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的高州府籍人士(3)

辛亥革命网 2014-09-01 10:24 来源:茂名日报 作者:熊葵 查看:

高州府籍百多位辛亥革命的斗士中,高州、信宜籍者居四分之三。他们在各次革命斗争中,身先士卒,矢誓以身许国;在委以重任时,能竭尽职守,亮节清操,尽心为国为民。

  次年(1905年),熊英随父熊子明赴日,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肄科。未几,因清廷取缔留学生,被逼回国。1907年考入广东警察学堂,以最优等第一名毕业。毕业后,由李达最推介,认识朱执信,由朱执信介绍,与谭惠泉一齐正式加入“同盟会”。

  1909年冬,熊英奉朱执信之命回高州与李达最、林云陔、陆光宇策谋响应新军起义。1910年元旦,熊英与谭惠泉赴信宜策谋起义之事,后因新军败而终止。

  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熊英与林云陔赴香港会见朱执信,带有钱银枪械返高州,组织群众驱赶高雷道彭言孝,后组成高州军政分府,推举林云陔为分府都督,熊英与谭惠泉为参议。

  1912年(民国元年),熊英应高州县长陈卓平之邀请,办全县警察。八月叛逆龙济光带兵入粤,形势紧迫,熊英与谭惠泉再赴香港,请示朱执信。

  1914年(民国三年),邓铿奉孙中山之命,策谋在高雷起义讨伐叛逆龙济光。以林树巍为司令,熊英与陆志云,谭惠泉担任内地联络。是年十月,在广州湾的总机关林树巍、林直勉、薛岳等被法国警察突然逮捕送往河内。熊英与谭惠泉被通缉,逃至吴川坡头,于白沙海面遇劫,后获救,得返澳门。

  1915年(民国四年)袁世凯称帝,朱执信奉命为中华革命军广东司令长官,派熊英与谭惠泉秘密回广州湾。熊英等于农历除夕,潜回茂名,与当地革命党陈干邦、谭菊生、卢饮滨等联络组织起事,于三月二十二日光复高州城。

  1917年(民国六年)适逢孙中山率海军南下扩法,在广州河南士敏土厂开设元帅府。熊英被任命为大元帅府简任秘书。

  自1918年(民国七年)至1931年(民国二十年)间,熊英历任湖桥运副及广州公安局总务科长,广东省长公署秘书,广东高等审判厅书记长,广东省民政厅、财政厅、国民政府财政部秘书等职。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至1936年(民国二十年) 熊英任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简任专门委员兼简任秘书。

  1924年(民国十三年)间,熊英任广东高等审判厅书记长时,适逢孙中山先生在广州讲演三民主义,熊英每日按时前往听讲,引为平生之幸事。

  1925年(民国十四年)国民政府派遣国民革命军第二、三、四军南征,讨伐盘踞南路之军阀,很快收复高雷等八属。

  熊英幼随父读,学有渊源,对诸子百家唐宋诗文博览无遗。熊英嗜诗尤酷,从政之余,即以诗文自娱。平生所作诗,不下千首,因奔走革命,遗失甚多,及至晚年,整理存稿,精选诗一百一十五首,合刊为《水鑑楼诗稿》,出版存世。他的诗,格调高雅,清峭拔俗。怀人咏物,俱见真情,高洁淡雅,仿如其人。晚清著名诗人陈衍、冒广生对他的诗甚为赞赏(详见《水鑑搂诗稿·题词》)。故公被尊为“清末民初高州三大诗人之一”。(三大诗人:信宜刘汝新、吴川李文泰、茂名熊英)

  熊英品性谦厚诚谨,处世待人确守仁爱信义,数十年如一日。戚友同志,不论认识与不认识,均一视同仁,热情相待。对于义利之辨,极为严谨。他历任高官要职二十余年,待至回乡养病时,两袖清风,只得卖掉广州房屋筹款而归。及至贫病交迫时,仍处之泰然;若义所当为时,则奋勇直前,不稍犹疑。如庚戌兵变、辛亥光复、讨龙讨袁诸役,均能身入内地,牺牲性命在所不惜。其操守之严,赴义之勇,有如是者,实为子孙后代之表率!

  谭惠泉——(1886-1972)名汉字惠泉,高州八角山村人。

  少有大志,年18(即1904年)即与同村熊英及信宜林云陔、梁泽寰等于高州文明门楼,在熊子明私塾的掩护下,密组新高同志社,进行推翻满清工作。后被清廷追逼逃至广州,于1907年与从日本留学被逐回的熊英一起考入广州警察学堂,获交革命先烈朱执信与熊英一齐加入同盟会。广州起义时与熊英、林云陔等参预其事,辛亥武昌起义成功,谭惠泉与熊英协助林云陔光复高州,公众推林云陔为都督,谭惠泉与熊英为参议。后奉粤督胡汉民之命,出任新宁县知军。讨袁驱龙之役,谭惠泉与熊英赴香港,请示朱执信,谭惠泉奉命主持雷州军事,率军占领雷州半岛,任军事指挥官兼海康县长。讨陈炯明之役,奉派任高雷讨贼军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三梯团司令,率部再次光复高州。

  谭惠泉与熊英既同乡又同师也同盟,品性极其相似,一生谦厚诚谨,处世待人重信义。戚友同志,不论亲疏,均一视同仁,更能忧人之忧,乐人之乐,观人以德不以言,取人以贤不以貌,对与之生死战斗过的同志,能义薄云天,至死难忘,从他写给熊英的挽联可见一斑:

  居同里学同师党同盟三十年共同甘苦分手最难唯独我

  言可法行可则事可传十七载沉疴莫起问天何故压斯人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