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辛亥革命志士龙昭灵(3)

辛亥革命网 2015-01-30 15:45 来源:贵州政协报 作者:林顺先 查看:

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洪流席卷全国,在边远的贵州革命运动也如火如荼,在黔东南的侗乡,亦有很多义勇者,龙昭灵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龙昭灵的诗是古体诗,量多质优。龙昭灵足迹遍布湘、鄂、江、浙、皖省及贵州大部分山川,无论在学生时代,辛亥革命时期,还是乡居生活,每逢人遇事,触景生情,即赋诗言情言理言志,作品很多。据一些知情老人回忆,龙昭灵著有《杨溪文集》、《拙园诗钞》、《飞韵诗集》三部诗集,不下六七百首。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散失了大部分,目前存世仅三百余首。1988年《贵州侗族文学资料》刊登其诗40余首。然从传世的作品看,亦能反映其诗艺术的高水准以及他一生苦读、游历、革命、田园生活的人生轨迹。诗类别齐全,律诗、绝句、古风、赋等均有涉猎。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有胸怀大志、不忘报国的言志诗,有揭露政治黑暗、抨击时弊的时政诗,有反映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感诗,有启迪人生、鞭策后人的哲理诗,有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离别诗,有热爱自然、歌咏江山的山水诗,有记述农家生活、民风民情的田园诗等等。这些诗自然朴实、淡雅、清新,情思奔放,诗语流畅,意境深邃,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正义之感、仁爱之情。下面例举几首:

  言志诗如《己酉九月和古霞志恨谨依原作二首》之二:“万种忧愁暂扫开,汉家何代无雄才。使君与我都年少,硬把江山扶转来。”《庚戌正月由家赴省途中偶成二首》之二:“磊落襟怀倡大同,昆池水浅且藏龙,愿销天下苍生苦,都入尧云舜雨中。”抒发雄心壮志。其抱负在辛亥革命中得以实现。

  时政诗如《黔中怀古》:“黔中自古号岩疆,况复居民杂百峦。诸葛威名招济火,阳明学业重龙场。芦笙晚跳谁家月,稻谷晨舂不夜粮。回首中原多事故,此间政令更芜荒。”叹晚清政令荒芜,百姓贫弱。

  离别诗如《武昌别同乡回湖南》:“聚首刚三月,谈心每五更。他乡同作客,此日独归人。鱼划风相送,萍踪仆与亲。滔滔江汉水,无限别离情”。道与志同道合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山水诗如《黄哨山行》:“黄哨山高上下难,难莫难于半山险。处之石栏杆,俯视山腰悬绝壁,仰视山头入云端。马意踟蹰仆心怯,一行一驻一长叹。屏山四万八千丈,鸟道中开盘又盘。瀑布直飞山崖里,路旁水井为谁干。君不见,王阳回马九折坂,雄心多为路摧残。又不见,后来王尊叱驭过,丈夫历险披忠肝。用此我心怀无极,挥鞭长啸山谷寒。”描述黄哨山的奇险、峻拔。

  田园诗如《田中庐》:“豆架瓜棚绕一庐,田家风景在初秋。鱼肥鲢鲤尝新饭,酒熟葡桃下汉书。竹椅尘封无过客,枫林月上有啼乌。浮云也爱山间乐,闲来闲往伴我居。”言其“解甲归田”后的田园生活。

  除了诗,龙昭灵还撰写了大量的文作。具有代表性的有《保安团防志略》、《劝告族人书》等。《保安团防志略》是一部咸丰年间天柱、锦屏、靖州、剑河、三穗、镇远等县民间团防抗击匪乱的志书,古文体,洋洋万言,为龙昭灵苦心经营的力作,被选入《光绪天柱县志》。县志编纂人张德培读后评价说:“……龙君杰卿以组织办学过余,出所编《保安团防志略》读之,令人神往其际,如亲聆曩昔诸公筹画战守之策,与夫冲锋陷阵之勇,喜曰:事不可没也,当付枣梨以传之,俾后来者,均悉前哲勋然焉。”

  此外,龙昭灵还遗存部分联作。

  龙昭灵一生刚正不阿,襟怀磊落,忧国忧民,重义重情,少年求学励志,青年投身革命,老年过田园生活, 1952走完了他绚丽多彩的诗的一生。他的人品,如他《咏菊》所云:“平生不屑斗芬芳,冷淡情怀只合霜。傲骨从来腰不折,秋风秋雨过重阳。”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