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儿女秉承先生志(2)
辛亥革命网 2016-12-20 09:04 来源:梅州日报 作者:罗娟娟 高讯 查看:
梅州人对孙中山的崇敬之情,不仅仅体现在人们对其伟大革命精神的拥护,更体现在昔日梅州有志之士和梅州籍华侨紧随其革命脚步,为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贡献力量。
谢逸桥、谢良牧 最早的同盟会员
谢逸桥(中)、饶一梅(右)、梁少慎(左)
日本的东京,是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同盟会的总部所在地。嘉应州留日学生较早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并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如谢逸桥(1873-1926)、谢良牧(1883-1931)兄弟,出身于嘉应州梅县松口的一个华侨富商之家,早在1904年,谢氏兄弟二人为了追求中国“救亡图存”之路一起赴日本留学,接受了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1905年秋,两人相继加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领导成立的中国同盟会,他们都积极协助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1905年,谢良牧随孙中山赴南洋各地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筹建同盟会各地分会。
谢良牧与孙中山
1907年2月受孙中山的派遣,他回到粤东地区组织和发动岭东同盟会员。兄弟二人回到家乡梅县松口,创办了中国同盟会第一所革命干部学校——松口体育讲习所,培养反清志士,暗中发展同盟会会员。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谢良牧作为同盟会南方军事特派员,力主争取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反正,为起义军最终兵不血刃地实现广东省的光复作出了贡献。随着中华民国的成立,谢良牧被选举为第一届国会参议员,为维护孙中山亲自颁布的《临时约法》和缔造的民主共和政权,他先后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等一系列斗争,并协助孙中山创立中华革命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