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演达回国领导革命(2)

辛亥革命网 2014-04-0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樊振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27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惨遭捕杀,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为寻求解放中国革命的道路,宋庆龄同邓演达、陈友仁、彭泽民、徐谦

  二、“新机在眼前,只合鼓勇往”

  邓演达旅居德国后,几乎用1928年全年的时间,致力于新党的纲领、组织法、成立宣言等文件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到年底,详细的宣言和政纲成型,他就将其寄回国内,由谭平山主持讨论,征求意见。1929年,邓演达又出版了《我们的思想系统及主张根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海外三年,是邓演达从参加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到领导“第三党”开展平民革命的重要过渡阶段。他的平民革命理论体系和革命方略,便是在此期间成型的,为回国后正式组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开展平民革命,准备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条件,奠定了党的思想格局。

  1929年夏,传来中山陵竣工的消息。宋庆龄要回国参加孙中山的奉安典礼活动。邓演达考虑自己暂时还不能回国,而宋庆龄的特殊身份又不便在国内从事具体的组织工作,因此派黄琪翔作为宋庆龄的秘书陪她回国,一方面照料她的旅途生活,另一方面回国进行联络工作,为回国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作准备。10月,邓演达起草《我们对现在中国时局的宣言》,明确指出:反动统治不是个人所造成,不是推倒蒋就可以打破反动局面,而是要推翻整个“军阀官僚地主豪绅的统治”,“建设一个民族的平民的统治,去实行孙总理的未完的工作”。

  1930年3月21日,邓演达于回国途中,顺道寻访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地巴比伦故城。临行前,他在车站旅馆外国人游记簿上留下一首文言诗:“人文最洪烈,首推此邦阙;战争与科哲,相并亘古绝。世变急西移,乃生后希腊!罗马继复起,鸿图迈前域。生存与征伐,不得须臾歇。中间回教义,并合非与亚。欧洲南西东,罔被铁蹄跨。假非哥伦布,移转新机运。欧亚力角持,至今还不分!海洋与温气,诞生旧人文。艺术日邅递,自然力日逊。今日生存者,何□非自奋?巴比伦已矣,祗余败瓦砖!牧人与牛羊,徜徉复徜徉。那知今与昔,相判已天壤。回矣浪游人,故乡荒且莽。新机在眼前,只合鼓勇往!”

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邓演达印

  这首诗,透彻地表明他彼时彼刻的情怀和志向。从1927年6月底秘密出走,到1930年5月归国,他魂牵梦绕的是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他说:“我每念及中国,我实觉责无可卸!”三年中,他如饥似渴地深入研究理论和历史,实地考察欧亚各国,并与国内革命同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结合史与论、古与今、中与西的研究和思考,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主张。

  5月初,邓演达由加尔各答乘船抵香港。与彭泽民、丘萼华(丘新民)等会晤。邓演达与彭泽民进行了长谈,邓演达告以中国革命不能中断,须共同奋斗,以孙中山和平、奋斗救中国的精神,复兴中国革命。同他自己家族中人及其夫人郑立真,均未谋面。

  邓演达是乘坐德国轮船回国的,据彭泽民夫人翁会巧回忆:“轮船途经香港加油停留一晚。邓先生秘密登岸,立即托同乡来找彭老,彭老此时不能公开活动和行医,晚上去陈伯坛中医专科学校进修学习。彭老上课去了!我深知事关重大,便立刻出门一路小跑。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上环医校通知彭老。我见到彭老,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邓先生回来了!’彭老很高兴,抬脚就走。我们边走边跑来到中环僻静处一家日本式旅馆。见到邓先生,彭老握着邓先生的手又惊又喜轻轻地说:‘你回来做什么!’邓先生回答说:‘我回来办党。’彭老接着说:‘在香港办罢!不要回上海了!’邓先生连连摇头,笑着说:‘你太小心了!’彭老说:‘不是的,因为上海正处在白色恐怖之中啊!’他们越说声音越小,我什么也听不到了!我在一旁独自回味着方才他们的交谈。在革命处于低潮时邓先生不怕危险,回国振兴革命,感到邓先生真坚定!真勇敢!为了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邓先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邓先生办党,很及时啊!”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