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吾与孙中山的不解之缘(2)
辛亥革命网 2014-04-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鞠九江 查看:
世纪绝唱,留下一代伟人的声音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出色的革命演说家,在广州期间,先后在岭南大学、广东高师、第一公园等诸多场合留下了众多著名的演说。他的演讲,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呼吁国人要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他积极传播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颂扬“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倡导“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如此激情演讲,在沈卓吾脑海中留下刀刻一般的记忆。如何将一代伟人的声音保存下来,并在民众中广泛传播,唤其觉醒,激发其斗志,这成了一直追随孙中山革命的沈卓吾梦寐以求的愿望。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白云山养病,当时在上海刚创刊不久的《中国晚报》组建留声部,社长沈卓吾带着技师赶到广州,想为孙中山录音并发行演讲唱片,既宣传总理的革命学说,也借此扩大报社影响。孙中山基于宣传革命的考虑答应了他的请求。5月30日,孙中山在广州南堤小憩俱乐部,拿着事先写好的文稿对着留声机进行了演讲。
为了方便全国的民众都能了解演说内容,沈卓吾为其演讲录制了两个版本,一段是为了方便北方民众收听而录制的国语(普通话)版本,一段是带香山口音的粤语版本。录制完毕后,沈卓吾回到上海,将孙中山的演讲制成全套三张(国语两张,粤语一张)、每分钟78转的胶木唱片,并于当年下半年以《勉励国民》、《敬告同志》为题,以《中国晚报》社的名义向海内外出售发行。
沈卓吾将为孙中山先生录音一事看得极其重要,要求每天在《中国晚报》的报头上加印一行字:“国父声音之所寄托”,并将自己开办的唱片厂命名为中山留声厂,客观上为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做了大量努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不幸病逝,这段录音便成了伟人存世的唯一声音。
在沈卓吾主持下,《中国晚报》经营部又编写了《中山先生留声纪念集》一书,并于1929年3月12日,在孙中山先生逝世4周年之际发行。此书规格20开本,灰色封面,左上角黑色长框内有胡汉民隶书题写的《中山先生留声纪念集》书名。沈卓吾在编辑说明中写道:“这是孙中山一生仅有的一次录音留声,也是孙中山先生利用近代科学发明来宣传政治主张,唤起民众的成功尝试……”书中收辑了孙科、于右任、谭延闿、蔡元培、冯玉祥、吴敬恒、戴传贤等7人专为此书所著的文章,详细回顾了沈卓吾当年请孙中山录制唱片的过程。于佑任的回忆文章进一步验证了沈卓吾当年为孙中山先生留声时的忧心忡忡和殚精竭虑:“十三年夏,余在广州遇沈同志卓吾,惊讶其焦困特甚,询问得知卓吾携技师数人,欲得总理讲演制为留声机片,使国内外无由亲聆总理之音者,藉此话片如 闻面命。惟时总理体恒未豫,久久不得闲。卓吾辛勤期待,异其诚恳。后哲生同志因便得请总理乃就长堤小憩讲演。因病初愈,仅成话片二即今兹国内外所流传者也。”
《中山先生留声纪念集》封一印有孙中山国语演说词四段,封二印有孙中山粤语演说词两段,粤语内容和国语大致相同。当时报纸上还刊登了唱片的广告:
外侮日亟,国难日殷,大家快醒!醒!总理对于我国民有深切之告诫,欲救国强种,请听孙总理生前亲口演讲留声片。国语二片,粤语一片,每片两元四角,上海南京路四百八十号本报留声部发行。
据考证,当时孙中山演说录音的三张唱片向海内外发行的发行数量较大。然而,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磨洗,完整保存下来的唱片寥寥无几。这套承载着伟人一生心愿的世纪唱片不仅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且还是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中国革命党人“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历史见证,更是收藏界孜孜以求的收藏目标。据收藏界人士透露,除上海博物馆、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等少数国家文博单位外,民间很少能见到此物,现在流传在世的不超过10套。正因为如此,这套唱片显得弥足珍贵,用收藏爱好者的话说,收藏世纪唱片,就是珍藏一段历史。
当今,仍有不少台湾同胞能熟练地朗诵孙中山演说(国语版)原文的借内容:
诸君,我们大家是中国的人,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是世界上头等的强国,我们的文明进步,比各国都是领先的。当这个中国顶强盛的时代,正所谓千帮进贡,万国来朝,那个时候,中国的文明,在世界上是第一的,中国是世界上头等强国。到了现在怎么样呢?现在的时代,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顶弱、顶贫的国家。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能看得起中国人的。所以现在世界的列强,对于中国,就是有瓜分中国的念头,也就是由各国来共管中国的意思。为什么我们从顶强的一个国家,现在变成这个地步呢?这就是中国,我们近来几百年,我们国民睡着了,我们睡了,不知道世界他国进步的地方。我们睡着的时候,还是以为我们几百年前是这样的富强的,因为睡着了,所以我们这几百年来,文明退步,政治堕落,变成现在不得了的局面。我们中国人,在今天应该要知道,我们现在这个地步,要赶快想想法子,怎么样来挽救。那末,我们中国还可以有得救。不然中国就要成为一个亡国灭种的地位。大家要警醒!警醒!
缅怀国父,主持一系列纪念活动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因患肝癌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9岁。消息传来,时任上海电报局局长的沈卓吾悲痛万分,他积极参与中国国民党上海党部议决追悼孙中山事宜,被公推为文牍,具体筹备4月12日上海各界人士追悼孙中山大会。据1925年3月15日《申报》报道:3月14日,中国国民党上海党部议决追悼孙中山事宜,到会者有唐少川、章太炎、沈卓吾、常芝英、杨千里、邵力子等20余人。会议拟借山东会馆为筹备处,由沈卓吾、常芝英负责接待,并公推沈卓吾、杨千里、邵力子等为文牍。此外,沈卓吾还具体负责孙中山纪念章设计制作事宜。据1925年3月21日《申报》载《追悼孙公筹处之职员会》云:“3月20日,孙中山追悼大会上海筹备处召开全体职员大会。沈卓吾报告,已向商务印书馆定纪念章加制1万枚,连前共3万枚,统计洋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