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4)

辛亥革命网 2010-12-2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谢未渊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广东香山人,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中国的独立、富强和民生的安康付出了毕生心血。民国初建时,已有人尊其为“国父”。1940年

  袁氏当政不过三月,共和国已徒有虚名。为了麻痹民众,7月袁世凯邀请孙中山、黄兴北上,举行会谈。24日孙中山抵京,受到袁世凯热烈欢迎。在会谈中,孙中山完全被袁世凯蒙骗,以为袁世凯缔造共和之心“绝无可疑之余地”。北京之行后,孙中山得袁世凯支持,准备兴办实业,不久便东渡日本考察。在和平的气氛下,革命党人与北洋势力斗争减少,合作增多,黄兴亦有功成身退之意。国民党内,仅有宋教仁主持大局。

  1913年3月20日,在袁世凯的指使下,宋教仁在上海车站遇刺牺牲。孙中山获悉后悲痛万分,匆匆回国,召集旧部,号召武力讨袁。而袁世凯已向五国银行借款充做军费,悍然动手。7月12日,“二次革命”爆发,仓促上阵的革命党不敌袁世凯的屠刀,很快就失败了。孙中山等人被迫逃亡日本。

  到达东京后,孙中山继续策划讨袁,为了改变国民党人心涣散的现状,他成立了中华革命党。1915年,孙中山得卢慕贞同意,与其离婚,10月,与宋庆龄成为革命伴侣。

  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专制独裁之行变本加厉,不仅如此,他还倒行逆施,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次年元旦登基称帝。孙中山立即发表《讨袁宣言》,坚决反对。袁世凯死后,北京政局陷于混乱,后因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又号召发动了“护法运动”。但广州护法政府多为军阀控制,孙中山未有实权,1918年即被迫去职。

  1919年,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之后,陈炯明击退占据广州的滇系、桂系军阀后,邀请孙中山回广州主持大局。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致力于统一大业,主张北伐,但这一主张没能得到陈炯明的支持。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密令手下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宋庆龄死里逃生,连夜登上永丰舰躲避,之后,孙中山避居上海,情绪低落。

  就在列强纷纷落井下石之际,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开始与孙中山接触,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大业。9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3年初,孙中山和苏联官员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式确立联俄政策。同时孙中山号召讨伐陈炯明,陈狼狈下野。孙中山随后到达广州,就任大元帅职,第三次在广东建立起政权。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后筹备建立黄埔军校(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枪支弹药多得苏联援助。依靠黄埔军校的师生和苏联武器,10月成功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牛刀小试后,孙中山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信心。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控制了北京政府,电请孙中山北上商议大局。11月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但他刚到上海,即传来冯玉祥被调出京的消息。大失所望下,孙中山仍旧抱病北上,他走海路到达天津,但病情已然加剧。抵京后即入院接受治疗,段祺瑞企图操控善后会议,孙中山坚决反对,即便是在病中也不忘与军阀斗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肝癌晚期,医治无效而病逝,享年59岁。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