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民主革命先驱——刘静庵(2)
辛亥革命网 2012-06-18 00:00 来源:湖北文史 作者:刘芬 欧阳康 查看:
参与组织湖南长沙起义
湖北、湖南两省自古兄弟一家,早期民主革命更似孪生兄弟。武昌科学补习所、日知会尤以两省革命党人最为活跃。据廖声武《刘静庵》一书援引贺觉非《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等史书介绍,刘静庵在湖北新军时,黄兴等武昌科学补习所成员,曾与之一起密谋湖南长沙起义之事,后因黄兴给他来信被发现后,他便离开新军。离开新军后,刘静庵住在多宝寺街武昌科学补习所内,后随科学补习所搬到魏家巷。在武昌科学补习所,他组织在汉的科补所骨干,对整个长沙起义,尤其是湖北配合行动,进行了更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在起义筹备中,他监制了30万张军用票;派胡瑛、王汉往湖南运回黄兴为其准备的枪支弹药;派宋教仁等赴长沙协助黄兴指挥暴动;派曹亚伯负责两地联络;派何自新等人奔荆宜,吕大森等人赴施南组织会党。整个长沙暴动组织的五路人马、十万之众都属武昌科学补习所外围组织——会党。对湖北武汉的响应,他也进行了周密部署:武高等学堂,由刘熙卿负责推动;文普通学堂,由欧阳瑞骅负责;工程营,由张难先负责;他自己负责新军马队。其余各校各营,他都安排了专人负责,只要湖南长沙一起事,湖北武汉即刻动手,王汉负责刺杀湖广总督张之洞,易本羲负责刺杀湖北提督张彪;李胜美、张难先负责率工程营先劫火药库,他自己率领马队接应。
湖南长沙起义,预定在1904年十月初十慈禧七十生辰,在万寿宫的皇殿下,藏一个大炸弹,等湖南全省文武官吏到场行礼时,引爆炸弹,将大小官员一网打尽。紧接着,长沙、岳州、衡阳、宝庆、常德五路人马同时行动,占领长沙,进取南昌。事情出乎预料,在举事前十几天,起义计划泄漏,两名会党重要领导人被捕,武昌科学补习所精英黄兴、宋教仁、胡瑛、易本羲、刘揆一、马福益等起义领导人遭到通缉。
长沙暴动失败后,清吏根据线索,追查武昌科学补习所。刘静庵得知消息后,临危不乱,迅速与王汉、胡瑛、张难先商议对策,组织人员藏匿物品,销毁证据,转移同志,使革命党人免遭浩劫。
参与策划湘赣萍浏醴起义
1906年春,刘静庵见革命声势大振,运动军队业已成熟,再次起义时机到来,便与日知会骨干商议,在湘鄂赣等地再次举行武装起义。派胡瑛、朱子龙、梁钟汉三名骨干到日本,请求孙1906年4月,日知会派会员吴昆前往日本会见孙中山。9月,他受孙中山派遣,与同盟会员乔义生陪同法人欧几罗来鄂视察,刘静庵迎于长江边,并召开欢迎欧几罗大会的情景。中座持扇者为刘静庵中山援助;派吴昆到香港请求黄兴筹款;派易本羲、殷子衡等人游说各方,组织会党;季雨霖负责招募操练新兵。冯自由《革命逸史•辛亥武昌起义之革命团体》载:“丙午(1906年)夏间,刘贞一等以运动军界渐次成熟,乃遣吴昆(寿天)至香港《中国日报》访黄克强求措款大举。黄以华侨款未到手,嘱其静候。”是年十月十九,萍乡、浏阳、醴陵会党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仓促起义。起义之初,势如破竹,仅十天时间,起义军迅速增至数十万人。萍浏醴起义爆发后的冬月十二,刘静庵组织日知会骨干齐聚汉阳伯牙台,商议响应对策,力主策应萍浏醴起义。因胡瑛、吴昆等外出求援人员都两手空空而归,迅速策应方案遭到其他同志否决。萍浏醴起义也终因缺乏武器装备,加之未得到其他地方响应,起义军很快转为劣势,以失败告终。日知会骨干、起义领导人易本羲吐血数升而死,刘道一、蔡绍南等日知会骨干、起义领导人英勇就义。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清乡”,万余起义将士和无辜百姓惨遭杀害。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日知会始末》介绍:“此役本党人自动,故东京总部,事前无所闻,然事已至此,亦不能不派人指导。”曹亚伯《武昌革命史•武昌日知会之破案》记载:“萍乡、醴陵革命军起,本日知会秘密主持。”“是时,东京同盟会重要分子皆分途奋斗,散往各方,东京党部,仅属宣传机关,努力于《民报》之出版,及各方之通讯而已。”
领导中华铁血军
萍浏醴起义失败后,刘静庵等九名日知会骨干被捕,日知会惨遭破坏,清吏“检出名册四巨本,多属军学界中人,吴昆、冯特民、余诚等幸脱逃。”被捕九人“唯刘敬安受刑极重,死而复活者数次……鞭背见骨,扑面青肿,卒无所得。”在狱中,因清吏严刑毒打,刘静庵一直在病痛折磨中煎熬,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稍有好转,便思考着身陷囹圄与敌斗争之策略。冯自由《革命逸史•日知会首领刘静庵》记载:“是年(1907年,作者注)六月敬安大病,垂危床褥七十余日,赖从其学道诸友狱卒殷勤奉侍,潜馈药饵,得不死。病愈后乃与同狱胡瑛、吴贡三、李亚东等秘密组织中华铁血军于狱中,阴与日知会会员变名后分设之各种机关通声气,实为日知会破案后革命运动之中坚。”曹亚伯《武昌革命史•殷子衡之日记》记载:“予舅父吴贡三与李亚东、梁钟汉得狱官熊家骐之庇护,组织中华铁血军于狱中,得以与日知会会员变名分设之各种机关通声气,如武昌省垣之阅书报室、溢中书局、明新学社、集贤学社、容光照相馆、共进会、文学社、民社以及沔阳之群进会、黄州之明明德社,皆以中华铁血军为日知会破案之中坚,作铁血军之壮士。以鄂军三十一标、三十二标及陆军学堂之翘楚生最多。时彭养光设钟祥学社于玉皇阁,极力赞成此举,并请吴贡三作革命檄文口号,以为异日起义时之用。”“中华铁血军仍以刘静庵为首领。”后因官府下令监狱不允许军人探访,监狱管理越来越严,刘静庵则请被感化的狱卒潘季贞等人千方百计与狱内狱外同志互通声息,针对各革命组织间存在的矛盾,他常教育同志求同存异,精诚团结,共举大事,指导狱外革命斗争,直至生命最后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