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伟的皇帝梦(3)

辛亥革命网 2012-04-2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清廷在溥仪退位后,又被隆裕太后拒见时,溥伟便叫嚷道:“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本来溥伟在北京恭王府里,过着处优安闲的日子;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人乘机,从德人手中将青岛夺去。在日德交战时,青岛的遗老,大都离开青岛,到外地避乱。曾有清吏出身的著名书法家王垿,时居青岛,“欧州战起,日军攻青岛与德军战,垿携眷避至济南,时恭亲王溥伟,相国升允等仍在青岛,因垿宅坚固,迁入避乱,皆得无恙,至九月,日军占青岛后,垿由济返青。”溥伟升允等未离青岛,并非因王垿的住宅坚固,而是他们早已与日人有勾结。日本军队占领青岛后,“而其兵卫护恭邸尤尽敬。”(陈诒重语)。日本间谍小方宗太郎早已说过:“宣统复辟运动的根据地在青岛、上海。在青岛的以恭亲王为中心,前邮传部侍郎于式枚,前大学堂坚督刘廷琛,御史王宝田等热心参予。”并认为溥伟是“器宇不凡,诚意动人。晤谈时,端坐正视,而无笑容。言不及他事,神态严肃。实满贵族中突出的人物。”说明溥伟早被日人所看中。1916年,善耆、升允与溥伟曾煽动和指使八宝札布打起“勤王”旗号,在满、蒙一带进行骚扰活动,一度进犯张家口。这支军队是由日本军人、浪人参加,并在军火和经济上受日方的接济。同时,有日本军人川岛浪速帮助招募和训练一支秘密军队,溥伟不时派升允在日人陪同下,由青岛前往旅大“阅兵”。它们企图利用这支军队为冒险资本,与蒙古公爵八宝札布的军队相呼应。可是在张勋于1917年发动丁巳复辟时,溥伟得知日本认为:“发动复辟,目下尚非其时。”并有升允的劝阻,他知道没有日本人的支援,复辟是很难成功的。因此,对张勋丁巳复辟开始有所廻避;可是,当他得知张勋复辟成功时,惊喜欲狂,专程进京,责备张勋专擅之罪。张反唇相讥说:“今日才来,还想得个好位置,世间没有这样便宜的事。”溥伟大骂张勋忘本,张连打了其几下耳光子。溥伟大叫:“你敢殴打亲贵么!”张斥曰:“除掉皇帝我为大,打了你也没什么稀罕的。”(《复辟黒幕》)说明溥伟的复辟活动,并不成功的。虽然,在张勋死后,复辟事业仍未停止进行,但无结果。

  溥伟在青岛时,经常到三江会馆与清朝遗臣们会面,德人尉礼贤办的尊孔文社藏书楼,溥伟亲自为藏书楼题写匾额。1921年6月,溥伟偕同10余人,由青岛乘小火轮至崂山太清宫,游览了许多景点,并到宫内各殿礼拜,题太清宫三官殿匾额:“博施济众”。并留有《登崂山赋》略云:“东海之滨,有山曰崂,突兀连绵五百余里。俯不其之山,枕姑海之水。古称为海上诸山之冠,良有以也……重冈复岭,万窍千仞。陡绝入海,或现或隐。”又游了聚仙宫、迎仙观、华楼山等地,作《崂山歌》云:“崂山峨峨兮东海滨,接混茫兮浩无垠。震始育兮毓灵秀,坤维钟兮胚胎珍。小众山兮抗泰岳,履大海兮戴星辰。灵之来兮气氤氳,仙之人兮御风轮。餐紫霞而升云车兮,吾将与鸿濛而为邻。”。当时住青岛的劳乃宣、康有为等人曾多次登门拜谒,并有题诗记事。劳乃宣《拜访‘恭邸’谒恭王》诗序云:“春暮游会前,观樱花,归过恭邸别墅,玩所藏书画,留饮赋此谢之。”诗曰:“暮春天气尚披裘,山外茫茫海色深。霞绚朱樱乾树密,径循翠柏两行幽。淮南秘笈窥鸿宝,梁苑清晖步鹤州。一小客星无酒力,不须酩酊醉相留。”1917年,丁巳复辟失败后,康有为到青岛时,专程拜谒溥伟。这一天恰为冬至,溥伟以皇宫旧俗请康有为吃馄饨,曾写题为《丁巳冬至日游青岛并谒恭亲王殿下于会泉》的长诗。在诗中盛赞青岛景色优美:“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中国第一。”又云:“驱车周道马翩翩,逾山历涧至会泉;海上忽见神仙会,金碧观阙绚其间;晓墩乍上映紫澜,楼观飞惊抗情恋。楼阁倚山临海滨,碧波浩荡通天边;登高啸望心悠然,……”并复述自己当年“公车上书”中极力反对德国人占领青岛的情形:“吾时伏阙力争焉,大陈利害言万千。”尤以同溥伟会见为荣。1923年5月,康有为再度来到青岛,6月住进福山路6号(现为福山支路5号)的德国旧提督楼。溥伟适拟迁居旅顺,在离青岛前,把许多名贵傢具送给了康有为。康有为当场写诗《游青岛谒恭王殿下,则已迁大连,以青岛风景极佳,盛暑不热,因租房避暑,殿下以傢具什器假我得安居感赋》感谢溥伟。溥伟还派人为康家花园布置了名贵花木;康有为将1922年溥仪“御赐”的“天游堂”匾额挂在居处,还悬挂亲书《丁巳冬至日游青岛并谒恭亲王殿下于会泉》的长诗。遂将“康家花园”命名为“天游园”。

  1922年,中国政府从日本手中收回了胶澳租界,,溥伟失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保护,将避之他境。曾作诗云:“冬事萧条斗转枢,海山入夜北风粗。下帘猶觉馀寒重,多少哀鸿泣路隅。”始感有亡国之悲鸣也。1923年离开了青岛,去到东北旅顺,与日本人的勾结更加频繁。1926年北伐军接接胜利时,在天津的溥仪感到了危在旦夕,这时的溥伟一再写信催促溥仪到大连去。由于溥仪身边的人员意见不一致,便没有动身去东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伟公开充当日伪汉奸,出任沈阳四民维持会长,企图在日本支持下组织傀儡政权“明光帝国”,但不久由溥仪的伪满洲国所取代。当“溥仪潜行到旅顺后,住在善耆的‘肃王府’中。溥伟进见溥仪时说:‘现在名分已定,还有什么可说的?’”1934年1月溥仪要做伪满皇帝之前,曾派溥伟到京津一带,运动清朝遗老贵胄前往长春上本朝贺。溥伟到京津将其列名奏贺之本章收齐,并带去故宫太监二十四名,预备三月一日,溥仪举行登极大典时待奉之用。溥仪当了伪满皇帝,由溥伟的儿子毓嶦成为贴身侍卫。

(溥伟(左3)与日本顾问安谷(左5)在一起的场面)

  在溥仪登极后,溥伟即被日人所抛弃,他拿了日本人赏的一笔钱,死于长春越香村旅社中。“溥仪指定其子毓嶦承袭王爵。满清旧例,王公薨逝,其所藏御赐重要物品,应由死者家属缴进,俟承袭人决定后,仍发还给承人继续保存。溥伟死后,其家属依例办理,当溥仪把原物发给承袭人毓嶦时,交宝熙转发。其中有两件有关清代历史的重要物品:一是一柄腰刀,刀柄上镌刻着‘此刀曾杀第一忠臣’八个字。据说‘第一忠臣’系指史可法。……另一件是咸丰帝给恭亲王奕欣的一道‘密谕’,内容是在他死后‘准奕欣得承制封拜,便宜行事,并准其世世子孙亦得承制封拜,便宜行事。’咸丰帝和奕訢是同胞兄弟,这道‘密谕’,给了奕訢很大的权力,但奕訢一直未曾示人,也未使用。……溥伟所谓的‘名分已定’,是有其‘弦外之音’的。”(见《伪满官廷杂忆》)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