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的廖仲恺(2)

辛亥革命网 2013-01-10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周兴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时期,廖仲恺先生经历了由一名爱国海外赤子变为追随孙中山革命之同盟会骨干,再进而逐步成长为职业革命家的人生道路,并在斗争

  日本留学

  1897年,20岁的廖仲恺已到了谈婚娶妻的年龄。当叔父廖志岗促其成家时,仲恺即说出了父亲的临终嘱咐:“小脚女人在外国被人看不起,你必须遵照客家人的习惯,将来娶一个大脚媳妇”。廖家经过打听,很快就得知香港地产大亨何戴家19岁的九小姐就留有一双“天足”——原来何香凝年幼时性格倔强,因受太平天国女兵的影响坚决不缠小脚,一次又一次将母亲给她缠的裹足布剪成了“花蝴蝶”;其父亲最后对妻子说:“算了,由她去吧!”于是她就保留住了一双大脚。结果,在时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廖仲恺同何香凝没有来得及自由恋爱,即于1897年10月在广州举行了婚礼,巧合天成地结为风雨同舟之终身伴侣。

  廖仲恺与何香凝结婚后,将新房设于住在三官庙的兄长廖恩焘家。他们为了避免侄儿们的嬉闹,在廖公馆二楼左侧屋顶的晒台上搭了一间小屋为卧室。每当皓月当室,这对促膝谈心的年轻夫妇常有“人月双清”之感——他们遂寓此意将这楼台斗室名为“双清楼”。后来,廖仲恺将其诗集名为《双清词草》,何香凝别号 “双清楼主”,并将其诗画集命名为《双清诗画集》,及后人在编辑出版他们夫妇的文集时取名《双清文集》,皆是由此而来。廖仲恺与何香凝夫妇在“双清楼”上一同度过了四五个春秋。此间,这两位爱国青年心怀远大志向和抱负,密切关注着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

  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许多士子都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学外国,将留学看成是“今日救国的唯一方针”,成群结队前往日本留学。何香凝毅然将陪嫁的珠宝翡翠、金银首饰和部分家俬变卖,连同做女儿时攒下的私房钱在内共“凑得三千余金”,作为两人赴日留学的初期费用。1903年1月,廖仲恺先行抵达东京,4月间何香凝也来到丈夫身边。他们夫妇希望借助于西学特别是日本的经验来救国与强国。正是基于此认识,廖仲恺牢记学问乃立国之本,坚持抓紧时间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他先后考入早稻田大学和中央大学攻读政治经济科,于1909年于中央大学顺利毕业。这为其成为民国初期之杰出理财专家与能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留日期间,廖仲恺又于学习之余,经常参加留学生会馆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在4-5月间的“拒俄”运动中为“拒俄义勇队”(后改称学生军)捐款。由于积极参加留学生的集会,他有一次终于获得了面见孙中山之良机,并因此而决志追随孙先生进行救国斗争。因此可以说,廖仲恺的留日之举,实是迈出了由爱国走向革命的第一步。

  逐渐成长为职业的民主革命家

  廖仲恺赴日留学之际,正值东京留学界及国内的民主革命风潮日益高涨之时。自1903年后,“东京留学界之思想实论,皆集中于革命问题”,他们所出版的革命报刊,有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留学生中倾向共和革命的人数,也在一天天地增多起来。当时已正确地选择了革命人生道路的廖仲恺,急切地渴望着能早日拜见到革命领袖孙中山。这一天终于来到了——9月的一天晚上,廖仲恺夫妇在东京神田区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集会上,喜出望外地初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孙先生当时只发表了简短的演说,略谓“中国积弱太甚了。我们应该发愤图强,彻底革命,才可挽救祖国于危亡。”廖何两人不但对孙之演讲“听得入了神”,而且还在散会时“打听到孙先生寓所的地址,预备以后再去拜访他多听些革命道理”。后来,廖仲恺夫妇曾几次专程到小石川的一间“下宿屋”(旅馆)去拜访孙中山,向他请教革命救国的诸问题;“话题马上从中国的政治问题开始了。孙先生谈得很多,从鸦片战争谈到太平天国,谈到戊戌政变,谈到义和团运动,谈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强调所以一定要进行反清革命”,“推倒清廷,建立民国”。孙中山的一席话,令廖何“十分佩服,十分赞成”,他俩当即“表示赞成革命”,愿为爱国救亡和创建民国效力。孙中山对此格外赞赏,并委托廖在留学生中“物色有志之士,广为结交,以便日后结为团体,以任国事”。此后,廖仲恺照孙先生的嘱咐办事,为壮大留日学生中的革命力量做了不少工作。

  在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下,由于各省革命志士尤其是归国留日学生骨干们的努力宣传与组织发动,国内各大城市的爱国革命运动在1904年间蓬勃地高涨起来。其标志是该年相继有黄兴、宋教仁等在长沙创立的华兴会,刘静庵、吕大森等在武昌建立的科学补习所,蔡元培、陶成章在上海成立的光复会等。这些革命小团体的骨干分子,因开展反清革命斗争受挫又被迫再度亡命日本留学,东京遂成为中国反清志士汇聚的地方。为了将全国分散的革命力量组织起来,以适应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商议后,于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正式成立了领导辛亥革命的全国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9月1日,事先返香港筹措学费与看望女儿的廖仲恺回到了东京。当晚他经黎仲实、何香凝两人介绍,由孙中山主盟加入了同盟会。从此后他在东京之“贷家”就成了同盟会的活动机关,而其本人则先后担任过同盟会本部外务干事、会计长及天津分会主盟人等职。廖作为孙中山麾下的一员虎将,为同盟会后来的立党、宣传和起义活动,皆做出重要贡献。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