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前后的浙江革命舆论(4)

辛亥革命网 2011-04-15 00:00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陈扬渲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阵地,浙江的报刊对革命舆论的宣传不容忽视,《浙江潮》等报刊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有

  辛亥革命前的十余年间,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利用报纸宣传复辟,逐渐从改良转变为与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联系密切的保皇派。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内外出版了很多革命报刊,倡导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与保皇派展开了长期斗争,双方对垒达十余年之久。

  由于双方的斗争都是以报纸言论为武器,在政治思潮的激荡中,革命报纸得到蓬勃发展,到了兴中会晚期,宣传革命的报纸已经遍布海内外。资产阶级革命报刊从最初在海外诞生,后来进入国内,受到打压后复归海外,最后又回到国内,这一反反复复的发展过程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一致,并在反清武装斗争中给予积极配合,不断将革命舆论推向高潮,使辛亥革命获得胜利。

  在辛亥革命前后,浙江报业也加入到革命运动中来,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引导革命舆论,争取民众的共鸣与支持。这一点,从当时报刊的规模可以得到证明,10年办起了20多份报刊,且多为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所办,宗旨都为“开通民智”,在百姓中普及时事信息,激发爱国热情,反对清廷封建帝制,拥护共和政体,具有明显的进步倾向,这在清末专制统治下堪称辉煌。

  除了发行空前,革命报刊的内容更如醒狮怒吼般震撼人心,内容具有鲜明的立场,言辞极为激烈,洋溢着浓浓爱国热情,鼓动人们参加斗争。《绍兴白话报》办报之初,就明确提出以“唤起民众爱国,开通地方风气”为宗旨。正如当时人回忆所说:“力促人民觉醒,提高革命意志,不免深中清廷所忌。”这些报刊制造的舆论为辛亥革命中浙江光复奠定了舆论基础。

  站在100年后遥想,似乎可以清晰感受到在当时政治气候下办报的艰难,然而进步人士和革命党人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毁家办报屡见不鲜。《绍兴公报》的胡钟生因在1907年参加秋瑾领导的革命活动,被清政府逮捕杀害,《绍兴公报》后来也被迫停刊。虽然遭到清政府的残酷镇压和保皇党的肆意攻击,但浙江省内的革命报刊仍不遗余力地宣传革命,将舆论推向高潮。

  当时的浙江报业也曾面临严峻的经济困难,为了办报,人们四处筹集资金,甚至倾家荡产,不计工作报酬地顽强坚守革命宣传阵地,报刊屡倒屡创是常有的事,但献身革命事业的斗争前仆后继从未中断。

  研读那段历史,我们能深切体会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以达到国民革命目的的遗训,可以了解革命报刊对辛亥革命的巨大贡献,更能看到革命报纸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深远影响和在中国历史及报业史上的重要地位。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