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辛亥革命志士龙昭灵

辛亥革命网 2015-01-30 15:45 来源:贵州政协报 作者:林顺先 查看:

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洪流席卷全国,在边远的贵州革命运动也如火如荼,在黔东南的侗乡,亦有很多义勇者,龙昭灵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洪流席卷全国,在边远的贵州革命运动也如火如荼,有无数革命者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作出贡献。在黔东南的侗乡,亦有很多义勇者,龙昭灵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对辛亥革命有功,龙昭灵荣获中华民国开国纪念章——“嘉禾章”。

  一

  龙昭灵,字拙园,号杰卿,别号黄哨山樵,于清光绪二年(1876)六月二十三日,出生在锦屏县茅坪镇阳溪村下寨(1958年前属天柱县辖)祖宅“将军第”里。侗族 ,清时举人,岁贡生(孝廉方正)。父龙光远,镇远学优增生,清赠奉政大夫。祖父龙德宏(字爕堂,号大章,官名甲三),幼时颖异绝伦,师从铜鼓廪生宋邦达。到二十多岁,血气方刚,值咸丰匪乱,遂投胡林翼原部将抬拱同知韩超营,奉令率军克复镇远、抬拱、清江、柳霁等城池。后驻军黎城,旋归古州防营,同广军克复上江、下江、丹江、朗洞、永从、丙妹等城,战功卓著,先后获保游击加参将衔及保副将衔,授武义都尉,封“武功将军”,其住宅皇诰封“将军第”。

  “将军第”坐落在阳溪下寨左边一斜坡地面,基址用青石砌成梯形,前低后高。外围用大青砖封砌,墙内为一底一楼、木质三间青瓦面结构房屋,分上下两进、一天井。下进房屋大门上订挂皇帝封诰的“将军第”门匾。屋内楹联抱柱、窗雕惟妙、字画、书香浓郁。因“将军第”旁边有池塘,可栽藕种荠养鱼,田舍相连,又被龙昭灵称为“田中庐”。现仅有下进完好保存。2005年锦屏县人民政府,将“将军第”——龙昭灵故居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出生在“将军第”的龙昭灵,生性聪颖,受祖辈教诲熏染,襟怀磊落,刚正不阿,有忧国忧民之志。他早年就读天柱中寨,后从师吴赓虞在黄哨山庵“白云书院”(吴赓虞取名翠微馆)读书四年,博览群书,受吴师影响很深,其诗《翠微馆寄吴季仙》云:“白云寺内住年年,胜境由来别有天。树影重重山上月,琴声冷冷涧中泉。风前看剑一樽酒,雨后登楼万壑烟。记得去秋僧菊放,君来小住意缠绵。”诗中的吴季仙即是吴赓虞。从诗中看出青年时代的龙昭灵性情豁达,胸怀大志,眼界高远。

  二

  光绪二十二年(1896),龙昭灵在“白云书院”学成,已经是二十岁出头的热血青年,他走出家门,开始体察时情,关心国家政事。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国内时局纷繁复杂,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派分别传播革命,谋求改良社会。1898年戊戌变法后革命运动更加如火如荼,鼓吹革命的团体纷纷成立。在贵州,1907年10月,张百麟联合周培艺、彭述文、乐嘉藻、张显谟、张泽均等人创立自治学社,具有进步思想的龙昭灵毅然参加,成为自治党早期210名党员之一。不久,自治学社经同盟会贵州支部长平刚介绍,集体加入同盟会,龙昭灵成为同盟会员。1908年,龙昭灵在天柱县创办自治学社分社,鼓吹革命。宣统元年(1909)8月,贵州省咨议局成立,龙昭灵被选为省咨议局首届议员,在省社做自治党党务工作。他经常深入府县,开展革命活动。每及一地,写诗以志。1910年,他在《安顺早行》中写道:“旅馆鸡初鸣,劳人又出城。山从平地起,露正晓天生。禾稼烟迷漫,峰峦石纵横。炎炎红日上,莫怨此役行。”言及革命者为革命日夜奔波,甘愿劳苦。同年,从家赴省途中偶成:“雄才怒展傲仑华,千古功名未足夸。蔓草他年收拾尽,江山栽遍自由花。”表达了他的革命热忱和革命抱负,对和平、自由的期盼。

  自治学社作为贵州民主革命主力,1910年下半年从成立初主要精力集中于政治、外交、宣传、教育等,转向军事方面发展势力,团结、争取新军、陆军小学等军事力量,接着在全省各地开展乡兵训练,划分东、南、西、北、中五路训练乡兵,龙昭灵任东路指挥,奔走于黔东南各县抓乡兵训练工作,并设厂制造枪支武装乡兵。1911年夏,自治学社召开紧急干部会议,决议案的第六项,派黄泽霖、廖谦、龙杰卿(龙昭灵)、陈纯斋等六人运动新军、绿防各营及陆军小学中坚分子,以备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于武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贵州党人群情振奋,策划起义。10月末,为借声援,贵州自治党公推龙昭灵去湘鄂联络,会商张泽钧(未参与先归),担任乞援事。行抵镇远,11月4日,贵州起义独立,宣布成立军政府,他速归天柱,联合各界,响应省城,推翻清政府在天柱的统治。之后,速赴武昌,在武昌新政府支持下,代表贵州领得鄂厂新枪三千支,解抵镇远,创立国民军。

  贵州军政府成立伊始,宪政党阴谋煽动内乱,于1912年2月2日制造了“二二”政变,夺取辛亥革命成果,按册捕杀在省及外地的自治党党员,在省城死于军警局长赖若愚手下的自治党员近千人,自治学首领黄泽霖被杀害,张百麟逃走上海。为免于迫害,保存实力,龙昭灵与更生等同党多人逃入武昌避难,年末,转武冈改为王姓隐居,执教维生。为恢复革命,张百麟联合省内外同志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设“贵州自治社干部通讯处”,推朱焯为通讯处主任,陈瑞初、龙昭灵等十人为通讯员,相机策动手省内,分化唐继尧阵线。民国5年(1916)元月,贵州组建直辖黔军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龙昭灵被分委为东区司令,担负黔东南上层社会法团、工农商学各界的运动工作,并在组集苗区群众及抓基层民兵力量方面,较其他区尤为发展,为讨表护国作出贡献。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