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人方兴辛亥武昌首义事迹考略(2)
辛亥革命网 2018-03-20 10:39 来源:宜昌政协 作者:宜昌政协 查看:
扔炸弹发动首义 持大刀占楚望台
曹亚伯先生编著《武昌革命真史》一书。该书《武昌起义》一文记述了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之夜工程营八营首义史实,现将全文摘录如下:
“是晚七时,工程营后队排长陶启胜,查出该排兵士程正瀛枪内装有实弹,又发觉该排副 目金兆龙亦在擦枪装弹,遂追问金兆龙为何如此?金兆龙答曰:准备不测。陶启胜闻之大怒,谓:尔辈预备谋反,这还了得!立命左右绑之。金兆龙曰:今日之事我为政,今日之人,皆我同胞,谁也不能绑我。
“而此时程正瀛即在身后用枪柄向陶启胜头脑猛力一击,脑被击破,立时倒地,同时该营左队士兵方兴潜伏在营外向营房掷一炸弹,响声大震,营房玻璃多为之碎。
“后队正目熊秉坤遂借此轰然一声,率众群起哗变,该营督队官阮荣发及右队队官黄坤荣、司务长张文涛等虽拔刀阻止,但均为兵士所杀。于是一般军官见此情形,无人敢予拦阻,皆纷纷逃避,众兵士即将营内子弹,纷纷装入枪内,但均不敢出营。
“时有左队司书生周定原向大家说:尔辈既已发难,即不应仍守营内,当速到楚望台集合。众兵士闻之,齐喝一声,响如雷应,一哄而出,奔向楚望台而去。此际他营尚无动静,大众恐无人响应,顿现恐慌,共计工程第八营全部不到三百人,又虑瑞澂派大队来袭,危险万状。”
沈春岩先生文学社社员,三十标三营兵士,他悉心研究军事,考入讲武堂肄业,升为排长。1912年,由实录馆收藏的沈春岩先生所写的《沈春岩自传》中有记述,“十九日晨,张宅机关破,张廷辅被拘,营中相顾失色。晚六时,闻工程营炸弹声,各营无应者,知惮于先发。默计失此不图,后悔莫及,遂同正目彭纪麟大呼站队,各兵士峰拥下楼,随赴军装房取给子弹,各队亦相继响应。岩即督队由营后门冲出,迳扑楚望台军械库,与工程营会合。时值雨后,道路泞泥,队伍混淆,枪弹乱射,岩集合队伍,勿使离散。复接炮队攻督署,指挥终夜,精神倍增。”这段文字佐证了曹亚伯先生所述方兴扔炸弹的历史事实。
《湖北革命实录长编》是1913年由湖北革命实录馆组织编辑的有关武昌起义史稿。该文由副馆长苏成章从实录馆搜集到的各种不同来源的史料中摘引编辑而成。其中有二则关于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首义相关史料的记述,现摘录如下:
“八月十九日下午九时,工程第八营左队营中忽有炸弹声、喧噪声同时猝起,以‘同心协力’为暗号,掣下肩章,左右各系白巾。督队官阮荣发、右队队官黄坤荣、排长张文涛等出阻,即被众兵枪毙。后队队官罗子青降顺。此外,步兵二十九、三十两标杀毙管带二人、排长二人、队官一人。旗兵在楚望台被杀者,三十余人。各兵中复互相击毙,不计其数。九时半,趋火药库劫取子弹。”
“辛亥八月十九日,湖北革命党起义,因连日各秘密机关破露,志士多罹法网,捕拿紧急,不可终日。于是,不能不待布置完密而欲急于一发。先是,各同志约定工程营首创,各营响应,攻走满吏,建设军府。以掣下肩章,袖缠白布为记别,以”同心协力”四字为口号。下午九时,工程营营中忽然炸弹爆发,军士鼓噪,督队官阮荣发等阻止,即被枪毙,军士蜂拥而出。二十九、三十两标,同时杀毙阻挠革命之长官。九时半,共趋楚望台劫取子药,当击杀旗兵数十百人。”
以上四则史料,虽然记述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晚工程营炸弹爆炸的具体时间有所不同,但有一共同之处,即八月十九日晚,在工程营先有炸弹爆炸后有枪声的史实确定无疑。曹亚伯经过考证确认扔炸弹的人是方兴。1929年《武昌革命真史》书成之时方兴已去世15年,曹亚伯没有必要为一个早已死去的方兴编造历史,毁掉自己的名声,曹亚伯先生说该书“只有遗漏,决无妄言。”另据台湾的现代史专家左舜生先生看过《武昌革命真史》后,在《万竹楼随笔·曹亚伯与武昌革命真史》一书中写道:“此书所搜集之资料,无一而非真实。假令今有人焉,欲就辛亥一役,成一完整之著作,如不得曹书参考,余真不知其从何着笔也。”
黎乃涵先生在《辛亥革命与袁世凯》一书中记述,“夜晚七点钟。工程第八营后队排长陶启胜巡查营房,与该排士兵程正瀛及该排副目金兆龙发生冲突。陶启胜被猛击倒地,正在一片喧闹混乱之中,该营左队士兵方兴偷偷在外向营房抛了一颗炸弹。大呼:集合!革命!后队正目熊秉坤即率众赶出。”
陶菊隐先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中也记载了方兴扔炸弹一事。台湾的历史教授黎东方先生在《细说民国创立》一书中也记述了方兴扔炸弹的历史事实。王保民(将校研究团发起人之一,共进会会员),1957年前撰写的《辛亥革命起义实录》中对方兴事绩叙述如下:“武汉隔江声息不通,邓玉麟本负传达命令之责,急切莫达。蔡济民、吴醒汉、熊秉坤、金兆龙、方兴等同谋发难。及晚工程营枪声忽起,熊秉坤率队出发,方兴等投以炸弹,金兆龙、程正瀛击毙阮荣发、陶启胜,于是全营发动进攻楚望台;同时坛角混成协部队钱云生、蔡鹏来等放火为号,率队出发。第十五协第二十九标第一营代表张喆夫、蔡济民等一起呼啸 而出。”
据测绘学堂李西屏(名翊东),1954年12月8日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柏林大学教授、中国近代史学者贝喜发博士来汉时和辛亥首义人士一起举行座谈会上的发言,以下记录可以证明在炸弹爆炸前后方兴在工程营,“1911年10月10日(八月十九日)晚上大约八点钟,我们(测绘学堂学生)正在自习,听见工程营有枪声,许多同学都着了慌,纷纷往阶下或沟中藏躲。我就出来说:‘不要跑!这是革命党起事,大家站队!’我正在整队时,方兴从工程营回来,带来两把军刀,他要将一个旗籍学生松景杀死,被我阻止。当时如果杀了松景,也许学生们都会吓走,就不能全部带出来了。随后我们到了楚望台,负责守卫该台的任务。”据朱树烈在《回忆武昌首义》中记述:“测绘学堂监督詹桂珊,昼则到督署告密,夜则到堂稽查行动,态度张皇,种种表示本堂同学均有嫌疑。全体同学阳则照常上课,阴则听候消息,准备动作。十九日夜晚,仍燃烛自习,并高声朗诵,以待城外举火之兆。十点钟后,即听城内工程营、吼声雷轰,枪声隆隆;城外塘角,火光照天。本堂代表方兴,白天接有通知云:‘测绘学堂工程营左右旗二十九、三十、四十一标留守部队同志,要切取联络,一致行动,以白布缠左膀上。’于是全体同学,遂将白帐撕条,作为各个标记,到本堂储枪室,取枪百余支,一齐集合,整队外出。”
据方兴同班同学武昌首义亲历者童愚记述测绘学堂不足一百人抢占楚望台的情形,“我们到楚望台时,第十五协第二十九标士兵有一部分已到达,连工程第八营与我等同学共不过三几百人,人声嘈杂,枪声不绝,秩序相当紊乱。一般人都道:俟人到齐,即进攻督署。其时炮队尚未进城,同学们以为如此革命,无异儿戏。接着进军械库,各取毛瑟快枪一支并子弹、挂囊、皮带等武器,负荷在肩,俨然一兵士也。半夜,工程第八营送来稀饭几桶和碗、筷等,我们即抢以充饥。未几,我们的领导说:‘我们已推戴工程第八营队官吴兆麟为总指挥’”。
前工兵八营革命军第一正队四支队长任振刚为辛亥首义方兴等6人留下证词:“附记证据如左:陆军部顾问官方君兴,系介绍革命,共患难,共运动,共抢楚望台倡义者。”
据《方兴革命事略》记载:“二十日,瑞澂、张彪遁,火督署,武、汉肃清。时孙武以制炸弹,伤头部,就诊汉口医院。兴往言,曰:‘昨假传公命令,兴之罪也!’孙武曰:‘子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乎!相时而动,子之功也,何罪之有!宜速返建设。’”从中可以看到,孙武等革命党领导人对方兴当机立断勇敢地假传孙武之令,以应事变之急的作法是充分肯定并大力赞赏的。而这一段能佐证方兴假传孙武命令,略定武昌首义,方兴有功的史料也被贺觉非删除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