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员策动的萍浏醴起义

辛亥革命网 2011-09-23 00:00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马长虹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06年12月4日,同盟会策动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武装起义,史称“萍浏醴起义”。 ,同盟会员策动的萍浏醴起义,
 

  1906年12月4日,同盟会策动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武装起义,史称“萍浏醴起义”。

  安源矿工6000余人参加起义,队伍发展至3万多人。起义军定名为“中华国民军华南革命先锋队”,推会党首领龚春台为都督,按同盟会纲领发布檄文,强调除反清外,“必建立共和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受平等之利益,获自由之幸福。而社会问题尤当研究新法,使地权与民平均,不至富者愈富,成不平社会”,此举震动长江中、下游。

  清政府派湘、鄂、赣、苏四省清军数万人前往镇压,起义军终因分散作战,互不统一,被各个击破。同盟会员刘道一、魏宗铨、肃克昌牺牲,群众被害者达1万人。

  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在日本正式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堪称中国民主革命的里程碑。在孙中山和黄兴的领导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第一次联合了起来。同盟会的许多著名活动家都有类似的革命经历:先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一些人就以学堂为基地,在教员和学生中不断发展同盟会会员,再组织和推动他们到新军和会党中开展革命活动;另一些人则直接到新军或会党中从事革命工作。1906年12月间爆发的萍浏醴大起义就是同盟会员活动的结果。

  群龙无首的秘密会党

  萍浏醴,指的是江西的萍乡县和湖南的浏阳、醴陵两县,三县相互毗连,地处湘赣边境的罗霄山脉北段(井冈山在罗霄山脉中段)。

  此处为湘赣两省的交通要道,从萍乡出发,山路可以北通浏阳,水道又可西经醴陵再北折直达长沙、武汉。汉阳铁厂的用煤需要仰仗萍乡县南十五里的安源煤矿供给,为此,清廷特意先修通了萍乡经醴陵直至株洲的铁路。这样,萍乡的煤就可以经株洲再转水路直运汉阳了。

  秘密会党在萍浏醴地区异常活跃,势力最大的就是曾参与1904年长沙起义策划的哥老会首领马福益,他本身就是醴陵人。

  同盟会成立后,分派会员潜回本籍组织分会或调查会党及新军情况,为再次武装起义做准备。1906年春,留日学生刘道一(1884—1907)与蔡绍南、覃振等奉派回湖南活动,任务是运动军队、重振会党。

  刘道一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湘潭,追随其兄刘揆一从事革命活动,于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入同盟会,曾与黄兴、刘揆一共同策动马福益参与长沙起义。他同蔡绍南等到达长沙,即得知马福益被清廷捕杀后,萍浏醴一带的会党力量势力仍在,且在安源煤矿工人中也有发展,只是缺少像马福益那样众望所归的领袖。

  创立洪江会组织会党

  萍浏醴三地当中,浏阳的会党势力最大,主要分为三股:龚春台、姜守旦、冯乃古,各有徒众数千人,平素互不侵犯,也互不相统。萍乡安源煤矿的会党首领为萧克昌,醴陵会党首领为李香阁,他们与龚春台关系密切。如何联络这些原本各行其是的会党,并把他们组织起来呢?

  刘道一和蔡绍南先把明德学堂的学生魏宗铨争取了过来。魏宗铨是萍乡上栗市人,世代贩运萍煤,富甲一乡,熟悉当地情况,且与哥老会的龚春台有过交往。魏宗铨深受黄兴、陈天华的影响,向往革命。他按照刘、蔡二人的指示,学也不上了,回乡开了家纸笔店,作为联络会党的据点。刘、蔡因此得以结识了龚春台,以及萍、浏、醴三县的会党各首领,并向他们宣传国民革命的宗旨。会党首领多受感化,公议将哥老会一律改称“洪江会”,公推龚春台为大哥,号召同志入会,择期举义。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