇静,暗中却杀计已定。此时,阴险毒辣的袁世凯已东山再起。吴禄贞于滦州与张绍曾密议后,速赴石家庄联系民军,正准备北上之时,被袁世凯暗杀于石家庄。消息传至滦州,张绍曾为之惊愕,心凉半截。接着,清廷又任命张为“宣抚大臣”南下湖北,削去他二十镇兵权,提拔昏庸透顶的潘榘楹为二十镇统制。张绍曾更加沮丧。计划难成,兵权又削,遂欲卸职避去。金铭耳闻此事,义愤填膺,立即召集施从云、张之江、张树声、周文海等二十镇革命派骨干于滦州文庙举行会议。认为张绍曾被撤职是清廷消除革命力量的卑鄙手段,张的去留关系北方革命的成败。于是一致决议,吁请张切勿受命离任,并电请清政府收回成命。

  为瓦解滦州革命力量,清廷将二十镇第七十七、七十八、八十标等兵力分调关外,滦州只剩七十九标第一、二、三营。革命力量分散四方,金铭等要求清廷收回成命的电报又无下文,张绍曾已感计划彻底破灭,心灰意冷,意志衰竭,决意离去。金铭仍欲挽留张抗命留滦革命。遂与施从云率革命军官70余人至镇司令部,并命全营官兵列队于外,以示众心所望。金铭向张绍曾陈明大意:“统制与其服从清命,甘做奴臣,不如整我旗鼓,直指燕京,倾覆满清二百余年之专制,建立我汉室新型民主之共和。”“将军与吴统制素为至交,而今他已为此而罹难,我们应做后继之来人,焉有退却之道理。目前,南方革命势力,正欲到达本省。因此,将军去留,牵动全局,部属皆愿在统制领导之下,完成革命之使命,以竟全功。”金铭话语,既具革命道理,又富人伦常情,且情真意切。但张绍曾却以为吴禄贞被刺,失去应援,计划破灭。而兵力又分调四方,“革命是铤而走险,徒取败亡。”听不进革命派的忠告。当他即将登上西去列车时,金铭率众官兵聚集车站,再次诚挚予以挽留,然而张却决意离开。金铭见他决心已定,念及旧情,处于对将军的敬重,也为保其安全,派十余名官兵护送张至天津避居。

  在革命大潮汹涌澎湃滚滚袭来,黎明的曙光已现,革命胜利在即的关键时刻,被立宪思想毒害至深的张绍曾退避了历史的潮头。他的退去宣告了君主立宪路线的彻底失败,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北方革命的悲剧。

  四

  在二十镇具有革命思想的宫兵中,金铭以其饱学识、善洞察且足智多谋,向为时人所重。施从云性豪迈,富胆略,冯玉祥性刚直,重义气,深受士兵爱戴。他们三人又早于1900年发起组织“武学研究会”、“山东同乡会”,长期秘密开展革命活动,是军内革命派之中坚人物。当张绍曾离职而去,革命暂无领导之时,金铭与张之江、鹿钟麟、石敬亭、李鸣钟、韩复榘、张树声、周文海、李滋懋等进行秘密集会。一致认为,革命工作绝不能以张的离去而中止,我们要继续进行,而继续进行必须推举领导,以免群龙无首。当时大家一致公推金铭、从云、玉祥担当此任。他三人也当仁不让,愿领导群众志士一起革命。

  于是,金铭召集全镇革命同志集会。他激情陈词:“国事本非一人所能独任,亦不能以一人之去留,将国事遽行停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况革命事业,复以牺牲精神与恶劣环境奋斗,我辈军人,尤应本此主义!地狱当前,我请先入!拿破仑的字典里无难字,我也云然!同志相处,非依朝夕,愿共以铁肩当革命,竟厥全功。”全体同志闻声肃然,群情荡激,革命斗志倍添。从此,由民主革命志士领导的滦州革命,冲破立宪束缚,走上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道路。

  滦州方面革命运动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国内各种政治势力的关注和支持。中国同盟会、湖北军政府、北方革命协会等组织曾先后派出王葆真、胡鄂公、白雅雨、凌钺、孙谏声等革命党人至滦发动革命。他们以天津为据点,数次冒险进滦,调查滦州社情,联系革命力量,筹措活动经费,疏导清廷驻滦军政要人,为滦州起义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白雅雨、孙谏声、凌钺等人立志留滦与革命军人一道起义,表现了他们革命的坚定性。

  金铭得知天津革命同志的到来,分外喜悦,与其积极进行联系,共商革命大计,并将驻于滦州城西坨子头的“共和会”全体革命同志接入城北师范营部内。此后,又召开全体官兵大会,对革命党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至此,北方革命武装与革命团体实现了完全结合。

  白雅雨等革命党人的到来及与革命军人的结合,使滦州形势发展很快,发动起义便提上了议事日程。于是金铭召集施从云、白雅雨、凌钺等人秘密召开会议。他指出,武昌事起,各地响应纷呈,清廷镇压不及,改施剿抚兼用之策。上海和谈已近十日,尚无结果,且有破裂之势,如战事再开,北方无军队响应,清廷必将倾其全力以镇民军,民军必遭重创而危及革命。因此,我们必须于和谈决裂之时,在清廷肘腋之间爆发革命,响应南方民军,使其首尾难顾,以共同推翻帝制大计。同时他又指出,目前,滦州力量仅有三营,势单力薄,需动员各方新军一同响应。他的意见得到一致赞同。

  随后,金铭派夏得祥奔辽阳、庄河,密约商震、王德权部届时自海路前来,共同举义;派汤寿麟南下山东,联络第五镇旧部,沿津浦路北上增援。

  时冯玉祥所属第八十标已由奉天新民府移驻海阳,金铭又亲赴海阳向冯玉祥通报了滦州方面的活动情况,与其共商起义方案和具体作战计划。他们认为,目前,南方事紧,北方因袁世凯再度出山,形势也日趋恶化,如不及早动手,有被袁氏消灭之危,且难以策应南方。于是决定,迨烟台民军至秦皇岛,海阳、滦州同时起事。海阳方面由冯负责,以郑金声营为右翼,王石清营为左翼,冯玉祥营为预备队,袭击清军炮兵阵地,并解决标、协本部。张之江、张树声、张振扬三骑兵营于秦皇岛西南山嘴发动,然后与滦州部队会师,进攻天津,此举可直接威胁北京,并可牵制清军进攻武昌。金铭与冯玉祥密谈竟宵,制定了滦州起义的大计。

  金铭长期酝酿革命,为革命而献身的决心日愈坚决。当时形势已异常紧张,为摆脱一切牵挂拖累,遂将随军一起生活的妻子儿女送返山东武城县东屯故里。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