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王天纵的辛亥时刻(2)
辛亥革命网 2011-12-23 00:00 来源:东方今报 作者:李长需 查看:
起义失败
严酷的现实,等待着他们。
早已埋伏在洛阳城内做内应的洛阳“在园会”会众,在等待王天纵的时刻,其富户出身的会员韩庐云叛变,河南知府派人杀害了其首领南大定等三人,“在园会”会众四散逃匿。
河南巡抚宝棻已经获知王天纵的进攻计划,当王天纵分四路势如破竹扫清嵩县、龙门、关林、孟津等地的清廷守军时,更是引起宝棻的极大震动。从11月29日到12月1日,短短三天时间,宝棻就给清内阁、军咨府和陆军部发了5封电报,请求支援。
等王天纵到达洛阳时,清廷驻守黄河的陆军周符麟部五六千骑兵、步兵和炮兵已在洛阳城东布防。王天纵知道,以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一战。
军前商议,放弃攻打洛阳,而从洛阳南面,绕道向黑石关一带,破坏陇海铁路,并派一路人马同时破坏京汉铁路,骚扰清军的后方以支持武汉。拂晓前正实施计划时,突然遭到清军的攻击,激战三小时之后,终于不支,撤向宜阳。
无奈之下,王天纵听取了杨勉斋和刘纯仁“等待与陕西张钫的东征军会合”的建议,带人返回杨山。
青山依旧,壮心不改。不足一月,王天纵很快又发展到近万人马。
东征打赌
12月底,正值张钫二次光复潼关、清军东退之际,王天纵带领八千人马绕道潼关,前来与张钫会合。
久闻“中州大侠”的威名,张钫扫眼望去,这位穿着整齐军服的大侠,果然气势不凡,他身材高大威武,鹰鼻鹞眼,目光炯炯有神,态度威而不野,彬彬有礼,言语也不多但很中肯,好像满腹经纶。张钫不禁大喜。
酒宴接风之后,王天纵被张钫委任为东征军先锋官兼第一标标统,他的兄弟张治公、柴云升、阚玉昆等也被委任为标统。
1912年1月12日,在陕州硖石镇,东征军遭遇风雪,粮草不济,张钫料定清军必会猛烈反攻,要求撤退到张茅,但遭到了王天纵的反对,他认为清军不会进攻,并且还有议和的可能。
这激起了张钫的好胜之心,他跟王天纵打赌说:“如明日敌不来攻,算我输,我把大都督印交给你。”王天纵回应道:“如明日敌来攻,算我输,我愿军法处置。”
12日夜,待张钫带领人马撤退完后,王天纵才在凌晨三时开始撤退。这时敌军已经包抄过来,伪造东征军臂章跟踪在后,王天纵疑为友军,毫不戒备。待天亮,退到张茅时,不放心在此等待他的刘粹轩迎接出来。王天纵便对他说:“还有队伍在后面。”刘粹轩遂带七人前去迎接,结果发现是敌军,七人逃脱不得,全部被枪杀。
正在休息的王天纵闻讯纵马西逃。很显然,这次打赌,王天纵没有赢。
出走南阳
打赌失败,一向风光无限的绿林盟主王天纵,终于遇到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尴尬。尽管张钫请他不必介意,但这已经深深地伤害了他那极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东征军一败再败,而第二次东征的失败。让骄傲的王天纵更难以接受,当初前来时满腔的革命热情,已经荡然云烟,留下的只是落寞和消沉。他当初的弟兄,已只剩下200余人,打赌的屈辱,兄弟们的阵亡,已让他无法忍受。
王天纵心如死灰,再三申请离去,张钫只是不允。最后王天纵建议:只凭一路东征,敌人容易集中力量对付,如先占领南阳,再发动伏牛山中武装,与东征军形成夹击,更易成功。
王天纵表示,他愿带人前往。张钫知道,再留无用,只好同意。只是好奇地问他:“你只带一部分队伍能够打下南阳吗?”王天很自信地说:“南阳是谢宝胜防守,他是我手下败将。再与湖北革命队伍联系起来,应该没问题。”
张钫给了王天纵5000两银子,他带着200多人马,竟然一路过了龙驹关、荆紫关,与湖北北伐的奋勇军会合,会攻南阳。南阳镇台谢宝胜听说是王天纵来攻,遂长叹一声“完了”,自杀于镇台衙门。
摆脱了受人所制的王天纵,才是原来的那个王天纵,他的江湖上,只有他最大;在这样的江湖上,他才能挥洒自如。
王天纵以胜利者的姿态进了南阳城。这个时候,南北议和成功,清帝退位,袁世凯成功获取临时大总统的宝座。王天纵知道,他的辛亥时刻结束了。
随后,他误被袁世凯招至京师,委以闲职,厌倦之极;袁死之后张勋复辟,他赶走张勋,才算出了一口鸟气;再后来,飞扬跋扈的段祺瑞上台,他又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组织靖国豫军,不料积劳成疾,遽然去世。这一年,离他的辛亥时刻,已经过去了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