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儿女秉承先生志(3)

辛亥革命网 2016-12-20 09:04 来源:梅州日报 作者:罗娟娟 高讯 查看:

梅州人对孙中山的崇敬之情,不仅仅体现在人们对其伟大革命精神的拥护,更体现在昔日梅州有志之士和梅州籍华侨紧随其革命脚步,为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贡献力量。

  邹鲁 积极参与孙中山领导下的反清革命

  大埔人邹鲁曾东游日本,回广州后考入法政学堂,期间结识朱执信等人,参加孙中山领导下的反清革命。1908年,邹鲁与朱执信策划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后,邹鲁与朱执信、陈炯明、胡汉民于广州起义。1914年,孙中山反袁,组织中华革命党,创办《民国杂志》,邹鲁任《民国杂志》编辑进行反袁世凯斗争,并撰写《袁世凯之对内政策》等文章。

  1922年,陈炯明背叛孙中山,邹鲁等人任总统特派员,准备计划讨陈。1923年,孙中山电胡汉民、邹鲁等五人暂行总统府职权,邹鲁出任财政厅长,其间被誉为“理财总舵手”。

  1924年,国民党改组,实行国共合作,邹鲁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青年部长和广东大学校长。1932年,广东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邹鲁担任校长,中山大学由此成为名扬世界的大学。孙中山逝世后,邹鲁还撰写了《中国国民党史稿》。

  叶剑英 护卫孙中山虎口脱险

  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和首次国共合作初期,叶剑英曾随孙中山出巡广西,反对军阀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护卫孙中山虎口脱险,协助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并继承孙中山遗志,奋斗不息,功勋卓著。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决定北伐,以武力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国内各派军阀,以结束祖国四分五裂的局面。10月,孙中山部署军队,决定出巡广西,策划北伐,当时在粤军总司令部担任见习参谋、教官的叶剑英被举荐为孙中山大总统随员,叶剑英得以被调到孙中山身边工作,随孙中山一起入桂,参与北伐的准备工作。 1922年2月初,孙中山命令各军分路出师北伐,陈炯明阻挠北伐。孙中山回师广东。叶剑英被任命为海军陆战队营长,随江防舰队护卫孙中山从桂林经梧州,东下广州。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军围攻广州总统府。孙中山化装脱险,前往驻长堤天字 码头的江防司令部。叶剑英奉江防司令陈策之命,护卫孙中山前往黄埔。在孙中山蒙难 50多天的日子里,叶剑英冒着生命危险,亲率士兵巡逻,忠贞不渝地保卫孙中山的安全, 直至孙中山于8月9日离开广州。在此期间,叶剑英与在广州的云南讲武堂华侨同学,通电声讨陈炯明的叛变行为。港澳和华侨各埠报纸纷纷登载、转载,在舆论上引起强烈反响。

  1924年初,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为培养革命的军事干部,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于5月在广州黄埔创建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已经是粤军第二师参谋长的叶剑英作为粤军代表参加了军校的筹备工作,被委任为教授部副主任,负责掌管军事理论的学科教育,并讲授兵器学课程。叶剑英虽然在黄埔军校的时间不长,但他为贯彻孙中山的建军思想,在创建军校中所作的贡献是永不泯灭的。

  1924年至1925年,叶剑英追随孙中山讨伐陈炯明,1925年2月后任梅县县长。在孙中山逝世后,他号召广大军民继承孙中山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并继续参加东征北伐,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永载史册。

  1905、1906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的梅州人

  陈海倒、陈福堃、陈新、陈志凯、古濂、古亮初、郭公接、何慎奇、何天翰、何天炯、何铁群、何卓麟、何成、侯过、黄超如、李秉权、李敬熙、李华伟、李勒、李少达、李天麟、李定区、李荫区、梁揆通、梁笙圃、刘维濂、刘维焘、罗应鋆、彭载、邱君毅、饶景华、饶一梅、魏汉杰、温靖侯、谢建、谢良牧、谢延惠、谢延美、谢延祉、谢逸桥、游卓明、余鸿源、曾蹇、张丽州、张仁任、张煊、张宗铭、张仲安、张作群、钟奇。

  注:梅县(含梅江区)23人、兴宁14人、五华7人、大埔4人、蕉岭2人。

  资料来源:《梅州文史》第十五辑《孙中山与梅州》等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