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廷杰以爱国精神撰地理书报国(4)

辛亥革命网 2011-12-2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爱国学者曹廷杰是清末民初富有强烈爱国热情的历史地理学家,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考察研究东北边陲地理的学者,曹廷杰亲身考察俄占中

  一八八六年二月,吉林将军希元将《西伯利东偏纪要》摘出一百一十八条,连同八幅地图报军机处呈上。五月,曹廷杰以探俄有功,被光绪皇帝召见。他上《条陈十六事》,结合历史考证和地理考订,根据当时形势,主张军事上备战,政治上稳定内政,经理上开发边疆,外交上阻俄扩张,而后始可言抗俄。在中朝关系上,要支援朝鲜,唇齿相依。《条陈十六事》对形势的分析和主张都是正确的,反映了曹庭杰这位政治思想家的敏锐和爱国思想。

《条陈十六事》1886年写的《条陈十六事》是曹廷杰提出来的有关筹边和巩固东北边防的建议,共16项。如黑龙江将军移驻爱辉,吉林将军移驻宁古塔,松花江制造轮船,吉林机器局制造军械,屯垦实边,开采金矿等。这些主张与《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东编纪要》中的思想完全一致。尽管清政府没有完全接受曹廷杰的一系列主张,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一八八七年,曹庭杰在吉林任边务文案会办,不久又复任边务文案总理。此期间,曹庭杰奉差至伯都纳(今吉林扶余北),过嫩江,到郭尔罗斯前旗(今吉林长岭西北)及农安城万金塔等地,又由青山口至逊札堡,北行百余里,拓取了大金《得胜陀济碑》。从这一年开始至一八九八年,曹庭杰用十年心血撰写了《东三省舆地图说》。

  《东三省舆地图说》正文四十条,所述自“肃慎国考”“中俄东边边界段说”,上下四千年,广袤百万里,涉及几十个民族、正史、野史、地理、志乘 民间传说和中外地图。简明翔实。《图说》精于考证,史地界评“为讲述辽东舆地必读之书。”中外学者多引证。所附《条陈十六事》,为曹庭杰“富国强兵”“实边御夷”的政治主张和具体措施。“查看俄员勘办铁路禀”,是曹庭杰分析国际形势,预测帝俄必侵东三省,当在国内集资筑路,与俄抗衡,以争取主权的主张,兼有政治、军事内容。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奉宽著录略云:“《东三省舆地图说》一卷(辽海丛书排印原刻本)。清曹廷杰撰。有图别行,书併附录條陈禀稿等共为一卷,成于光绪中叶,目分国初征服吉江二省各部考,及冷山挹婁国越喜国黑水部,怀德县即信州,八面城即韩州,扶余府黄龙府夫余路扶余国,金会宁府(海古勒白城附),渤海建国地方,肃慎国阿卜湖,牡丹江,五国城,伯利,率宾国(即绥芬河双城子地方),嫩江陀喇河喀鲁伦河黑龙江(临潢府长春州附),库叶岛,鸭绿江佟佳江高句丽高丽(建国地方附),辽水等考。中俄东边界段说,及吉江二省旧地现属俄国东海滨省各处屯跕数目,窝稽,二圣墓,长白山,开元开原辨,石碑岭,得胜陀碑,得胜陀瘞碑,穆稜河即暮棱水,断牛,赏乌绫,使犬部,赫哲喀喇,额登喀喇,贡貂诸部,传达里济喇敏(传当是傅),济勒弥,特林碑,库叶岛,虾夷岛查看俄员勘辨铁路禀稿三件,并汉阳左寿椿等跋书中所录窝稽即两汉之沃沮,南北朝之勿吉,伯咄即金之部渚泺,今之伯都讷,拂涅即今之佛讷和城安,车骨即今之安楚拉库,挹婁即今之懿路河,又言宁古塔西南沙兰跕,有二圣墓,证之陶宗仪《辍耕录》,即宋徽钦二宗葬所,其右碑岭说,及黄龙府考,得胜陀瘞碑记三條,证明黄龙府在今吉林农安,校正盛京通志言在开原县境,杨宾《柳边纪略》言在石头河双阳河之间(林佶《全辽备考》同),张穆《蒙古游牧记》言在昌图厅西北赫尔苏河北岸之误,此类纪述,并卷末條陈禀稿等,于古典时务,胥关切要,卷端有曹氏补注图说,及光绪十三年,吉林将军希元所缀补注图说,并图书正讹识语,全书系以辽海丛书排印原刊本著录,若皇朝藩属舆地丛书本,则篇第略有先后,内容固无异也。”1887年出版的《东三省舆地图说》,汇集了曹廷杰有关东北地理、考古、民族等方面的学术札记,内容丰富,专家们对它的评论是“此书精于考证,为讲辽东舆地必读之作”,“其所考证,多发前人所未发”。如关于得胜陀碑、完颜娄室碑、金上京、三姓、白城、韩州等问题的考述,都有他的新见解。《古迹考》一卷,是曹廷杰实地考察东北各地的成果。如黄龙府故址在今长春以北,上京会宁府故址在阿勒楚喀城西南,唐渤海大氏都城在今宁古塔城西。其他如咸平府、率宾府、显州、信州、五国诸处,自来历史家未能确指其地的地方,经曹氏一一考证得知确切地点。此卷后收入《东三省舆地图说》中。

  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茅乃文著录略云:“《吉江二省与俄交界图说一幅》(清光绪刊本)。清曹廷杰撰。廷杰楚北人,光绪间官吉林,颇能通晓时事,于边政尤所究心,《西伯利亚东偏纪要》诸书,惜均未刊行。此图作于光绪十三年,乃奉命勘履俄界后所作,盖以目验所及,参以中俄官私图志,以及齐氏水道提纲、何氏朔方备乘诸书,互相参考以成者。全图计一幅,红黑两色套印。凡吉江两省自康熙二十八年至光绪十二年历次与俄勘定之界划,皆能赅备,虽为疆界而作,然于东北地方奉吉黑诸省之山川、城邑、关镇之有关险要形势之地悉皆举其方位,详列于图或仿康熙内府地图之例,经纬密布,每方一格,准经纬各一度,每度纵横各当地三百五十里,其各处经纬测点,则以张氏翠微山房所载测定各处之经纬度数为准。至于各地方之建置沿革、兵要地利,不能形诸图者,另各为说,注列图边,所论虽简,然皆精要之言,且于前人旧作,尤能多所辨正,若奉吉两省交界之威远堡门外一带,吉江两省交界自松花江一带,旧图志皆钼铻不接,松花江水道自格林河以下,旧闻悉皆迳向东北入海,无折向北流,又西北流再折而东南之势,廷杰之图,则皆一一有所正之。至其图中所载各地古今沿革之考辨,虽尚未脱经生考据余习,然其所指陈东省疆里险要,则均为亲历其境所得,古能言有成理,而有裨于言兵防屯垦之实用也。”足见对是图的实用价值评述甚当。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