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演达:我不是共产党,但我要革命(3)

辛亥革命网 2011-07-14 00: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陈海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邓演达,这位从“新屋仔”走出去的惠州人,坚持三民主义,

  “我不是共产党,但是我要革命。”邓演达被捕后,上海高等法院会同租界代表曾对邓演达进行审讯。出人意料的是,庭审会竟成为邓演达宣讲三民主义、揭露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演讲场,浩然正气荡荡,审判者惊慌失措,只得仓促闭庭。

  温志鹏说,蒋介石下令将邓演达从上海押解至南京,并派人劝邓演达放弃其政治主张,当即遭邓严词拒绝,表示“我要为中华民族维护正气”。1931年11月29日,邓演达被秘密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

  12月19日,宋庆龄为邓演达被害发表通电,强烈谴责蒋介石的卑鄙行径,指出:“中国国民党早已丧失其革命集团之地位,至今已成为不可掩蔽之事实。亡国民党者,非其党外之敌人,而为其党内之领袖。”

  生平简介

  邓演达,字择生,1895年生于惠阳永湖乡(今惠城区三栋镇)。先后入读广东陆军小学、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军官学校学习军事科学。1920年参加粤军,成为孙中山的积极追随者。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育长。1926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指挥攻克武昌。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力主东征讨蒋。同年11月1日,与宋庆龄等在莫斯科发表宣言,声明继承孙中山遗志。1930年8月,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时称“第三党”。1931年,在筹划反蒋军事行动中被捕杀害。

  人物访谈

  广东邓演达研究会副会长王健华:为大家舍小家

  1925年和1927年,两次出国前后,邓演达给妻子郑立真写了很多家信,其间有31封家信直至2002年才公开面世,这成为研究邓演达思想的重要史料。

  “为大家舍小家。”农工党惠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广东邓演达研究会副会长王健华称,邓演达在家信中表现出为了革命而舍弃自身幸福的崇高精神,“正是无数革命先行者的牺牲,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1930年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人称“第三党”)时,邓演达提出要禁止纳妾,禁止贩卖人口,要立法保护女工、推动职业教育等。王健华分析称,邓演达的这些“平民政权”思想,其实早在此前的家信中有所表露。

  1925年4月19日,邓演达在德国柏林写给妻子的信中,详细描述了欧洲男女平等的状况,“何以能够平等,因为女子都有学问,能自立,绝不靠男人。”为此他希望妻子“对于勤学、自立两件事多留心,不要成为一个废人就好。”

  针对妻子抱怨“连中国的事情和家里的事情都忘记了?”邓演达回信说:“我现在所做的,的确是世界的事情的一部分……我一定要将家事放轻,并且将中国的事情摆在世界的面前去研究,所以我自己个人的将来,是已经定夺了的。”他多次表明:“我以后的生命,就是党的生命,绝不是家里头的人。”

  正是以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原则,邓演达形成了自己的婚姻观:“我们应该各人抱定一个宗旨,时时勤学,学那些为社会为人类幸福的事情,将来能够各人尽各人的本分,才能为受苦的人做事,那才是真的爱情。”为此,他鼓励妻子时时不忘学习、不忘自立,每到一处,都会详细讲述当地的先进、风俗,还手绘各地地图,给妻子研究。

  “邓演达的婚姻观要求,男女双方必须有为追求共同的理想,为做共同的事业而相互支持。”王健华说,在丈夫鼓励下,郑立真发奋学习文化,学习自立,在北伐战争中,她还毅然投身北伐,到前线参加救护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