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节述津浦铁路北段办事情形》的李德顺(3)
辛亥革命网 2012-05-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同样属于李德顺和玛格丽瑟财产的江苏路6号和8号,也都不是李建造的。江苏路6号房子,在1902年时的所有者是鲁特尔,几年后他把房子卖给了李的太太。克罗帕彻克和家人,一直在那里租住到了1914年。它隔壁的江苏路8号房子,是1901年至1902年F.H.施密特公司为顺和洋行董事贝恩建造的。实质上,李除了拥有江苏路的房子,在湖北路也购有房产。
据考:江苏路4号,建于1899年,是德国胶澳总督府的职员宿舍,据说,这个房子并没存在多久便拆除了,随后在原址上盖起了一幢“更为现代和实体结构的建筑”。6号楼,为时任顺和洋行首席办事员鲁特尔(Reuter)的房子,几年后,中国人李德顺从鲁特尔手中购得,然后出租给了汉堡美洲航运公司青岛办事处的负责人汉斯·克罗帕哲克;6号楼曾为俄国驻德国胶澳租借地的领事馆,由带有俄国贵族的血统汉斯·克罗帕哲克担任名誉领事。离俾斯麦街略远些的8号楼,也尚未竣工,它的主人是施瓦尔泽科普夫公司的经理罗兰德·贝恩(RolandBehn),这栋房子后来也被李德顺购买。德国殖民时期,在俾斯麦街上,最耐人寻味和最具故事性的,莫过于6号、8号及12号的楼房,它们曾经都属于李德顺。
在李德顺来青岛之前,李的德国妻子玛格丽瑟•克鲁格(Maeagartekruger)已经移居青岛。1908年2月28日,李德顺与德国妻子的儿子埃里希·海因里希·李(ErichHeinrichLi)在青岛出生并接受洗礼。埃里希在成年后前往德国攻读工程学,1936年与一个德国女孩结婚后回国,1938年和1942年埃里希的女儿英格丽德(IngridLi)和儿子麦克(MichaelLi)分别在青岛出生。2005年5月时,德国青岛城市史研究者马维立博士在和青岛学者王栋进行的《波恩通信》里面曾提到,几天前,他在法兰克福首次见到了67岁的英瑞德•李太太,她是李德顺和他的德国妻子玛格丽瑟•克鲁格的一个孙女。英瑞德有个弟弟叫麦克,也住在德国。他们姐弟两个都出生在青岛,一个是在1938年,一个是在1943年。最早,关于李德顺不是汉人,而是个满人的说法,就是英瑞德告诉马维立的。从1909年开始,李德顺一直住在青岛。这是一个相对漫长时间过程,这期间他的生活状况,没有详细的资料可供描述。1945年,李德顺在青岛死去。英瑞德的父亲,也就是李德顺的儿子埃里希•李在德国学习工程,并娶了一个德国女孩。从1936至1953年,埃里希•李住在青岛,1953年搬往开封。1958年,埃里希举家前往德国。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生,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