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鸿钧:孙中山嘉勉的“金石”将军(3)
辛亥革命网 2011-09-3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裴高才 查看:
由于黄大伟素来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许崇智与国民党大佬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林森等,纷纷致电孙中山指责黄氏。为此,孙中山电令,调黄速回上海。而黄在接中山先生电令后,欲行不行,还思恋栈,当即召集会议,满以为部下总可替他大出主意为之支撑。当时第一旅旅长王懋功发言:“既有中山先生电令,还是请军长到上海跑一回,再作道理。”第二旅旅长陈得平附和其议。而其亲信如第三旅旅长邱鸿钧、炮兵团长黄承羲虽坐在一块,亦俯首不说一句话。黄看见这个光景,知道无可挽回了,于是收拾行装捆载而去上海了。
黄大伟抵沪后,孙中山苦口婆心,劝其悬崖勒马。谁知黄氏不仅不知悔改,反而投靠了陈炯明。更让邱鸿钧意外的是,有一天,黄竟然以他昔日长官与同乡的双重身份差人带封信,进入了邱的指挥部。信中大意说:“北洋军强大,革命军内部分裂,北伐不会成功。不如仍跟随我,我包你官升师级,赏银数万,且更有作为,望速率部前来……”等等。邱鸿钧看信后,不禁怒发冲冠,当即把枪往桌上一拍,向来人吼道:“邪完了!搞到我邱鸿钧头上来了。你去告诉他,我的枪不认叛逆!滚!”吓得来人转身跑了出去。接着,邱叫参谋长立即起草电文,表明心迹,电文原稿经周哲过目后,上报中山先生。兹录如下:
大元帅孙钧鉴:
鸿钧谬厕戎行,服膺革命,以身许国,矢志靡他。黄军长自入闽以还,动越常态,对下凌暴滋甚,事上桀骜不驯,尤复易帜更号,窃居名位,既悖纲纪,又拂群情。我大元帅爱切教殷,招之赴沪,面为启迪,用策将来!乃黄罔知悔悟,憾而弗聄,言谆听藐,竟起二心,附逆投陈,朝秦暮楚,狡焉思逞,期启乱萌,遣派爪牙,请人入彀。幸我官兵深明大义,不为所动,严为拒绝,藉杜浇风,一面加强整饬振我军旅,克符夙愿,廊靖逆氛。敬布腹心,尚祈垂察,擐甲待命,毋任主臣!(周哲:《东路讨贼军成败始末》、《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辑》第五辑第5页)
扮替身保卫孙中山
由于邱鸿钧南征北战十数年,积劳成疾,严重咯血。于是,中山先生特别安排送邱鸿钧入虞莫林医院治疗,并于1923年7月2日签署命令:发给邱鸿钧医药费一万元(见广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孙中山全集》第八卷)。还亲到医院慰问,中山先生对邱说:“你是革命的。好好休养,病好了还要带兵!”邱鸿钧后来忆及此情很是感慨,感到是他一生的荣幸。
邱鸿钧病痊愈后,孙中山于1923年8月17日签署大元帅令,任命邱鸿钧为广州大元帅府参军,并兼任孙中山警卫团团长,负责中山先生的保卫工作。邱为此想方设法,保证先生万无一失。邱晚年曾他给子女们讲过一个生动的故事:
那时形势复杂,社会混乱,北方的刺客,南方的叛逆,矛头都对着孙中山。因此,先生踏出大元帅府一步,都可能遇到危险。怎么办?邱鸿钧想了个办法,经中山先生同意,那就是:先生出行时,动用了清一色的黑色轿车近20辆,所有卫士均化装成中山先生,带上一样的帽子,一样的胡子,披一样的黑斗蓬。车队上街,敌人根本不知那辆车是先生,那辆车不是,无从下手。由此,保证了先生出行的安全。邱鸿钧女儿宁贞回忆说:她曾见到过一张与中山先生的合影照片,就是邱鸿钧化装成中山先生,帽子、胡子、黑斗蓬都一样。只可惜如此珍贵的照片,后来毁于战火。
此间,邱鸿钧曾请孙先生题字留念,先生欣然答应,写了一帧横幅:“伯衡兄惠存 金石同坚 孙文”。邱鸿钧视若珍宝。除此之外,他还保存有居正、于右任、戴传贤、林森、孙科、程潜、张治中、陈立夫等十几人题写的对联或条幅。邱鸿钧走到何地,就把这些墨宝带到何地。无论是在福州、香港、重庆,还是回武汉都挂在厅堂。在重庆时,一位白胡子老友在邱家反复品味,欣赏良久,点头称道:“好啊!你们下辈子都吃不完啦!”可惜,所有这些均在文革中焚毁。
言传身教敬伟人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启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孙中山任命邱鸿钧为潮梅军第三路司令,并指示其“赶快去做”策动洪兆麟部反正,以扩大革命力量。临行前,中山先生对邱之部队训示说:“我们有力量到北方说话才生效,空谈是无用的。”邱遵循中山先生指示,收编了洪部十二个营,开到王华老隆一带整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