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趣闻轶事传扬(5)

辛亥革命网 2019-06-20 13:4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何子渊为政清廉、为民尽责、处事公道,十分注重为地方百姓排忧解难。同时,他得西洋风气之先,思想开明,不拘泥于过去的一些陈规陋习。

  何子渊闻讯,不忍坐视,便不顾个人安危,“独赴前线”。现场被上万人围得水泄不通,见渊公到来,人群立即往两旁闪开,让出一条通道给何子渊的轿子通过。但提前得知消息的冲突双方负责人却害怕渊公责罚,全都躲了起来。何子渊到达后,站在3具尸体旁边,一言不发,脸色凝重。何罗两姓族人不得不又重新推举叔公头出来拜见何子渊。当冲突双方头人被裹挟进黑压压的人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到渊公面前时,见到一身正气、不怒自威的何子渊,顿时冷汗淋漓,全身颤抖,几乎无法站立,多次差点跌倒在地。

  何子渊马上用他那低沉而坚定的嗓音说道:“立即停止冲突,回府再议!”

  双方头人连连称是鞠躬,上万名参与斗杀的双方“打手”及围观群众,很快便自行星散,调解工作遂得以顺利进行。

  不幸的是,何子渊在另一次调解纠纷的时候,被扶棍误伤,成了瘸腿,直至 1941年秋末77岁逝世。

  兴宁人民为了纪念、表彰何子渊的功绩,1928年由罗幼山、张英等人牵头,群众自发集资,在县城小笔门、沙前宫附近,即现在永和镇和山岩前面,兴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梁,勒石命名为“东汉桥”,以资纪念。

  另外,20世纪30年代初,何子渊又自筹资金,在兴城至石马的必经之路,即八仙亭前面转弯,靠“角罗径”的小河上也修建了一座三合土、砖石混合结构的桥梁,当地人亦将它命名为“东汉桥”,并勒石纪念。

原东汉桥所在地现已开发成熙和湾旅游度假区

  《兴宁石马区志》记载:

  子渊为人调解纠纷,公正廉明,不偏不倚,人咸敬服。某年,岗背钟姓内部讼争多年,各不相让,无法解决,特派专人来请其前往调解,子渊到达后,通过各种方法,晓以利害,终于达到双方和解,言归于好。又某年永和何、罗二姓斗杀,各邀外地族人充当打手,无形中把械斗扩大了,以致双方互有死伤,罗姓更雇用职业打手包仗,形势突趋恶化,县政府亦无法制止,子渊闻讯,不忍坐视,乃只身独赴前线,呼吁双方,愿作调人,何、罗二姓当事人均感其诚,卒于达成协议,即日停火,一场大祸,得以消弭。

  人物链接:

  罗幼山(1866—1931),号师杨。1903年,何子渊等人创办兴民学堂时,聘罗师杨为国文教师,他协助董事会极力排除守旧势力的诸多干扰,终于在1904年2月正式开课。

  1906年,罗师杨与邑人罗雅达等创办罗氏植基小学,由罗师杨首任校长,同时兼任兴民学堂校务及教学工作。1909年6月,他接替县官立学堂罗补月之职,积极改进教学。同年10月,罗师杨应丘逢甲之聘,到广州方言学堂任教习。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罗师杨投身政坛,被推选为广东省临时议会代议士。广东省政府成立后,他被邓仲元聘为粤军总司令部秘书兼稽勋局文牍主任、琼崖镇守使秘书。其间,他为革命和建设提出过不少有益的建议。

  1921年,罗师杨特为子渊六弟何贯中烈士作传,并题写碑文。

  1924年10月,罗师杨出任兴宁县长。

  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第一次东征,周恩来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身份出征。3月,东征军打垮了陈炯明的主力并攻克兴宁。周恩来了解到在任县长罗师杨治理政务有一定的成绩,便请求兴宁议长、琯坑钨矿董事长何子渊和罗师杨等士绅为东征军筹措军饷。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短短几天内便筹足了2万大洋现款,以实际行动支持了东征军,受到蒋中正、周恩来等领导人的高度赞赏。

  1926年初,罗师杨因身体原因屡向省府电请辞职,周恩来亲笔致函劝阻。但罗去志甚决。5月,因年逾花甲,精力不支,罗师杨再次请辞。后周恩来得悉罗仍有辞意,乃于11月中旬在汕头专函致罗表示挽留。 罗师杨辞职回乡后,从事讲学,并编纂东门《罗氏族谱》。

  1931年6月18 日,罗师杨因急病在家辞世,终年六十六岁。他著有《国史概》《亚洲史》《革命先烈稽勋传》《东门罗氏族谱》及《洪畴传奇》《兴民小史》等遗著,后由幼子罗香林编成《希山丛著》。

  张英,1890年出生于兴宁永和大成社的一个农民家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张学齿即其二兄。

  张英行伍出身,曾在云南讲武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在粤军陈炯明部骆凤翔团任排长,后升任连长、营长、团长。1925年,东征军攻占惠州,张英被迫解甲归田。

  1926年,张英又带领张略等到罗岗、罗浮一带拉起一支地方武装,被陈炯明委任为粤军独立旅第七旅旅长。同年五月,他曾与中共兴宁武装联合攻打兴宁县城,此后与中共兴宁领导人一直保持联系。

  1928年3月,张英受骆凤翔旅招安,被委任为团长。

  1948年,张英出任兴宁县自卫大队长。1949年5月18日,他随李洁之在兴宁城率部起义,同年8月定居香港,随后创办了一家藤厂,无条件收留“逃港”的客家难民、子弟,为他们提供食宿方便,并在他们还未找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前,安排他们到厂里工作。

  1960年,张英辞世,享年70岁。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何子渊》一书,张磊/何益君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发行。)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