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的叶圣陶:小城青年的苦闷

辛亥革命网 2013-09-03 00:00 来源:腾讯网 作者:杜兴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从辛亥年八月,即阳历1911年9月开始,事态就有些不寻常。这一月,叶圣陶多次听到袁希洛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告诫学生,清政府已经腐败不堪,主

  1912年2月12日清晨,18岁的叶圣陶离开在悬桥巷的家,前往草桥中学。

  又是一个晴天。阳光越过巷角的高墙,铺在石板路上,巷子干净而明亮。平江河畔的雪已经融化。上月底,曾飘过一场数年未见的大雪,此后十多天,苏州城一直晴空寥廓。

  下雪那天,吃毕晚餐,叶圣陶在灯下摊开《革命军》,从头到尾诵读了一遍。“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退步,毋中立,毋徘徊……”邹容的呼喊,犹如龙泉宝剑的夜鸣之声,让他“有力”,久久不能入眠。

  革命确实发生了。在过去的大半年里,学校停课,战事频传。他看报,交谈,参与民团维持治安,他的期待、兴奋、狂喜、失落、愤怒、思考,无一不与革命息息相关。

  但他今日出门,既不是“磨吾刃,建吾旗”,同清王朝“驰骋于枪林弹雨中”;也不是办报纸、写文章,开启民智,激励革命;而是去草桥中学等待几位同学,然后一同去民政署报到,成为一名小学教员。

  理想

  就在半月前,1月28日,叶圣陶参加了草桥中学的毕业典礼。袁希洛校长在致辞中说:经营和改造当今之中国,确实非常艰难,但是掌握一个国家发展趋势的,是“中等社会人”,“君等由中学毕业入社会,自必进入中产社会,可不勉之”。

  鼓掌的学生中,有叶圣陶的终身好友顾颉刚。改造国家,救亡图存,求得“文明之幸福与快乐”,是过去五年中,他们所受教育的主旨。多年之后,顾颉刚仍然难忘1910年夏天,袁希洛“脱冠立于赤日”演讲的情景——顾和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校长的头发早已剃去,发辫系在帽子上。

  袁希洛是清末秀才,后去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1910年归国不久,担任草桥中学校长。当时,新式学堂流行军国民教育。袁希洛模仿秋瑾在大通学堂的做法,想把学生训练成为革命军队。他向抚台衙门借了五十枝新毛瑟枪,请武备学堂毕业生魏旭东担任教员,在王废基训练(王废基在草桥中学东南,旧平江府治,元末明初为张士诚的皇府,太平天国时为季王的宝殿,后遭兵燹惨劫,成为废墟,苏州人称它叫做“王府基”或“王废基”)。

  学生们两人共用一支枪,训练队列、跑步、冲锋、埋伏等。开始每日训练一两个小时,后来逐渐增加到三四个小时。除军事训练外,体育也是学生们必修的课程,主要科目有体操和远足。远足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路上完全是正规军队的模样:掮枪,束子弹带,还向军营借了粮食袋和水瓶;有“军法部”,各级小队长;步伐、归队、散队、吃饭、早起、夜眠都听军号。

  这些训练让叶圣陶和顾颉刚受益。顾颉刚从小体弱多病,“不知人间有体育之事”,但几年训练下来,他的身体素质大为好转,简直与幼时判若两人。叶圣陶也是从小“体孱”,军国民教育不仅锻炼了他的体质,也让他开始养成务实的品质。

  对这些十几岁的少年而言,军国民教育的意义绝不限于身体锻炼。跑步、冲锋、射击、露营、远足、吹号、唱军歌,这种带有浪漫意味的教育方式,点燃了青春热情,让他们领略到生命绽放之初的美丽与激越。宣扬救亡图存、自尊自信的民族主义也是国民教育的题旨。当燃烧的青春激情遇上炽热的民族情感,人生的图景仿佛被一下子拉远、拉长,更为开阔、壮美。

  有一天,在山中远足,叶圣陶带领大家唱起《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翼翼长城,天府之国,取多用宏。黄帝之胄神明种,风虎云龙,万国来同,天之骄子吾纵横。”唱着唱着,他只觉“身上的血和天地同流”。

  这绚烂的青春之光,显然与暮霭沉沉的老大帝国格格不入。他们,是新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崭新一代。这个新时代,后来有历史学者称之为“后甲午”时代。如果将出生时间仅仅限定在1893年至1895年,可以发现,这代人中有叶圣陶、顾颉刚、梁漱溟、晏阳初、金岳霖、蒋廷黻、林语堂、冯友兰、邹韬奋……这个名单可以列得更长,其中名气最大的那位叫毛泽东。1894年10月28日,叶圣陶出生之时,甲午战争的硝烟正浓。这场彻底改变中国近代历史的战争将彻底改变他和这代人的命运。

  他们尚在襁褓之中,甲午之败已将旧帝国推上了改革的单向道。器物之利终归有限,中体西用已到尽头,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他们的童年记忆里,肯定有父辈们或民间流传的戊戌年的“百日维新”的故事,也有庚子年北京城的洋鬼子和那场大火。到了读书年龄,他们已不必像父辈那样,整日背诵四书五经,梦想着金榜题名,入仕为官。他们要学习的不再是“子曰”“诗云”,而是“声”“光”“电”“化”,是英语、日语、音乐、美术。他们以飞快的速度,吸收着西方的知识和学说,“民权”“宪政”“华盛顿”“欧罗巴”……成为他们的口头禅。读报也逐渐成为他们的爱好,梁启超、林纾、苏曼殊、邹容成为他们的偶像,“棉铁主义” “宪政内阁”“民权革命”“实业救国”成为他们谈论的新名词。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