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映光:“临海辛亥革命第一人”(4)
辛亥革命网 2011-04-15 00:00 来源:临海新闻网 作者:临海新闻网 查看:
新中国成立后,屈统理老人也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他后来参加海军,复员后,又当上了村干部。20世纪90年代,村里改地名,屈统理老人就把屈家大宅所处的上街村凉棚自然村的一条道路改为“凉光路”,意为凉棚百姓不忘屈映光。
李尔昌先生介绍屈氏家祠历史
李尔昌老师也说起一件老百姓流传的轶事。据说,屈映光少时求学,曾经得到一位以砍柴为生的侏儒的资助。侏儒把自己卖柴所得的银元,装在竹筒里,送给屈映光。而屈映光拿着这笔钱,去杭州就读赤城公学,从而认识秋瑾、章太炎、陶焕卿等,以致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1914年,屈映光就任浙江巡按使,后返里省亲。当年砍柴的侏儒得知消息后,也跑来见他,但是屈下榻门口把守的卫兵见他穿得破破烂烂的,硬是不让他进去,于是侏儒就让卫兵传话:“我想见屈文六。”
文六大人知道后,觉得这个人竟敢直呼自己名号,还想见他,肯定不是一般人,于是亲自出来,一看见这位砍柴的侏儒,马上大喊“恩人哪”,还双手将他客客气气地牵了进去,一时传为美谈。
在临海各乡镇,屈映光用筹款积极为乡民们建造“济生桥”,兴修桃渚水利工程,修建大田至东塍乡村公路,开创东塍第一家西医诊所“三多医院”等等。
屈映光弟子蔡运辰描述师父赈灾救济事项时,如是记载:1929年,浙江大水,台属临黄各县,被灾尤重,师发起台灾急赈会,筹款约二十万元,办平粜米约二十万石,经费另筹,灾民得苏,并以余款造各地桥梁十数座。(而屈映光的另一弟子李逸尘则称师父在家乡建桥多达50座。)
1931年长江水灾,师赴沪筹赈;同年,东北“九一八”事变,复遭大水,再赴沪筹赈,与冯仰山携赈款北上;1933年冬,赴察哈尔、绥远放赈;1937年,日本大举侵华时,师发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及僧侣救护会,自任救护队总队长,出入战场,躬冒炮火,先后赈款数百万元。
1938年,屈映光任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副委员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负责赈灾救灾工作,足迹遍及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江西、福建诸地,查灾放赈备极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