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宽:战斗,至死方休(2)
辛亥革命网 2013-08-13 00:00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徐子健 管静 查看:
贰
炮马营中谋发难
1907年夏,安庆徐锡麟举枪射击恩铭,但起义最终失败。石德宽深感起义时机尚不成熟,躁进也是无益。正当一筹莫展之际,石德宽接到了堂兄石德纯函召,邀他去日本留学。
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妨先去留学,学成再寻时机举事不迟,再者国外也能结识革命同志共商大事,一番考虑之后,石德宽决定东渡日本。初入同文书院,后来又考入西京农机学校。
1908年11月,清廷光绪帝和西太后相继死去,南洋军会操太湖,革命党人都认为这是起义的绝佳时机。石德宽也从日本回国,和安庆新军中光复会员熊成基、范传甲等一起,密谋发动新军炮马营起义。
11月19日的杨氏试馆,起义代表紧急会议召开,决定当夜十时举事,马营放火为号,炮营发炮响应,起义总指挥熊成基发布了作战密令十三条。
晚上10点,安庆城已是夜黑风高,寂静无声。可是新军炮马营的官兵们却个个精神抖擞,忽见马营方位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起义爆发,熊成基率马、炮各营千余人,攻打北门,由于准备不足,内应薛哲爽约,导致起义军苦战至次日黄昏,城还未攻破。并且起义军弹药不足,难以坚持,只能急退集贤关,第三天退到桐城,驻扎上河,看到形势不利,士兵逐渐走散。
见此情景,熊成基悲愤填膺,欲自戕,石德宽劝说:“今革命未成,国势紧张,岂能自戕,何济事功,不若暂走寿春,号召凤、颖会党,而后跃马中原,进窥帝关,可不可以?”熊成基称是。起义第九天正午,熊成基、石德宽等抵水家湖,途中又遭清军提督姜桂题带领的轻骑数百堵截,捡回一条命。
举义的结果早已在心中设想过多遍,无非成功失败两种结局。原料不成功便成仁,而今事败存命,看来是上天有意让他再多杀误国之贼。
石德宽与熊成基潜入哈尔滨,谋刺载洵,没有成功。1910年春,起义总指挥熊成基在东北吉林被捕,慷慨就义。眼见着并肩战斗过的革命同志相继流血牺牲,朝气蓬勃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石德宽痛心不已。
而由于起义频发,官府监视越来越严,革命党人大多难以容身。迫不得已,石德宽只有再次东渡日本。第二年冬,入东京市日本大学法律科学习。
叁
一腔碧血染黄花
1907年、1908年,同盟会在西南边境地区发动的六次武装起义、光复会发动的安庆新军炮马营起义,都以失败宣告结束。1910年,倪映典率领广州新军起义,又遭失败。
革命大势,愁云惨淡、万马齐喑。为了振奋士气,唤起处于低潮期的民主革命,孙中山、黄兴等同盟会领导人,经过周密考虑之后,决定于1911年春天在广州举行起义,先占领广州,然后由黄兴率领一军入湖南,赵声率领一军出江西,谭人凤、焦达峰在长江流域举兵响应,然后会师南京,举行北伐,直捣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