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辛亥革命出钱出力的“香港三李”
辛亥革命网 2011-08-31 00:0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孙霄 查看:
“清季革命党员捐助历次起义军饷最巨者,以李纪堂为第一。”这是兴中会成员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中的一句话。
19世纪末,在孙中山先生策动的反清武装起义中,有一批居住在香港的岭南爱国富商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追随者,他们不仅加盟兴中会及同盟会,而且,慷慨解囊相助,为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巨额经费支持。其中,香港知名富商“三李”(李纪堂、李煜堂、李自重)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出钱、出力,本身就是革命者。“三李”为孙中山先生领导反清武装起义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爱国之举也一直得到孙中山的高度评价。
所谓“香港三李”,分别为辛亥时期的香港革命富商李纪堂、香港银行业和保险业富商李煜堂和他的儿子李自重。由于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志向,才走到同一条道路上来,为民主革命提供支持。
李纪堂为捐助革命,最后竟发展到穷困潦倒和需要接受别人经济接济的地步。李煜堂则不图名利,只当了六个月的广东财政司长就辞职不干了。李纪堂和李煜堂,依靠雄厚的实力扶持《中国日报》,后者更在关键时刻出资挽救了《中国日报》,对革命舆论给予了有力帮助。李煜堂还支持儿子李自重投身革命,甚至不惜将自己多年经营的老字号药店改成军火库……
孙中山为感激李煜堂多年的贡献,更曾亲题“博爱”二字答谢。
李纪堂:资助起义,赞助社会事业
李纪堂(1873-1943) 名柏,号纪堂,东新会七堡冲历村人。香港富商李升之第三子。1895年结识孙中山。次年其父病逝,分得遗产百万。1900年加入兴中会,被委为该会财政主任。自此,常以家资捐助革命活动。1902年与洪全福等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共耗家资50万,家业由此中落
兴中会成员冯自由在《革命逸史》“李纪堂事略”一文中,第一句话就赞誉“清季革命党员捐助历次起义军饷最巨者,以李纪堂为第一”。而“革命富人”也是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一书中对李纪堂的赞誉之词。
李纪堂是香港富商李升的第三个儿子。据史料记载,李纪堂是一个侠肝义胆之人,他不像香港其他富商子弟那样不脱纨绔习气。“纪堂独活泼好动,事无巨细,恒喜躬亲执役,不假手他人,尤善行猎,枪法至精”。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和郑士良、陈少白三人准备乘船赴日本。李纪堂听到这一消息后,认为孙中山是一位奇人,亲自登上轮船拜访,在交谈中他很仰慕和佩服孙中山先生。不久,他的父亲李升去世后,李纪堂和他的七位兄弟各分到遗产百万。李纪堂为纪念父亲投资建设“李升格致学堂”,但其他兄弟和他的想法则完全不同,他们均不愿出资,此事让“纪堂深以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