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民主革命先驱——刘静庵
辛亥革命网 2012-06-18 00:00 来源:湖北文史 作者:刘芬 欧阳康 查看:
中国早期民主革命先驱刘静庵,原名刘世文,外出革命后,以乳名贞一代之。字静庵(敬安),别字家运,1875年出生于湖北潜江梅咀一世代书香家庭。他幼承父教,饱学诗书,早年参加革命,将毕生精力投身中国民主革命伟大事业,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家,流尽了最后一滴血,1911年农历五月十六瘐死狱中,卒年36岁。民国初,被民国政府追赠“大勋位”。
改造长江流域会党、湖北新军
清朝末年,朝野腐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刘静庵早年接受新思想,以挽救民族于危难、拯救民众出火海为己任,在一文武双全的江湖隐士引导下,投身革命,逐步成长为才智超群、有胆有识、待人至诚、令人敬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斗士。经多年努力,逐渐将山堂林立、派系复杂、矛盾不断的长江流域会党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以“推翻满清封建皇朝,建立人人各尽天职的共和国家”为宗旨的革命武装。1900年,庚子起义失败后,他痛定思痛,改变斗争策略,借张之洞招募扩充湖北新军之机,安排会党骨干先行探路,打入新军。之后,他亲入虎穴,钻入敌之心脏,先后充新军马队士兵、黎元洪营部书记协理、书记。曹亚伯《武昌革命史•自叙》记载:“倘张之洞有招兵事,刘敬安必先知,因刘在南湖马队营黎元洪营部充书记,胡宗琬即用密电招会党来入伍。”刘静庵所书条幅,原挂日知会室内“入伍之先,必受科学补习所之密约。约中大意,谓吾汉人四万万,亡国于满清之手,已二百数十年,受尽苦痛,诸君此次入伍,务学成健儿,待时机至,即起而革命,光复汉族,为一定之宗旨。其时张之洞所募新军,大半科学补习所介绍之新货也。”贺觉非《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介绍:“刘静庵在马队,下操非常认真,严守军队纪律,空闲时间就和同营的士兵们谈国家形势,谈种族大义,渐渐地,同营的士兵感到这位刘大哥有学问,明事理,大家都对他非常敬重。”
刘静庵任黎元洪营部书记的一天,黄兴用隐语给他写的内容涉及密谋长沙起义的信,落在黎元洪手里,黎元洪为保护下属,不想声张,将来信烧毁,让他称病离开军队。离开新军后,他一直与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保持密切联系,有如自己仍在军营。先后以武昌科学补习所、日知会为阵地,在军中宣传革命,发展组织,运动军队,将自己亲自参与编写的《破梦雷》、《训兵谈》、《作新民》、《估占辽东》等书籍,由军中同志带回,等夜间或士兵出勤之时,将这些小册子塞到士兵床上。士兵们看到这些书后都偷偷阅读,有的退伍老兵还乡时,又将这些小册子带回老家,进一步传播。一些经革命思想熏陶和严格军事训练的退伍士兵,离开新军后,许多人再入会党,领导会党,改造会党。在革命党人领导下,会党与新军相互渗透,关系日益密切,血浓于水,成为推翻满清皇朝的革命武装。
创建武昌科学补习所、日知会
曹亚伯《武昌革命史•自叙》记载:“癸卯(1903年,作者注)三月,予复返新化中学,过武昌访吴禄贞,问胡宗琬之行踪,彼已派至沙市、宜昌、湘西一带与会党联络去矣。先是刘敬安于武昌组织一救世军,秘密军中同志分途运动,闻胡宗琬将至鄂,会合于蛇山之顶,准备欢迎,到会者,即刘与辜天保、季雨霖、方柏年、张汉、徐竹平、徐于七人,胡至后,即组织科学补习所于武昌山前东厂口。与刘静庵、冯特民、朱滓淘、时伯弼、宋教仁、易本羲、张朗村、王汉、朱子龙辈分道进行。”作为历史见证人,曹亚伯先生的记载足以说明,在刘静庵组织的救世军基础上建立的湖北首个革命团体——武昌科学补习所的主创者为刘静庵。
革命团体日知会的创建,可谓凝聚了刘静庵全部心血。日知会原为武昌圣公会办的阅报室,武昌科学补习所遭破坏后,刘静庵在圣公会会长胡兰亭等人帮助下,谋到圣公会司理差事,他便以此为掩护,与同仁一道,重新聚集失散的革命党人,在军学绅商各界宣传革命,发展组织,运动军队。“日知会所有筹划刘敬安必咨询之。”兴办的革命学校,他亲自授课;创办的革命刊物,他带头撰稿;组织的革命集会,他带头演讲……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日知会始末》开篇介绍:“日知会者,乃刘静庵独立缔造之革命机关也。”日知会驻同盟会交际专员范腾霄在回忆辛亥革命时写道:“辛亥武昌光复之役,其始源实为日知会,尽人皆知,而日知会创造者为潜江刘静庵先生。”在刘静庵等人努力下,“同志日多,日知会极形发达”。“其分会及书报社遍设于鄂省之黄冈、湖南之长沙、江西之九江等处。”众多历史名人加入日知会,如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秋瑾、柳亚子、董必武、吴禄贞、刘揆一等,兴办了江汉公学、明新公学、东游预备科,创办了《文华学界》刊物和日知会秘密印刷厂,武汉由此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运动中心。日知会活动遍布全国各武昌候补街高家巷日知会旧址地,如胡厚斋等在江西九江;文晋公、柳世俗等在南京;濮以正等在安徽;辜天保、吴昆、徐祝平等在奉天(今辽宁);冯特民、冯大树、郝可权等在新疆伊犁;梁耀汉、彭汉一、周海珊等在四川;吴禄贞、程家柽等在北京;蓝天蔚等在关外;曹亚伯、范腾霄等在日本东京负责与同盟会联系,其他日知会骨干主要集中在鄂湘赣等省。
曹亚伯《武昌革命史•日知会之破案》在谈到刘静庵和日知会影响时写道:“湖北军界隐藏各省之志士,不乏济世之才,如贵州之王宪章,河南之李济川,广东之许崇灏等皆得与刘静庵同立大愿,分途进行。而各省新军,亦多有日知会会员插足其中,阴为结合同志。湖北各县之有新学知识者,以及缙绅先生,多暗助日知会之宣传,其名虽不彰,其功自在天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