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的昭通人

辛亥革命网 2011-07-05 00:00 来源:昭通日报 作者:邹长铭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那场革故鼎新、改天换地的辛亥革命中,昭通人也寄托了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奋斗,他们的牺牲,他们的业绩,他们高迈飞扬的人生情怀。“
 

  禄国藩的辛亥年

  禄国藩,字介卿,彝族。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生,彝良县龙海乡红岩村人。本姓陇,名高耀,后过继给姨母禄氏为嗣,遂改姓禄。少年时代,就学于昭通凤池书院。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初习政法,后入东斌步兵专科学校。在校期间,经吕志伊、赵绅介绍加入同盟会。

  1910年5月,在结束了日本的学业后,禄国藩回到了云南,回到了昆明,在新建陆军第19镇第37协74标2营当了一名排长。又久,又擢升为队官,也就是连长。当时,禄国藩所在第37协的协统(旅长)是梁启超的学生、具有维新思想的蔡锷,而禄国藩的顶头上司是禄国藩在日本留学时的旧知、同盟会会员唐继尧。

  那时的昆明,正处在暴风骤雨来临的前夜。云南各地反对法英帝国主义攫夺七府矿权的“保矿”斗争风起云涌。同时,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同盟会云南支部创办的《云南》杂志、《滇话报》在云南军政界和民间社团组织中广为传播,早已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其“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和“民族、民权、民生”的政治主张,日益深入人心。1909年,云南组建陆军第19镇,开办陆军讲武堂,征聘军事人才,留日士官生中的罗佩金、李鸿祥、唐继尧、刘存厚、谢汝翼等进入新建陆军第19镇,担任团、营、连军官;李根源、张开儒、李烈钧、顾品珍、方声涛等进入陆军讲武堂,担任监督、提调、教官;而他们都是同盟会的骨干,云南新军和陆军讲武堂的领导权已部分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在禄国藩归国前后,同盟会已在云南策动了黄兴领导的河口起义,杨振鸿领导的保山起义,赵端领导的关河起义。回到昆明的禄国藩很快便找到了“组织”,与同在新军中任连排军官的黄毓英、邓泰中、杨蓁、李仲初等秘密联络,在官兵中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同盟会员。禄国藩等人的活动被奸细告密,陆军第19镇统制钟麟同严令查处。可禄国藩等人的顶头上司协统蔡锷、标统罗佩金、管带唐继尧等人也是革命党人,怎么查?等因奉此敷衍一通,禄国藩等人被转移“雪藏”了一阵子,到“重九”起义的那天,一个个又出现在冲锋陷阵的队伍里。

  1911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夜,蔡锷、李根源、罗佩金、唐继尧、张开儒等组织发动了“重九”起义。起义发动后,驻在城内的讲武堂学员和城外的起义军里应外合,内外夹击,攻破城墙,经一夜激战,攻占了兵工厂、造币厂、军械局、五华山、总督署等据点,控制了全城。陆军等19镇统制钟麟同、兵备道总办王振畿被击毙,云南总督李经羲等清王朝的封疆大吏也都当了俘虏。

  在卷帙浩繁的“重九”起义的史料中,我们不用费太多的时间便可以很容易地见到禄国藩的身影。

  10月3日午夜,蔡锷偕罗佩金、谢汝翼、唐继尧等在昆明东郊巫家坝第74标驻地宣布起义,命禄国藩率第2营为前卫,向城内清军发起进攻。禄国藩率前卫急行军到东城,由城内的讲武堂学生打开城门迎接入城,到市中心区巡警局,遭遇清军骑兵队截击,禄国藩一面令人喊话劝降,一面组织进攻。骑兵队少数顽抗者被击毙,多数稍作抵抗后反戈响应起义。禄国藩率队继续向五华山攻击前进。至螺峰街军械局,又遇清军机关枪队火力猛烈拦截。禄国藩指挥若定,隐然见钟麟同驰马至阵地督战,便命令集中火力向钟麟同射击,击毙其贴身侍卫,击伤钟的座骑。钟麟同惊魂未定,率败兵退守万寿宫。禄留少数部队监视万寿宫,率大队与友军配合猛攻南门。战斗至为激烈。禄身先士卒,带队冲锋,与清军短兵相接,白刃肉搏,生擒清军队官郭昌临等。攻占南门后,禄又率队经甘公祠街,强攻总督署辕门,歼灭清军机关枪队及步兵队一部,配合友军,占领总督署。

  11月3日,云南大汉军政府成立。禄国藩因功擢升警卫大队副大队长。

  12月,应四川旅滇同乡会请求,云南军政府决定派兵援川,禄国藩任第1梯团副官长,继后又任步兵第2团副团长,第9团团长。

  援川军事,纯从“军事”的角度看,没有太多值得记忆的东西。但在援川时发生的两件事,禄国藩直到晚年写回忆录时还坚持认为“应提出叙述”。那两件事?一件是在自贡与云南耆老黄玉田不期而遇,禄国藩力邀黄玉田随军回滇,此后黄玉田在云南政界成为一个极有影响的人物。另外一件事,对后来云南政局的发展影响更为重要,更为深刻,但在当时,不论是禄国藩还是其他人,对这件事的影响都还不可能作出先知先觉的判断。晚年的禄国藩是这样记述的:

  “在叙府方面清除同志会时,当天下午有魏焕章和毛老四率部20余人、有枪10余支来投诚,自称为滇人,请求收编。谢(汝翼)梯团长即命我前往查看,原系认识的人。魏焕章是永善县大井坝粮户,毛老四名龙志舟,是昭通恩安县属炎山的粮户,确是滇人。我即据实回报,谢梯团长允许收容,交第3大队收编,魏、龙两人给予候差员名义留队服务,以后即随军回滇。”

  禄国藩是辛亥元老,护国名将,在云南军政界资望甚重。北伐战争中,历任成都警察厅厅长、靖国联军总司令行营咨议处处长、驻粤滇军第3军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全面抗战爆发,禄以省公路总局督办身份,受龙云委托,主持修筑滇缅公路;继之又受命担任云南宪兵司令、防空司令兼昆明警备司令。参与筹划云南和平起义。解放后,历任省人民政府委员、参事室主任,政协云南省委员会一届、二届常委。1972年3月14日病逝于昆明,终年88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