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传略(4)
辛亥革命网 2015-02-10 19:3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马萌 查看:
华孝康为人刚直廉洁,同情民众。民国七年(1918),陈树藩主陕期间,曾派他到潼关主持税收,暗示可捞一把。他斥陈日:“这无异于叫我抢人!”遂不为所用。民国十八年(1929),他被任为长武县县长。这时正值饥馑,他开仓济民,豁免地方粮款。后来,上司追究,他曾说:“我尚粗米淡饭,百姓哪来的粮款?”遂被免职。离任时,只骑一头驴子,别无所有。
华孝康早年奔走革命之暇,还于其家办丰圣公学一所,聘请教师,自任校长,教授穷苦人子弟。抗日战争爆发,又自费购买枪支,利用本村自己一块场地,训练青壮年农民,以图培养抗战力量。
抗日战争胜利后,昔年与他一起革命的同志先后去世,使他情绪消沉,尤其井勿慕之死难,使他更为悲痛。他深居寡欢,撰写《回忆录》,自述一生奔走革命经过,并收抄革命期间各种重要函电、文件,视为家珍,秘不示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国民党西安党部公葬井勿慕,因为井死难主犯不得,他把所得各方证据,集结成《井案纪实》一册,公之于世,并诉诸法庭,请求昭雪,然终未定案。
华孝康晚年居家,对社会黑暗,深表不满,对人民疾苦,寄予同情;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无不申斥,并由此招怨。民国三十五年(1946)九月十八日,在由户县赴西安途中,遭暴徒暗杀,终年62岁。
原来这华孝康多年来暗中搜集井案证据,集结为《井案纪实》一书,秘不示人。那马凌甫曾追随郭坚与祸陕的刘镇华,素为陕人所不齿,故数十年未尝回陕。井勿幕安葬后。华孝康于偶然中得知陕西省政府改组,而新委员中有马凌甫,遂有具状告马之举。诉状言当年郭坚本不同意在兴平召开军事会议,但马凌甫以参谋长职权命郭坚随身副官张拟郭坚字体和名义擅发公函,诱杀井勿幕。华并出具张与当年郭坚随从心腹冯绍芳往来信件,证验其字与郭酷似,以为证据。华极力要求惩办主凶马凌甫,为井申冤。华还将其所录《井案纪实》公之于世。后法院以井案已逾三十年不予受理,但马凌甫因此而声名狼藉,不久弃职而去。井案似因此应有个眉目了,谁料在1946年9月18日,华孝康由户县乘轿车赴西安途中遭人暗杀,又再度使此事更添诸多诡秘。井勿幕被害一案终成了一件难以搞清的历史悬疑。马凌甫解放后才死,他谈及井案总是闪烁其辞,一直坚称为郭坚部营长李栋材所为。但世传马凌甫杀井原因系当年留日学生中,分为咸长(咸宁、长安)和渭北两派。而张凤翙、井勿幕则隐然为首。马虽为渭北人却加入咸长派,曾因事为渭北派所殴。马一直认为系井指使,由是怀恨。加之郭坚、马凌甫从小集团利益出发,认为井训戒本部队是排除异己,从而起图井之心。
据说井岳秀知李栋材藏匿处后,誓欲手刃此獠以雪弟恨。他以重金买通湖北督军王占元,设计捕李。李在汉口觉察出有异,乃欲乘火车外逃。而乔装成商人的岳秀手枪队队长李福成等早有准备,于火车未发之际一举擒获李栋材。福成随即押解栋材乘火车抵太原,山西阎锡山与井岳秀关系密切,故全力相助。李栋材由太原起解后,施以双镣,阎派人节节护送,而井岳秀则令人每天给李栋材身上刺一大针,直至井之镇署榆林。
1919年中秋夜,井岳秀令将李栋材缚于镇署西花厅的葡萄架柱上,旁设勿幕灵堂,将李剖腹剜心致祭。李高声叫骂,声不绝口。岳秀杀李后,将其尸拖至校场,剥去其皮,蒙于马鞍上坐骑,以解心头之恨。但是,到底杀井的主凶是何人,仍无定论。此后世事推移,而天下局势无一日安宁,此一桩公案,无暇论及,逐渐为人淡忘了。
十年浩劫中,勿幕坟墓遭到破坏,原碑被砸毁。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之际,勿幕旧坟得以重新修整。
人民的怀念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由民革陕西省委主办的《辛亥先烈井勿幕先生遗作及纪念文选》出版新闻发布会在西安举行,近百名民主党派人士和井勿幕先生的亲属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上,该书的编著者井勿幕先生的侄孙井晓天还向陕西省档案馆、西安市档案馆和陕西省蒲城尧山中学赠送了书籍。
据井晓天介绍,该书主要由井勿幕先生的遗作、传记事略、纪念碑铭、纪念诗文等三部分组成,以百年前井勿幕先生(侠魔)在《夏声》杂志上发表的论著、时评等一批鲜为今人所知、弥足珍贵的史料为核心,辅之以井勿幕先生的传记事略、纪念碑铭及同盟会同仁们的纪念诗文等,构成了一部以翔实史料为基石的对井勿幕先生革命思想和生平事迹研究的纪念文集。其中《二十世纪之新思潮》、《兴办西北实业要论》等雄文著作,思想之先进、论述之精辟,在当时的中国革命先驱中也是少有的,即使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
在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民革陕西省委主委李晓东在讲话中表示,井勿幕先生是中国同盟会陕西支部长,陕西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同盟会和国民党左派的青年领袖和杰出代表。他不仅是一位忠诚的民主共和路线的践行者,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
后世悼念井勿幕的诗词有:
《挽井勿幕词》(1938年,蒲城老同盟会员李鲁吾)
天诞井公,邦家之英;躯似儒士,胸藏万兵。
年未弱冠,革命是能;辛亥起华,杖剑纵横。
民国成立,富贵亡情;持身维谨,待人以诚。
遽遭惨害,惨然咽鸣;二十终载,精神犹英。
1945年景梅九颂井勿幕:
井君秦甲士,时称不世才。
盎然函宇宙,英爽挟风雪。
百里奚苗裔,周公瑾又来。
小乔歌一曲,回首向燕台。
龙门狂生曰:读罢先烈遗事,涕泪俱下,夜不能寐,吟小诗一首,以悼先烈,诗云:
壮士出生在蒲城,生前身后负盛名。
西北革命一巨柱,悲歌一曲唱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