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趣闻轶事传扬(2)

辛亥革命网 2019-06-20 13:4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何子渊为政清廉、为民尽责、处事公道,十分注重为地方百姓排忧解难。同时,他得西洋风气之先,思想开明,不拘泥于过去的一些陈规陋习。

  二、巧排席位 促进和谐

  1930年,光裕庐落成,子渊大宴宾客,筵开28围,但究竟安排谁坐首席,便成了颇费思量的难题,大家心里都没底。

  石马位于兴宁的西北部山区,地少人多,为了争夺有限的自然资源,天长日久,各个姓氏之间便难免产生了一些摩擦。尤其是元末明初,几乎同时期迁居石马的陈、何、张三大姓,经过六百多年的繁衍生息,慢慢都发展成当地的名门望族,每一姓都人多势众,而且哪一姓都不是省油的灯,哪一姓都开罪不起。

  开席那天,现场200多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上堂空着的首席主位。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是不见子渊公出场,整个大堂鸦雀无 声,气氛都快凝固了……

  就在大家的耐心快消耗殆尽的时候,何子渊卧室的大门突然“吱呀”一声打开,只见子渊搀扶着一位年纪比自己小得多的“长者”林湘凡迈出房门,步向首席……现场顿时欢声雷动,上、中、下堂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一阵经久不息的赞叹声。

  原来,林姓是当时马下村的最小姓氏,居住在山高林密的林屋坑,林湘凡仅仅是林屋坑的长者。何子渊如此巧妙安排,用不得罪各方的办法,轻松化解了一场争坐首席的族姓纷争。

  林姓后人,只要一提起光裕庐何子渊,至今仍津津乐道,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三、矢志抗日 违韵改联

  1931年9月18日晚上22时,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引爆炸药,炸毁了一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到了现场,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军,史称“九一八”事变。

  与此同时,驻扎在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随即分兵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发起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张学良“宁可挺着死”的不抵抗命令,北大营8000多名守军被只有300人左右的日军击溃,张随即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

  对于是否抵抗的问题,国民政府与张学良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张顽固坚持“和平方法解决”,钟情于“锦州中立化”方案,并秘密命令部队从锦州一线自动撤军,此举引起了国民政府的严重不安。张更不顾蒋中正、顾维均、宋子文等人的极力劝阻,一意孤行将军队从锦州撤出。

  日军进攻锦州时,国民政府多次电令张学良抵抗,令其“积极筹划自卫,以固疆圉!”但张并不遵令。

  12月30日国民政府再次急电,令其“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但已经无济于事。1932年1月3日,日军兵不血刃便占领了锦州。

  由于张学良顽固坚持“不抵抗就是最好的抵抗!”,不到半年时间,整个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便被日寇非法占领,此举强烈震动了中国社会,一场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便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

  何子渊眼见山河破碎,汉奸卖国,国土沦丧,悲愤莫名。而恰在此时,他一手筹划、兴建的祖屋光裕庐落成,子渊随即为新屋撰写了“光昭前哲,裕启后贤”和“光照前列,裕启后人”两副门联。

  前一副对联贴到大门口,没有人提出异议。后一副门联贴上去,却招来诸多非议和责难。非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照”字的使用不符合传统对联押韵的规范。但何子渊一律笑而不答。直至1941年秋,77岁高龄的渊公即将逝世前,谜底才终于揭开。

  弥留之际,何子渊将当时在家的子孙叫到床前,交代说:“大门联不得修改,押韵事小,开火事大。国难当头,凡我华夏炎黄子孙,必要时均可开火!”

何子渊故居“光裕庐”中堂

  原来,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外敌入侵的抗战初期,日寇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起事端,妄图一举吞并整个中国,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照”字下面四点正好象征熊熊燃烧的火焰,隐喻着四万万六千万中华儿女杀敌报国的雄心。谜底一揭晓,乡亲们对何子渊的铮铮铁骨更加钦佩。这一对联,一直保留至今,80多年来从未变过。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