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行者——张子贞的生平与志业(6)
辛亥革命网 2011-09-0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尹仑 查看:
[iv] 李根源:《辛亥革命前后十年杂议》,《新编曲石文录》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87-388页。
[v] 周钟岳:《云南光复诸人事略》,《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第302页。
[vi] 邹鲁:《中国国名党史稿》
[vii] 马伯周:《朱德轶事》,《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第29页。
[viii] 蔡锷、周钟岳:《建设篇(一)》,《云南光复纪要》第16页。
[ix] 周钟岳:《云南光复诸人事略》,《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第302页。
[x] 蔡锷、周钟岳:《援川篇(一)》,《云南光复纪要》第78页。
[xi] 周钟岳:《云南光复诸人事略》,《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第303页。
[xii] 蔡锷、周钟岳:《援川篇(一)》,《云南光复纪要》第84页。
[xiii] 蔡锷、周钟岳:《援川篇(一)》,《云南光复纪要》第85页。
[xiv] 蔡锷、周钟岳:《援川篇(一)》,《云南光复纪要》第85页。
[xv] 周钟岳:《云南光复诸人事略》,《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第303页。
[xvi] 周钟岳:《云南光复诸人事略》,《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第303页。
[xvii] 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下册第34页。
[xviii] 谢本书、冯祖贻、顾大全、孙代兴、高光汉:《护国运动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7页。
[xix] 张子贞:《反对袁世凯帝制自为电》,1915年12月24日。
[xx] 张子贞、唐继尧等:《促各省兴师讨袁电》,1915年12月30日。
[xxi] 张子贞、唐继尧等:《声讨袁逆并宣布政见之通电》,1915年12月31日。
[xxii] 《护国军纪事》第一期,1916年
[xxiii] 戢翼翘,湖北郧阳人,1885-1976,字劲成、勋成,湖北房县人,1905年肄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堂,继而留学日本,1909年11月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1年5月毕业,参加过1915年云南护国运动,后任南京陆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江苏第四旅旅长、安国军第29军军长、四洮铁路局局长,1929年10月29日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参议官。1931年任陆海空军副司令张学良北平行营参谋长、直隶行政院北平政务委员会财政整理委员会常务委员。1933年5月19日任军事委员分会委员。1935年4月5日升中将。1946年3月1日被聘为制宪国民大会北平市区域代表。1947年3月1日为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6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政务委员会常委。新中国成立前离开大陆到台湾,曾经担任过民社党主席团主席、总统府资政。1976年8月在台湾台中市去世。
[xxiv] 《戢翼翘先生访问记录》第五章
[xxv] 1914年6月30日北洋政府下令裁撤各省都督而设立“将军”诸名号。7月18日又公布将军府编制令和将军行署编制令,并在北京设立了将军府,作为“军事之最高顾问机关”,直接隶属袁大总统。一般的高级军官,授与“将军”;“有特殊功勋者”,授与上将军;各省有督理军务之权的,授与“将军”,并冠以一“武”字;凡在一省做过都督而被解职来京者,授与“将军”,并冠以一“威”字。“将军”的名号属荣誉衔,与军阶有别。袁世凯死后,将军府依然存在,继续给有关军人颁授名号,但不再加“威”和“武”,直至北洋政府灭亡。
[xxvi] 田子渝、刘德军:《中国近代军阀史词典》,档案出版社,1989年。
[xxvii] 张子贞是日本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杨杰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0期炮科毕业。
[xxviii] 张公达:《张公达回忆录》手稿,尹仑整理。
(作者简介: 尹仑,男,35岁,白族,云南昆明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助理研究员、民革云南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