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良:有口难开显忠“良”(2)

辛亥革命网 2013-08-13 00:00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徐子健 张晴晴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1年,中国,在清政府的白色恐怖下,人心惶惶,生灵涂炭,革命之火渐成燎原之势;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蓄势待发,无数革命者将为之抛

     2 让清廷头疼的“哑党人”

     1908年,全国上下一片紧张局势。

     而在安徽,革命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先有安徽籍革命者吴越炮轰清廷五大臣,振聋发聩的一响不只惊吓了腐朽的王朝统治者,也大大鼓舞了前仆后继的革命志士。后是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更是让皖省政府岌岌可危……

     就在这样的年份里,程良选择回到家乡,像无数皖籍革命先烈一般,在家乡门口开辟一条光明之路。

     这一年,安徽省城安庆又饱经磨难。熊成基、范传甲等共同策划了安庆新军炮马营起义。程良毅然决然加入起义队伍,虽然只是一名不起眼的小卒,但只要能为革命事业献上一份心,程良亦是欣慰且满足的。

     然而此次起义没坚持多久,就被清政府残酷镇压下去。革命烈士更是死伤无数,领导人之一的范传甲也被残忍杀害,起义军损失惨重。然而丹忱正气,虽败犹荣。

     带着遗憾,程良离开了安庆。

     次年,程良来到南京,遇见同乡宋玉琳。惺惺惜惺惺,英雄识英雄。两位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当即立誓:同死粤垣,同起广州。而此时的广州正是危机四伏、暗潮涌动!

     同为安徽籍革命人士的吴肠谷听说了程良奔赴广州准备起义之事,如同有预见性一般向同仁张根仁大为惋惜道:“程良必死!”根仁感慨道:“程良为人甚是忠厚啊!”吴又说道:“不止于此,程良还是位真正的义士。”

     1911年的广州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但黑暗中跳动着光明。

     这一年2月,距离武昌起义时隔几个月,革命党人宋教仁、胡汉民、黄兴、赵声等聚集在香港,筹备着在广州发动起义,并为起义之事呕心沥血。

     程良与宋玉琳商议,宋先到广州,在马鞍街设立机关部,入狼虎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程良则伪装哑人往返辗转于香港、广州之间,专门递送机要文件。“有口难开”对于常人来说,痛苦至极。可是为了民族之大义,程良甘之如饴。

     转眼至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这天下午,枪声骤起,起义爆发。

     程良与宋玉琳约定共同从小东营出发,攻打两广总督署。宋玉琳部署莫云飞、继鹏等,沿着陵华宁里北面的屋壁,枪击清军。此时的广州硝烟四起,连绵的枪声、战火声弥漫在整个广州城的上空。

     战争持续到日暮时,革命军已是大挫,死伤无数。宋玉琳见尸骸遍地,痛心之余急呼程良冲下去,与敌人决一死战。

     在敌军的围追堵截中,程良勇往直前,闯入重围,直刺敌军。一连杀了数人,继而退回向宋玉琳复命。冲锋陷阵的程良早已成了敌军的眼中钉,清兵高声呼喊着追击程良,前后围攻的情况下,程良依然不停地击毙敌人。

     程良受伤了,鲜血浸满了衣袖,只是此时视死如归的他已无法顾及这些,仍然坚持战斗。

     由于寡不敌众,起义军大势已去,宋玉琳便急呼程良先行退去。然而程良坚决说道:“与君同来,不能同去”。

     话音刚落,手中枪弹已尽,不幸被捕。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