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章程的起草人——马君武(2)

辛亥革命网 2013-07-02 00:00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冯晓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马君武是我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著名的近代学者和教育家。当时在广西乃至中国算是了不起的人物,有“南马(君武)北蔡(元培)

  袁世凯称帝失败,马君武于1916年5月又从德国回来,以国会议员的身份参与国内的政治活动。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建了军政府(大元帅府),反对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京政府。孙中山任军政府大元帅,马君武任秘书长兼代理交通总长,后改任广州石井兵工厂总工程师。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孙任大总统,马君武又被任命为总统府秘书长。这是他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做孙中山的秘书长。不久,孙中山根据“桂人治桂”的原则,委派马君武为广西省长。

  襟怀坦荡,敢作敢为

  马君武为人襟怀坦荡,是敢作敢为的性情中人。他一生为真理上下而求索,对革命一片赤诚,为国家民族肝胆相照,留下很多鲜为人知的逸事。

  辛亥元老居正著的《辛亥札记》中有“马君武先生因爱国心切殴打宋教仁先生”的记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要袁亲到南京就职。袁心怀叵测,根本不准备南下,并唆使曹琨发动兵变。在此危机关头,国民临时政府成员大多数主张,由陆军总长黄兴率兵北上,以迎袁为名,顺便扫荡北洋军阀。这时候,蔡元培持重不语,宋教仁则急急反对,说:“统兵北上,不是儿戏,势必惹起战争……”宋话未说完,时任实业部长的马君武先生就大声叱呵宋教仁道:“你为袁世凯做说客,出卖南京!”说着就对着宋脸上一拳,宋左眼顿时受伤出血。孙中山见状,立即呵斥马君武,并要求向宋教仁握手致歉。马君武听命,上前要与宋教仁握手道歉。宋教仁说:“我眼痛,不好伸手。”两人各自澄清心情,又和好如初。

  后来宋教仁被刺,上海六万人集会,揭露袁世凯暗杀宋教仁的政治阴谋和违法借款的行径。国民党上海交通部为宋教仁举行追悼会,陈其美于张园主祭。孙中山虽然因故未至,但他以马君武代理出席,力主严究宋案主谋。

  1917年初,民国国会讨论对德宣战事宜,马君武反战情绪尤其愤激,因不满“政学系”骨干李肇甫力主参战,再次大显身手,举杖追打李肇甫!便追便骂:“放狗屁!”全然不顾议员身份。

  马君武疾恶如仇,只要看不顺眼,现场动手打人。对于够不着的,马君武也一样不放过。只不过武斗改成了文战而已。张勋闹复辟那会,梁启超大笔一挥替段祺瑞写起了讨逆檄文。梁氏檄文写得曲折生动,笔带魅力,但立场一如从前,明显带着几分不彻底的改良色彩。檄文通电发表,国内普遍认为梁氏进步,唯独梁启超的老朋友马君武持论相反,竟然公开通电骂梁。

  九一八后,马君武在上海《时事新报》刊登诗作《哀沈阳》,讽刺当时身为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兼东北边防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将军沉迷女色,对日军侵占沈阳置若罔闻之事,引起全国一片哗然。马君武的诗作发表后,各报广为转载。张学良被国人骂为“风流将军”、“不抵抗将军”。张学良生前曾对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的时候,曾有如下说法: “我最恨马君武的那句诗了,就是‘赵四风流朱五狂’那首。

  2011年9月,笔者在台湾买了一本唐德刚著的《张学良口述历史》,书中就说过,朱五(朱湄筠)在在香港有一次吃饭的时候看到马君武,她就拿着酒杯,走过去对他说:“马先生,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你诗中所写的朱五,我敬你一杯酒,我谢谢你把我变成名人了。”马君武饭也没吃,站起来就走了。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马君武的初恋发生在19岁。当时他在广州求学。附近福音堂里有一位少女叫张竹君,口齿伶俐、丰姿绰约,加上思想激进,作风新潮,被人尊称“女梁启超”。年轻的马君武一见钟情,主动接近交往。张竹君对马君武也十分钦佩。不久,马君武便用法文给张竹君写了一封求婚信,倾诉了爱慕与热恋。张竹君虽然被感动得眼泪直流,但她奉行独身主义,无法接受求爱。初涉情海的马君武难以接受此结果,决定离开广州。1901年到了日本,他仍对张竹君念念不忘。他写了一篇对张竹君颂扬备至的《张竹君传》,发表在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上。《新民丛报》发行面很广,张竹君因而名扬海内外。后来,张竹君果真终身未嫁,致力于女权运动,成为了“辛亥女杰”。

  因为《张竹君传》等文章,马君武的稿子成了《新民丛报》的支柱。为了让马君武多撰稿,梁启超竟也采用卑劣手段,请同学罗孝高作秀,用“羽衣女士”署名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一些作品。梁启超还编造说“羽衣女士才貌双全,中英文造诣俱佳……”。罗孝高更是将“羽衣女士”吹得像天仙一样,说她是自己表妹。马君武以为艳遇来了,诗兴大发,频频撰写带情诗文译作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羽衣女士”也不断回应。一时间,《新民丛报》热闹非凡,版面上净是马君武与“羽衣女士”互相调情的诗文。后来马君武知道真相,对梁启超、罗孝高气愤之极。

  马君武在海外留学期间也产生过异国恋情。1907年,他借住在一位德国机械工程师家里。热情漂亮的房东小姐爱上了他。辛亥革命爆发后,马君武决定回国。房东小姐死活要跟随马君武回中国。马君武只得忍痛割爱,因为他在国内早已娶亲生子……

  马君武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他和许多读书人一样,不仅由母亲包办娶周氏为妻,后又纳了彭文蟾女士为妾。1922年11月,马君武奉孙中山命将广西省政府移往梧州,途中船队遭军阀叛军狙击。陪伴在身边的彭玉蟾中弹身亡,令马君武万念俱灰,从此离开政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