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演达回国领导革命

辛亥革命网 2014-04-0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樊振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27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惨遭捕杀,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为寻求解放中国革命的道路,宋庆龄同邓演达、陈友仁、彭泽民、徐谦
 

1930年,邓演达回国后摄于上海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惨遭捕杀,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为寻求解放中国革命的道路,宋庆龄同邓演达、陈友仁、彭泽民、徐谦等人交换意见“相约集合同志,为继承孙中山的遗教而奋斗到底”。主张建立一个新的组织,以继续领导国民革命。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陈友仁在莫斯科联名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宣告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以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国内的谭平山、章伯钧、张曙时等人积极响应,于1928年3月,在上海一家外国人开办的旅馆里,召开了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在上海,他们以“中华革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等名义进行革命活动。

  “‘中华革命党’虽然有名称,但各地未统一使用;有纲领,并未讨论通过;有组织,也未正式成立。”虽然建立了地方组织,做了许多工作,并在部分地方开展了斗争,但是由于它基本没有接近工农,缺乏严格的统一指导,在近两年半的时间里,从组织上说已近乎限于零乱的局面,革命活动陷入低潮。因此,党内不少同志提出希望邓演达回国主持党务。邓演达在欧亚各国经过对于中国革命的理论探索和实地考察后,于1930年5月秘密回国,8月9日,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一、中华革命党的活动陷入低潮

  1929年2月,党的活动已经“甚难”,邓演达致信丘哲并转君达:“望即拨付五百元”交谭平山使用。下半年,中华革命党的境况渐趋复杂而混乱,一些地方组织和活动多遭到打击;上层领导人之间,有些人对谭平山的主张和做法越来越感到不满,首先离开的是马哲民,接着邓初民、张曙时也走了。此外,活动经费没有来源,谭平山很少筹措的办法;军事活动打不开局面,谭平山已束手无策。

  在上述情况下,谭平山已不能应付当时支离破碎的局面,章伯钧等人也反对谭平山再搞下去,中华革命党内部便无形中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谭平山为首的一些人,如黄慕颜、鲁明山等;一派是章伯钧、王枕心、肖炳章等。为了解决矛盾,重整组织,章伯钧、朱蕴山、李世璋、郑太朴、王枕心、肖炳章六人曾两次举行密会,决定劝谭平山“暂休”,请邓演达回国,并由章伯钧函促邓演达“早日回国主持党务”。谭平山对此拒绝接受,并愤然向章伯钧摊牌说:“这个党是我谭平山搞还是邓演达搞?如果邓演达来搞,就要接受我的领导!”

  在国外的邓演达于10月24日致函季方:“现在和你谈我们的工作进行计划及步骤。我们的目的是:由文化工作到社会运动到政权夺取。我们的手段是:第一步吸收进步的穷苦的青年子弟。联络海外华侨进步分子,占领海外的华侨书报社及教育机关。及出版刊物,集中干部人材,训练干部人材。我们现在的工作是:以一步(部)留上海,作联络及维持国内组织用,以大部准备到日本。日本的生活资料得到,主要在作教员,目前日本中小学教员及最近将来的南洋各殖民地教员,我们可占领的很多。日本方面大约十二月底决定可介绍的数目。大概奇兄(黄琪翔)不日可先行到日去,你和松堂(郑太朴)应预明年夏间再行。……我最近有信复聘三(谭平山)兄,系由松堂转交,因为信上说的很坚决,所以松堂不敢交,把它压起来。我以为一定要这样做,才有路线,不过聘兄的焦劳穷苦我是十二分钦佩的。必要时请你援助他,当然是量力而已。庆姊(宋庆龄)等重来,谅日间可以在巴黎相见,我们只希望她能原则上的积极,并不必强她怎样具体的去出力工作。她是中国革命的表徵,我们应当尊重她。”

  后经多方动员,特别是邓演达回国后谭邓双方多次会谈,谭平山见大势所趋,终于采取了合作的态度。表示愿作短暂休息,希望邓演达主持党的全部工作。邓演达表示同意,并希望谭平山什么时候感到要回来工作,就什么时候回来。这样,谭平山就离开了中华革命党组织。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