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鸿钧:孙中山嘉勉的“金石”将军(4)

辛亥革命网 2011-09-3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裴高才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邱鸿钧曾参加悲壮的阳夏之战与南京保卫战;护法、北伐期间,率军东征平叛勤王,屡立战功;历任东征军旅长、广州大元帅府参军、孙中山警

  邱鸿钧收编了陈炯明叛军部队后,反正人员刘孟纯平息了一场针对邱鸿钧的叛乱而得到邱的青睐,邱一直要求刘作自己的秘书。1926年7月,北伐军总司令部成立,邱鸿钧任总司令部征募处长,考虑到刘的文才,非要刘孟纯在处里总务科当文书股长。9月北代军进攻汉口,刘孟纯跟随邱北上。此后还多次在邱身边工作,是邱的得力帮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秘书长。

  1925年3月12日,中山先生病逝。邱鸿钧悲痛万分,不仅是痛惜失去了终生为之崇敬的伟人,且对革命的前途感到担忧。果然不久,邱鸿钧率领之潮梅军被国民党右翼势力改编,削去了邱的兵权。从此以后,邱再也没有带兵打仗,告别了二十年的征战生涯。

  北伐胜利后,邱曾任南京警察局长,由于与上峰意见相左,不能贯彻其意图,上任几个月后就辞了职。随后相继任湖北先遣军司令、军政部军需署营造司司长、汉口特别市公安局与湖北省水上公安局局长。1932年6月25日任中央军事参议院参议。1935年10月任重庆行营中将高参。1936年至1942年任福建省禁烟特派员。川、康、滇、黔四省禁烟特派员。

  1937年的一天,邱鸿钧带着6岁的儿子邱耀先去特派员公署。平时他穿便服,那天他换了军装、武装带,金黄领章上两颗将星,看上去很精神。走近公署,上了几步石梯台阶,进了公署长方形的大厅,迎面挂着中山先生画像,两边贴“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的条幅。大厅两边是一排办公室。邱的办公室在左手第一间。进办公室不久,响起铃声,办公人员都出来面对孙中山遗像排成两行。邱站在最前面。在三鞠躬后,接着念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儿子站在办公室门里,看见邱鸿钧严肃而庄重,毕恭毕敬,好像是站在活着的中山先生面前。纪念完毕,邱鸿钧回到办公室,儿子问:“为什么要向中山先生画像行礼?”邱说:“中山先生是伟人,我们敬仰他。每周星期一早上,都要举行纪念活动。”

  翌年,7岁的邱耀先在重庆上初小一年级,语文中有一课就讲到中山先生。课文大意是: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出了一个伟人,名叫中山。当老师要学生们朗读到“名叫中山”时,邱耀先一骨碌地站起来。老师问他:“为什么站起来?”他按照父亲的教导回答:“中山先生是伟人,我们要尊敬他。”老师点头笑了。下课时走到教室门口,还亲切地摸了摸他的头。

  七十寿庆首义情

  抗日战争胜利后,邱鸿钧由重庆返乡湖北武汉。1946年6月“辛亥首义同志会”在汉成立,当选为理事。同年秋,适逢邱鸿钧七十寿辰,辛亥首义同志会的同仁一同前来为其操办了一场隆重的寿庆。时在武昌读书的儿子回忆道——

  我那天请假回家,因我们住在鄱阳街“邦可”隔壁楼上的房屋容不下那么多宾客,于是租用了当时附近的露天舞场“新生花园”(现在的健康幼儿园)。当天上午我去了一下会场,偌大个场子摆满了圆桌。舞台上正在唱戏演节目,著名相声演员王树田、杨松林正在演出(解放后他俩去了市说唱团)。欢声笑语充满场地。来宾陆续入场,服务员热情引座。家父在台前座位与友人交谈甚欢。进门不远摆着来宾签名册。说也奇怪,来宾并不是先来先签后来后签,而是等主宾到了以后才开签。我并不认识居正,但我看见第一个开签写的正是“居正”。然后主宾们都很客气地说“请,请”顺序而签。后面才接着上来有序签章。此时,三百余辛亥革命先辈在签名册上亲笔留下宝贵的墨迹。但非常可惜的是,如此难得的历史文物竟在文化大革命中遭流失。后来被收藏家沈汉生先生收藏,并于2005年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左侧展厅展出。我当时请摄影家将此册一一拍下,总算留了个纪念。去年,我将此照片送给辛亥武昌起义纪念馆,纪念馆还给了我“荣誉证书”。

  卧病在床忆老友

  1949年5月7日,中共地下党与之联系,他毅然与辛亥志士一道协助维持武汉秩序。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民革武汉市委委员、武汉市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

  1955年邱鸿钧已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感到困苦。有一天午饭时,邱鸿钧对儿子邱耀先说:“你能不能替我给董必武或者刘孟纯写封信告诉我的近况。”当时董老是国家领导人,刘孟纯是全国政协秘书长。原来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邱鸿钧在担任北伐军征募处长时,曾经支持过董老等领导人的活动经费两万银元。儿子听后虽然觉得父亲做得对,但在当时对辛亥革命不太重视。儿子就劝慰说:“算了,现在他们都是新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即使写信去,他们也未必能见到。再说您也有单位,病了还有工资,没有人照料是有苦处,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吧。”邱耀先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未随父亲之心愿,确为一件憾事。

  1958年邱鸿钧病逝在家中,享年80岁,匆匆葬于扁担山。1990年代,扁担山要修建新墓地,在与妻子合葬时,因无法找到邱鸿钧的坟墓,就将其“辛亥首义同志会居住证”的复印件和一根邱鸿钧遗留的腰带作为衣冠冢进行安葬。其族叔、黄浦军校第八期生邱辅才写了墓表。后来无意中经族人指点,知道了邱鸿钧棺葬之地。于是,家属起棺将遗骨火化,经过民政部门葬于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与辛亥老人喻育之等老友为伴。

  相关图片:

  1946年邱鸿钧70寿辰时的签名册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