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先驱李筱亭重庆往事(5)
辛亥革命网 2015-10-19 10:22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胡平原 查看:
李筱亭不仅作诗抒怀,而且还竭尽全力,默默地从事反蒋爱国活动,国共和谈,政协开会期间,李筱亭和郭沫若作东,借枣子岚垭吕超住宅,宴请中共党的领导人周恩来、王若飞、董必武、吴玉章、王维舟等同志,与辛亥革命老人熊克武、但懋辛、朱叔痴、吕超、余蕴兰等。又过两日,吴玉章又借原地还席,以增进友谊加强联系。
七、李筱亭受到伟人毛主席的赞扬
李筱亭还上书毛主席,分析四川的上层军政人物,毛主席回延安前在百忙中回信如曰:
“大教,崇论宏议,善为图谋,佩仰不尽,谨申谢意。”
李筱亭还参与了《建国教育社》的筹备,被选为常务理事。一九四六年的较场口事件中,李筱亭在主席台上,由福人中学教导主任杨青护卫,安全离开会场。
国民政府迁南京后,党决定让李筱亭到成都作辛亥革命老人和上层军政人物的统战工作,他因年老体弱,昼夜奔忙,将腿跌伤,卧床多日,吴玉章专门派人送去云南白药,到六月才正式能行走。此时成都正发生捣乱《华西晚报》,查封,《民众时报》,毒打、侮辱张澜等一系列特务暴行。李筱亭对此无所畏惧,他尚未住定,即派孔陈云回川南,李代斌去川北搞武装活动。李代斌在大足、巴中、达县等地搞了些枪支,又去南充南溪口,在华健、袁观领导下,组织川北游击队。他自己在成都走访了几十位辛亥革命老人,他们皆因慑于蒋介石的反动势力,以年老力衰相推卸,甚至有的怕受牵连,相戒不与来往。
李筱亭因连日奔走,竟至病倒在床,十几天昏迷不醒,还要抬着他转移住地,以避免特务跟踪。王干青、杨伯凯、周列三、江子能、邓仂刚等老同志都来探视,极为关心,后送青龙街省立医院,由张志和其他同志负担医疗费用。
王干青和杨伯凯商量,将自己兼任的“普济堂”堂长名义,让给李筱亭,以便有个安身之处。李筱亭去后将“普济堂”更名为“安老所”,着手清理财务,修缮房舍,改善孤老生活,安排适合孤老生产门路,而他自己的待遇,只有本人伙食。同时他还给宝元通公司和中国百货公司的店员上文化课,以维持家庭生活。不久,这事被反动分子所知,加以攻击诽谤,门前常有特务监视,李筱亭熟视无睹,处之泰然。一九四二年,在粮食部门作秘书长的老友刘公潜病逝,粮食部长徐堪过去与李筱亭在广州时有友谊交往,邀请他接替刘公潜的职务,被他谢绝。一九四七年,于右任奉蒋介石之命到成都寻访他,他躲藏了一个星期,避而不见。四川大学校长黄季陆尊他为长辈,欢迎他去川大任教,他以年老体迈婉言推辞。
“人穷志不短”是李筱亭的立身之道,也是他评人的标准,他在谈到梁漱冥及其思想时说:“梁先生之为人,确系学者,而无革命性,故只好退而著书。但不参加国大,亦算有特识。”
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三大战役胜利,李筱亭即利用时间和王干青、熊子骏、江子能、邓吉刚等经常密商,策动熊克武、但懋辛组织“善后委员会”,以迎接解放。吕超去成都:李筱亭策动他以同学关系联络邓炀候、刘文辉等共商起义。过去一些不敢讲话,相戒不与他往来的人,现在都主动找上门来,他便约王干青来安老所共同进行策反工作。
李筱亭把安老所办成了党在成都的一个活动据点,罗石生奉吴玉章指示,到成都找杨伯凯联系,也在此接头谈工作。成都地下党常常在此碰头或存放革命书籍和印刷品。一九四八年底,党的市郊工作组长张万禄,在新津花园场组织农民武装,伪行辕作为重大案件,抓了张万禄的妻子,追捕张万禄甚急。中共成都市委书记洪德铭与张万禄约定在安老所碰头研究,留宿一夜,决定张万禄迅速转移重庆。
一九四九年,罗鬓渔、易野元、田一平、胡春浦等组织中共四川省临时工委也得到李筱亭的大力支持,联系了邓吉刚、贾子群、韩伯诚等常来安老所开会,李筱亭又派安老所管总务的江启吾去川大印刷厂管总务,协助罗鬓渔、邓吉刚开展活动,印刷宣传品。
敌人面临崩溃,也就更加疯狂,一九四九年七月中旬的一天,安老所门前有四个便衣特务堵住,李筱亭迅即从后墙倒塌处逃走,匿居东郊牛市口,三日后又转移西郊苏坡桥。他剃去胡子,拔掉假牙,头戴布帽,身穿粗布褂,又称“彭先生”。他关心王干青的安全,叫江启吾迅速通知王干青转移,王干青说:“有准备不要紧”,哪知结果被捕,解放前夕与杨伯凯等一同被杀害于十二桥。
八、李筱亭在重庆会见军事家刘伯承
解放军进成都第二天,王维舟即驱车寻访李筱亭,但未见到,第三日李筱亭主动前往去见贺龙、王维舟。十二月十八日,在会师大会上,李筱亭第一个代表地下党发言,受到热烈欢迎。他又向贺龙提出修建川藏公路,这个提议刚被采纳第一天的时候,贺龙拍着他肩膀说:“胡子,你说修建公路的事,部队已经出发了。”
李筱亭任成都死难烈士追悼会筹委主任,为修建墓地,收殓遗体,安抚家属,筹备追悼会等,终日忙碌。在十二桥掘出烈士遗体,王干青烈士被棕绳牢牢捆绑,胸前一枪弹穿背。烈士生前工作的培根火柴厂的孤寡老人们,主动拿出白绸裹尸入殓。杨伯凯烈士,黑布蒙头塞嘴两臂反绑,棕绳几乎把嘴勒到耳根,胸背全是血迹。他的同乡要求迁回故里安葬。李筱亭作为幸存者,满怀对敌人的仇恨,悼念战友,奋力工作。
一九五O年二月,李筱亭到重庆会见刘伯承,任“三.三一”惨案纪念会筹委会主任,刘伯承亲自参加筹委会成立会议,并亲自审阅会议文稿。大会于三月三十一日在重庆实验剧场召开,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重庆市军管会主任张际春主持,李筱亭、萧华清、杨暗公的女儿都讲了话。后来,李筱亭又任西南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这时,刘伯承尽管工作繁忙,但和李筱亭仍时有交往,关心李筱亭长期在地下工作,学习条件不好,亲自给他开列学习书目,并要为他找个好秘书。
李筱亭已年愈古稀,仍壮志满怀,常想到西南各地巡视,他说:“不要认为恶霸打倒了,就不会产生新恶霸,三反过去了,就不会再有贪污。”一九五三年底,西南一级机构取消,四川四个行署合为一省,李筱亭调任四川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一九六一年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注释:参考《自贡沿滩区党史资料汇编》、《沿滩区文史》等书籍。
(原为: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政协文史聘请研究员,现为:重庆市巴南区政协文史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