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那些庐州辛亥“范儿”(2)
辛亥革命网 2013-12-18 00:00 来源:江淮晨报 作者:李云胜 查看:
此时,苏、浙、沪等,军民首领正在上海张园开会,听了徐绍桢举事反正的汇报,非常兴奋,一致公推徐为苏、浙、沪联军总司令,并允统率浙军朱瑞部、沪军洪承典部、济军黎天才部、苏军刘之浩部、镇军林述庆部,约万余人,齐集镇江。
11月22日,总攻开始。
按照徐、吴预先制定的作战方案,兵分两路:一路由徐亲自指挥,由麒麟门进攻太平门。久受排挤和压抑的官兵,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一举击毙清军统领王有宏;吴忠信颈挂望远镜,手执军刀,参加另一路指挥,向着紫金山两峰天宝城要塞进攻。中途不顺,就组成敢死队。一阵狂轰之后,敢死队呼喊着冲杀过去。夺取要塞后,居高临下,用大炮轰击城内清军据点,歼灭北极阁张勋部700多人。12月1日夜,张人骏、铁良、张勋等人感到“时乖运蹇”,偷偷逃离南京。
位于合肥小东门的“陆军上将倪映典烈士纪念塔”塔名就是由吴忠信题写的
12月2日,南京正式光复,为中华民国大业献上一份奠基厚礼。
对此战役,刁抱石在《民国吴礼卿先生忠信年谱》里评价说:“先生参加辛亥革命,始则适时游说,继则备极辛劳,促成南京光复,江南大局底定,卓为革命元勋。”吴忠信本人亦有短诗曰:“本是江淮一男儿,认定孙文为吾师,记事不忘辛亥年,为人应扬中华史。”
功在民国龚镇洲
提到龚镇洲,知道的人似乎并不多。可是提到他的女儿——中共首位新闻发言人、著名的外交家龚澎,大家是如雷贯耳。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建国大业》中,章子怡把天生丽质的龚澎演绎得淋漓尽致。
不过龚镇洲的家族在合肥历史上却是名门望族,为“合肥四大姓”(龚、张、李、段)之首。龚镇洲1882年出生在今天的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谢岗行政村,一生追求革命,立志推翻腐败的满清王朝。周恩来同志评价说:“镇洲先生功在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