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趣闻轶事传扬(3)

辛亥革命网 2019-06-20 13:4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何子渊为政清廉、为民尽责、处事公道,十分注重为地方百姓排忧解难。同时,他得西洋风气之先,思想开明,不拘泥于过去的一些陈规陋习。

  四、移栽柳树 饮水思源

  1927年8月,光裕庐再次动工兴建,因房屋的地基是一座尚未发育成熟的花岗岩石山,故一直未能找到理想的饮用水源,子渊全家二十几口人的饮用水,须到一里开外的马下河,全靠人扛肩挑解决,大家苦不堪言。

  有一次,何子渊回家探亲,因光裕庐门坪堆放着一大堆建筑材料,轿子无法通行,随人便请子渊下轿,坐在门坪右侧的一棵天然柳树下歇息,等了大约一个时辰,真可谓:

  赤日炎炎似火烧,

  渊公树下暑难熬。

  突然,轿夫发现何子渊头顶遮天蔽日的柳树杈上盘着一条足有几斤重的金环蛇,它正吐着信子,探头探脑。轿夫立时惊出了一身冷汗,赶忙借故让何子渊起身离开,在旁边找来一根棍子,举起来要打。何子渊急忙制止:“别打,别打,不碍事,不碍事,留着它吃老鼠……”

潘景晴题字

  后来,经“地理”先生指点:“金环挂柳,吉兆!”

  不久,家人便将柳树移栽,就在树头的位置动土挖井。果然,众人在离地面三米多深的地方发现了泉眼,泉水汩汩而来,清澈见底,甜中带甘,回味无穷。

  后来,何子渊的子孙便把这口井命名为“渊公井”。80多年来,不管天灾还是人祸,“渊公井”都悄无声息地承受着屈辱和平凡。在极左年代,多次差点被怀疑井下埋有枪支弹药的“革命群众”捣毁,后经子渊四儿子何尚周用生命担保,才幸免于难。

  就这样,“渊公井”默默无闻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何子渊子孙,他们就像种子一样撒向世界各地,发芽生根,开枝散叶,谨遵家训,青史传扬……迄今已达500多位后裔(含家属)。

  说来也奇怪,自从有了水井以后,光裕庐便从未发生过严重鼠害。20世纪中叶,所谓“农业学大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之时,生产队为了安全起见,经常将当地村民仅存的一点“救济粮”存放在光裕庐,以免它被当做“余粮”上缴……

  2009年仲秋,我国著名女书法家、子渊世交、年逾九旬的孙中山副官张猛遗孀潘景晴,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的书法大展上,情难自抑,在《何子渊诞辰145周年庆典专刊》扉页上即席挥毫,欣然命笔:“饮水思源,渊公井!”,聊表对何子渊的崇高敬意。

  五、礼让乞丐 义救富豪

  轿子作为近代达官贵人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别适合兴梅山区崎岖的山路。早年,清政府曾专门为何子渊安排了一顶官轿,对崇尚简朴的子渊来说,尤其合用,这顶轿子几乎伴随了他大半个人生,直至终老。

  有一天,何子渊坐着轿子从兴城回光裕庐小住,走到石马三眼桥,轿夫突然发现路旁芦苇丛中蜷缩着一位奄奄一息的乞丐。何子渊闻讯,马上命令轿夫停轿,并随即下轿,上前询问。病重的乞丐见一仁厚长者前来,便强打精神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老伯,我得了急病,快不行了,请您把我挑的担子带回去,交给我儿子……”

  子渊见病人情况危殆,一刻都不容耽误,便马上制止他继续说话以保持体力,连忙吩咐轿夫将行将断气的乞丐抬上轿子,并写了一封留言条,叮嘱轿夫务必将病人和藏有一百多斤“光洋”的担子,星夜送往梅州德济医院(今黄塘医院)实施抢救。

  期间,轿夫将要抬着轿子攀爬40 多公里的崎岖山路,而渊公自己则步行约5公里的羊肠小道回家。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