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的广西:会党起义遍地皆红(3)

辛亥革命网 2011-04-21 00:00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罗劲松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02年,北方的义和团刚刚平息,统治者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广西会党又蜂拥而起。会党成员所持会簿称“红本”,起义时人人臂扎红布。于是,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初四日,李立廷与副手廖十八聚集2000多人带头“起事”,先占平乐圩,后克石狗寨,杀了陶氏一家,随即占领陆川县城,活捉知县。起事如此顺利,激得北流、博白、兴业、容县等地会党斗志昂扬。刘凤云等随即向北流县城发起攻击。由于“变起仓猝”,加上守城官军“通匪”,会党武装于初八日夜由南门攻入城中,杀了知县金佐基。谢三妹等随之攻克兴业县城。容县也很快被会党武装占领。

  此时的李立廷,声望大振,一呼百应,率领着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向郁林城进发。五月十八日发兵,经两昼夜激战,城外官府据点被一一扫平。州城周围数十里范围内所有村庄皆高竖红旗,大书“替天行道”、“反清复明”、“吊民伐罪”等标语。遍及乡里的会党成员人人臂缠红布,自称“转红”。途中相遇,互称“契弟”,统尊李立廷为“大哥”。

  李立廷抓住时机发布文告,语句虽直白简单,却极具鼓动性——

  州官老黄,作事荒唐。不凭父老,只听有芳。虐民为盗,逼我猖狂。告尔百姓,毋用惊慌。扫平天下,福寿而康。

  陷入重围的黄桂丹心里发慌,马上释放李立廷胞兄,乞求休兵解围。重兵在握的李立廷,此时志向早已不只是夺回兄长,对郁林城攻得更猛。无计可施的黄桂丹只得依靠城中豪强欧德芳等出面应战,连官印都交出来,任由欧德芳等“便宜行事”。

  与陆川、北流等县城不同,郁林城城墙基高墙厚,炮楼高耸,垛子林立,易守难攻,欧德芳等率官军拼死抵抗。为防内应,城中守卒及百姓,只要身上带有一块红布,便会被拉去斩首。城围解除后,清理埋在城内的尸首,竟如“山积”。

  攻城义军也曾经有一次极好的破城机会。他们拖来一门重达三千多斤的生铁大炮,架在城外对准北门城墙轰了一炮。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几个城垛应声坍塌,城墙也被炸开一道宽达四五寸的裂缝,守城者顿时惊慌失措,作鸟兽散。可惜发第二炮时,炮弹竟在炮筒里爆炸,义军炮手死伤惨重,慌乱之中没有组织力量乘势攻城,给了守军调集兵力、修补城墙的喘息之机。

  郁州危在旦夕,浔州、梧州两府亦受威胁!消息传到北京,朝廷震惊,立即电饬两广总督谭钟麟、广西巡抚黄槐森“星速剿办,毋任蔓延”。六月,广东高州镇总兵潘瀛带兵进入广西,在地方团练呼应配合下,夺回陆川县城。广东绥远军也星夜兼程,赶至郁林州附近福绵圩,与守城的团练里应外合,夹击李立廷。

  当地史志简要记载了最后的结局:“立廷率党巷战,死千余人”,最终寡不敌众,“解围走”。潜回家乡后,李立廷化妆“潜由北流坡二里过(广东)信宜、罗定,奔出南洋……”

  想着朝廷悬赏捉拿李立廷的数万两银子,驻防龙州的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最终找了个替身,宣布李立廷已被“就地正法”。

  李立廷“戊戌起义”时间虽短,但来势迅猛,将官府打了个猝不及防。当时的清廷,甚至不相信李立廷一群“乌合之众”能有这么大能耐。《清德宗实录》录载的“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初十日谕”认定:“广西匪徒,闻系孙文党羽。匪首李立廷出安民伪示,洋报内载孙文办理转运,暗中主谋,集股购械,分股窜扰”。硬把孙中山的革命党说成是李立廷的“帮凶”。

  其实,李立廷起义时,虽然也引起了当时兴中会成员的关注,并派人前往联系。但还没等接上头,起义就被镇压下去了。只身逃往南洋的李立廷,却在国外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在广州见到李立廷时笑道:你回广西后要对广西人民说:现在不要反了,要好好支持我们革命政府!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