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厅长穆湘瑶(2)

辛亥革命网 2019-03-11 14:33 来源:浦东史志办 作者:柳和城 查看:

近代上海实业家群体中不乏浦东人士。他们当中不少人经历过辛亥风云的洗礼,穆湘瑶就是一位。

  1906年11月18日,上海城厢内外工程局议董林景周、王引才与穆湘瑶等赴大佛厂参加佛教公会会议。

  1907年4月14日,浦东同人会在三马路小花园西宝安里召开会议,《浦东报》创刊发行。16日,举行第二次会议,会上雷奋指出,除浦东以外上海一再辟为租界,“几无容足之所”;穆湘瑶呼吁把浦东同人会办成浦东地方自治会。

  ……

  那时的“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街道而已。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市政、治安到清洁卫生,区长都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又要兼任总局的警务长,当然相当繁忙。1907年7月,他因“北行”辞去警务长职务,翌年3月,他又辞去南区区长职务。穆湘瑶“北行”可能是去河南办学,时间大约一年多。

  1909年3月,上海县举行咨议局议员初选,2090人参加,姚文柟、朱开印、秦锡田、谢远深与穆湘瑶等44人先后当选。后来松江府复选,上海籍姚、朱、秦、谢、穆五人又当选江苏省咨议局议员。

  当时根据清政府所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从1909年6月起,上海城厢内外工程局改名为上海城自治公所。公所分议事会与董事会两部分。正副议长为沈恩孚、吴馨,董事会总董为李平书。穆湘瑶1910年5月应邀担任自治公所警务长。报纸上刊出关于他5月6日“到任视事”、原警务长邵云保调任闸北警务长的新闻报道。可见人们对此职务人士之重视和关注。自治公所设置巡警300-400人,还设立警务学堂一所,招收巡警生200余人,设立巡警肄业所一个,从事培训。公所警察事务随着自治的进展,管辖范围也日益扩大,由初期的城内东西南三区,发展到城外东西南三区,以及浦东的五区。资料显示,警察最多时达1 350人,民团达200人,还设有水巡队、骑巡队。突出的一件事,就是穆湘瑶把维护治安的领域从陆地扩大到黄浦江水面。1910年9月19日,上海城自治公所开办水上警察,议定章程49条,任命谭汉臣为巡长,有巡逻船五艘。同月25日开始正式巡逻。开始前两天,穆湘瑶警务长亲自乘舟考察黄浦江,他认为江面辽阔,五艘巡逻船显然不够,事后提议“须有舢板船巡守”。也许就在此次考察中,面对浩瀚江水,他的脑海中出现了建一座黄浦江大桥的蓝图,几年后他以巨大的魄力向公众展示了他建造浦江大转桥的宏伟计划……当然在他那个时代,建设黄浦江大桥只能是美好的幻想而已。

  穆湘瑶积极倡导现代市政管理,1907年时他就参与组建南市救火会,1910年9月25日在城厢内外救火联合会第四年选举会上,李平书当选会长,穆湘瑶与毛子坚当选副会长。王一亭、沈缦云等当选评议员。南市救火会突出的一项成绩,就是在小南门建起了一座瞭望塔,配有报警用大钟。瞭望塔当时为上海城内最高的建筑,可谓“标志性”景观。瞭望塔在辛亥上海光复战斗时,还成为发布起义信号的地方。民国后,穆湘瑶长期担任上海救火联合会副会长之职,其渊源就在自治公所时期。

  举义旗:道署、川沙两分兵

  1911年3月12日,上海发生一件大事,西门外斜桥西园一千几百人集会,宣告全国商团联合会成立。同盟会领袖之一宋教仁出席并演说。后又在沪南新舞台集会,选举李平书为会长,沈缦云、叶惠钧为副会长。此前,沈、叶等人早已秘密加入同盟会,李平书等也明显倾向革命。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陈其美等迅速与上海商团领袖李平书会见,并约定期见面。李平书与上海城自治公所议长沈恩孚、副议长吴馨、驻董莫锡纶密商应对时局看法一致,决定响应,举行起义。

  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八日)商团联合会总机关在救火联合会召开临时大会,议举李平书为总司令,自是夜起每夜分队出巡。

  作为警务长穆湘瑶在起义中主要任务是“保卫地方事宜”。当时城厢内外治安未出大事,可见穆氏布置得当,功不可没。1911年11月4日《申报》刊有《本埠特别纪事》,云:“昨午后五点钟时,有民国军四五十人,或佩刀列队,进小东门,即在各城门即长生桥堍电杆上悬挂告示一道,巡警等均不敢拦阻。其文录下:‘上海军政分府示:照得武昌起义,同胞万众一心。凡我义旗所指,罔不踊跃欢迎。各省名城恢复,从未妨碍安宁。上海东南巨埠,通商世界著名。一经大兵云集,损害自必非轻。今奉军政府令,但令各界输诚。茲已纷纷归顺,俱见敌忾同情。唯愿亲爱同胞,仍各安分营生。洋人生命财产,切勿乘此相侵。转瞬民国成立,人人共享太平。’”治安之严密,秩序之正常,由此可见一斑。

  史料记载,穆湘瑶还直接参与两处清政府据点的光复战斗。上海道台衙门是其一。李宗武《李英石参与上海辛亥革命的前后》一文记11月3日占领上海城经过,云:

  沪学会商团组织人穆湘瑶(恕再,时兼自治公所警务长)奉命率领该会体操教练朱少沂(沪学会二期毕业)和团员、起义警士等,以及沪军巡防四营起义军事教练胡宝华率领之部分起义官兵,分道进攻上海道署、参署、守府署、县署及城门出入口。下午6时各域门高悬白旗,清吏出走,各署亲兵、练勇纷纷起义,参加革命。上海域厢未经战斗,即被革命军占领矣。

  借兵攻打川沙城是其二。民国《川沙县志》第23卷记有:11月6日,张志鹤与上海警务长穆湘瑶商借警察20名,傍晚开抵川沙城。当时,川沙厅署办公人役早已解体,同知刘嘉琦不知所措。张志鹤及各绅董入署,告以准备已毕,应以改用川沙民政长名义出告示安民。次日上午,川沙城树起白旗, 11月7日,遂定为川沙光复纪念日。

  上海光复战斗以攻打制造局最为激烈,商团曾增援围攻制造局。沪学会的穆恕再、商余的郁怀智、沪西的吴怀疚和商补的几位司令,都到场率领本部团员接受总司令指挥,分段从后门进攻制造局。战斗至4日上午9时,制造局遂被攻克 。这也是穆湘瑶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之一。

  起义成功后,穆湘瑶出任警察厅长。

  入漩涡:风口浪尖巧周旋

  民国初,风云变幻,社会动荡不安。由地方自治组织的警务长改任官府的警察厅长,职责除管辖人马、地域扩大外,二者似乎差不多。然而,穆湘瑶感到来自各方的压力越来越重。他已经不由自主地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实行独裁统治。1913年3月,同盟会领袖宋教仁被袁世凯指使暗害,革命党人蕴酿反袁起事,直接导致“二次革命”。5月15日,光复上海之役有功人士陆惠生在家秘密制造炸弹,不慎爆炸,陆逃逸,其妻被拘警察厅,穆湘瑶亲自到场处置。第二天,陆妻就被王一亭保释出狱。5月16日《时报》接连刊登《续志陆惠生家之炸弹》、《王一亭保释陆金氏》等,直接把穆警长牵连了进去。云:

  西门外妇孺医院对门庆安里廿二号门牌陆惠生家藏匿炸弹、手枪等物,前日下午不知因何,忽然炸弹烘燃,烈焰轰穿屋顶,响声震耳,浓烟四射,以致该处居民大受惊惶,幸未伤人命。经由商埠第三区闻警即将陆惠生之妻金氏及手枪、子弹、炸弹壳、机器一部等物带区转送淞沪警察厅核办。……茲悉陈区长复于前晚六时许亲往诣勘,得□西阁上有药水瓶,查此项药水非常危险,据由制造局水陆总边砥斋君闻声亦到场探视,谓该药水恐系专制炸弹之需。……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