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 致力为公——略记陈演生(4)(2)

辛亥革命网 2018-08-24 10:15 来源:中国致公党广东省汕尾市委员会 作者:陈治赠 查看:

陈演生,号汉桢,曾用名鼎勋。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投身反清革命,1911年5月在香港加入支那暗杀团。后参加二次革命、护国战争。1946年中国致公党总部在香港成立,陈演生是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陈演生赞成陈炯明邀请陈独秀到广东任教育委员长。陈演生认为:陈独秀声名卓著,自视甚高,不是随便能请得动,他满腔热情来建设广东,他的要求应该给予满足,只要他愿意,将广东交给他也无所谓,起码,他反对打内战,不拿广东做本钱与中央政府争权夺地。陈演生主张大张旗鼓,支持陈独秀组织共产党,搞社会主义活动。陈独秀要组织工会,办工人夜校,陈炯明一开始拟拨20万元,陈演生嫌陈炯明小气,提议拨30万。陈演生还建议陈炯明拨款让陈独秀他在广东续办《新青年》。陈独秀在广东一开始是春风得意,但最终还是在包括孙中山在内的邪恶势力的重重摧逼之下退却,辞职返回上海。

  陈炯明与孙中山的分裂,源于前者主张暂缓北伐,后者坚持立即北伐。

  孙中山的北伐,是与奉系张作霖、皖系段祺瑞结成三角联盟,征讨直系吴佩孚。事成之后,由孙中山做总统,张作霖任副总统,段琪瑞为总理。1921年3月26日爆发第一次直奉大战,未及一周就以奉败直胜告终。4月29日,第二次直奉大战又爆发在即。孙中山北伐迫在眉睫。然而,由于广西作战耗费巨资,省库告乏。廖仲恺无法应付,辞去省财政厅长职。1921年5月11日,马育航出长财厅。原计划在3个月內发行“广东善后公债”500万元,但在过去的2个月认购的数量还不到总额的1/50,到6月20日,售出的公债还不到公债总额的1/5。海外华侨以及粤港商界对没完设了的内战深感厌烦,募捐的热情趋于冷却。广东政府手头拮据,全体公职(包括军队)人员薪金、津贴一律按折扣发放。甚至不得不开抽杂稅,重苦百姓。10月,孙中山拟定了北伐计划:洪兆麟部为第一军,许崇智部为第二军,李烈钧部为第三军。在广西的部队从广西出发,在广东的部队从北江出发。李福林部为总统警卫队。此时,粤桂战争尚未结束,至少500需要现款万元,子弹25000万发,才能北伐。但这笔款械从何而来?陈炯明提出,即使非要北伐,也必须有半年时间作准备,主张暂缓北伐。

  孙中山大言不惭宣称:“我以义师北出,所过欢迎,不用战,何须弾”?可以带盐北伐,以解决军需。但说归说,孙中山还是釆取了三条措施:1、拟向海外华侨募集1000万元,被华侨代表拒绝。2、与日本财团(日华林矿工业公司)联系、孙中山同意将海南岛以及沿广东海岸的所有岛屿的开发权、厦门至海南岛的渔权,全让给该财团专利开发。日本财团提供最新式长枪二万支,子弹五百万发,野炮七十二尊及一点五万发炮弹,一百二十挺机关枪及子弹,现款日元五百万。日方要求孙中山出示能显示其权力的依据和充足的抵押。但孙中山只有一顶非常总统的帽子。这一交易最终沒有成交。同时又与美国、苏俄、德国签订密约,准备建立中俄徳联盟,以求取得外国政治势力在政治、物资的支持,但尚处于谈判之中。3、广东银行行长程天斗、省财政厅长廖仲恺、盐运使邹鲁私自为孙中山筹解现款三、四百万元,孙中山尚嫌不足,要陈炯明再接济400万。多次致电並派汪精卫、胡汉民等赴南宁催陈炯明回粤筹措。此时,陈炯明正坐镇南宁,解决广西的善后问题。为平衡孙中山的心态,陈炯明同意粤军第一军(许崇智部)追随孙中山北伐,批准邓铿在第一师中桃选700精兵,组成孙中山的警卫团(三个营),委派副官陈可钰任团长,薛岳、叶挺、张发奎分任营长。

  孙中山决定御驾北伐。10月18日在广州东较场誓师,随着和宋庆龄乘宝璧号兵舰赴南宁。孙中山向送行的邓铿发誓:北伐成功,他将入主中原,不会再回广东,如若北伐失败,将无面目再回广东。孙中山的如意算盘是:假道湖南,攻占江西,直搗武汉,扫荡直系吴佩孚,一举推翻北廷。

  10月24日,孙中山一行抵达南宁。陈炯明分别在码头和行营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当晚,两人彻夜长谈。孙中山说服陈炯明充任北伐总司令。陈炯明仍然坚持联省治国的主张,他认为各省先定省宪,以确立民治的基础,再议国宪,循序渐进推进和平统一。陈炯明指出:北伐要想成功,至少要筹措现款一千万元,动员十万大军,五千万发子弹。目前省库空虚,无法应付。粤中军队包括许崇智部不过八万,留守广西,协助马君武清匪肃盗,靖绥地方至少要三万,驻防闽赣湘边境约需一万,剩下四万分驻在全省80多个县,哪还有兵力北伐?五千万发子弹,广州兵工厂要用半年以上至一年的时间才能造出来。西南各省所谓出兵支持北伐,不过是虚以蛇委。单靠广东的力量,以一省之力而抵抗全国武人,“结果只有失败而已”。当晚,谁也说服不了谁。

  陈演生认为,这是让孙中离粤的大好机会。他劝陈炯明,就是“嫁妻卖田”,也要想办法筹钱给孙中山。1921年10月12日,孙中山致电陈炯明,催讨北伐费400万元,陈演生承诺由他筹借200万元,条件是须离孙中山粤后始能交付。孙中山得电愤甚,拟免陈炯明职。胡汉民恐事闹僵,造成分裂,竭力调停。

  1921年11月,孙中山将北伐大本营移至桂林。许崇智率粤军第二军,李烈钧率竷军,准备挥师入湘。粤军李福林部亦已开赴粤北,立候师期。孙中山移师桂林,需移营费五、六十万,“迭次致电陈炯明,饬令筹解一百万元。陈炯明以年关需款结束,而新增各税如营业税、所得税、交通税、铺底等,目前尚未收入,粤省军政等费积欠甚巨,收入比较,似不敷一千六百六十四万元,故对于孙中山催促解款,竟无以应”。再次引起了孙中山的不满。

  据同年12月17日粤海关情报称:从5月15日到10月底,广东年军费开支则达1200万元,对桂作战军费开支为677万元,支付孙中山北伐经费500多万元。目前拖欠海陆军、教育、行政等费用累计高达1600万元。

  陈演生坚持息事宁人,他始终认为:只要孙中山能离粤,多花点钱又何妨?而且主张送佛送上天,建议让钟秀南到韶关为孙中山建兵站,反正广西战火平息,钟秀南这个兵站总监的使命已经完成。陈炯明采纳陈演生的建议,立即解去孙中山的移师经费五、六十万元,并派钟秀南赴韶关为孙中山建兵站。

  孙中山之所以坚持北伐,虽与张作霖(奉系)、段祺瑞(皖系)的三角联盟为主因,但他不受粤军将领欢迎,在广东如坐针毡无疑也是一重要因素。他将粤军将领的情绪怪罪于陈炯明。孙中山决定暗杀陈炯明。

  陈演生不敢掉以轻心,精心挑选徐戚豪、陈赞芳等几位武功高超、枪法如神的将士作为陈炯明贴身护卫(徐戚豪、1887-1979,梅陇田脚徐人,清未秀才,善武,曾为陈炯光手下营长,1921年10月间,担任陈炯明卫队队长。1925年11月粤军解散后,在港当人力车夫。1931年“9.18事变”,与陈灵谷、丘东平等赴沪参加十九路军抗战,任营长。陈赞芳、联安白町人、陈炯明族弟、粤军总司令部政务处秘书)。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